陳霞
摘 要:小學生初次接觸作文是從三年級開始,這個階段正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重要時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起步階段作文的方法指導,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掌握寫作的方法,打好作文的基礎(chǔ)。筆者基于多年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出在教導起步作文時,把游戲融于作文,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巧用支架,開展系列化的作文訓練,形成具有班級特色的發(fā)表機制等策略以激發(fā)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的興趣。
關(guān)鍵詞:三年級;起步作文;寫作興趣
新課標指出:“留心周圍的事物,樂于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分享習作的快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地方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動的地方寫清楚?!庇纱丝梢?,學生只有樂于表達,有表達的自信心才能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見聞、感受及想象。馬志平教授在談到作文能力的消解與重構(gòu)也這樣說:“作文能力本身是個虛無,作文的能力必須依附在某些因素上,第一便是寫作興趣?!币虼耍瑢τ谛W三年學生來說,激發(fā)他們起步作文的興趣至關(guān)重要。
對于剛邁入寫作門檻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從低年級的寫話過渡到作文,作文要求的提升。小學生素材積累不夠,再加上有的學生語言貧乏,有的思路不清,有的思維簡單,這些因素讓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畏懼感。那么如何幫助三年級學生順利起步,筆者覺得應該從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著手。
一、融游戲于作文,以樂促寫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在三年級起步作文的初始階段,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在適當?shù)臅r機啟發(fā)學生在游戲中觀察、思考、想象。因此,在習作課堂教師可以先引入一些小游戲進行熱身,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習作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說說游戲的過程及切身的感受,最后整理成文。
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的習作“那次玩得真高興”,讓學生先和同桌玩三局掰手腕,三局兩勝,讓學生說說自己參與的感受,再寫下來。無論是戰(zhàn)勝還是失敗,學生都有許多話想說想寫,最后引導學生流暢地寫下玩的過程以及內(nèi)心所想所感。再如,為了讓學生學會掌握心理描寫的辦法,我們開展了“吹氣球”的游戲,有了游戲的鋪墊,學生能寫好內(nèi)心活動。這樣的小片段訓練,學生自然有話可寫,當然也是樂在其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玩了許多有趣的游戲,如剝橘子、吹泡泡、做手指畫等,在游戲的帶動下,積累了素材,有話可寫,學生輕松地完成了習作。因此,只要教師開動腦筋,把游戲融入習作中,學生就會樂于表達,愛上寫作。不過也要特別留意,游戲的目的是為習作提供寫作素材,教師在選擇游戲時要充分考慮習作的目的,這樣的習作課堂才會不失重心,有趣味又精彩。
二、轉(zhuǎn)變思維,讓豐富有趣的活動激發(fā)習作的自豪感
提到寫作文,有些學生總是存在抵觸情緒,換一種形式,舉辦有趣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愉快的體驗并參與到習作中,產(chǎn)生濃郁的興趣,這對正處在習作起步的三年級學生來說,至關(guān)重要。
為了讓學生對習作產(chǎn)生興趣,筆者在班級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我的實驗我做主”“我是小拍客”“故事展演會”等活動?!拔业膶嶒炍易鲋鳌庇山處熕鸭恍┯腥さ膶嶒灒谡n堂上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實驗,錄制視頻上傳到班級圈,再以學生所做的視頻為素材進行作文指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過,有了習作素材的支撐,實驗過程寫起來簡單,內(nèi)容也更豐富了?!拔沂切∨目汀眲t讓學生用鏡頭記錄身邊發(fā)生的點點滴滴,拍下眼中的美,寫下心中的美。為了讓學生能拍攝出最佳作品,在課堂上筆者讓學生觀看視頻,學習拍攝技巧。這樣能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拍攝出了許多優(yōu)質(zhì)的作品,因此寫起來也十分有趣。
“故事展演會”活動,讓學生從自己寫的想象故事中,以小組為單位,挑選最好的一篇文章改編成劇本,學生自行排練劇本,開一場故事展演會,讓學生演一演劇本,或講一講自己的想象故事。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全員參與,尤其是話劇表演,學生自己準備服裝、道具,自己排練,表演的效果完全出乎教師的意料,更重要的是在把習作改編成劇本、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學生享受到了表演的樂趣。習作不僅可以作為精彩的文本故事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還可以改編成劇本,這種創(chuàng)新的思維,讓全班學生的習作有更全面的交流,使學生的習作思維發(fā)生巨大的轉(zhuǎn)變,班級學生熱烈的掌聲便是對習作的一種肯定,更重要的是學生收獲了來自心底的習作自豪感。
三、巧用支架,降低習作難度
習作的豐富,需要素材的積累,素材的積累來源于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接觸事物,仔細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來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然而,三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僅僅停留在表面,因此在三年級的習作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會觀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內(nèi)容才會真實、豐富。
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深入地觀察呢?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一些觀察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借助表格有條理地記錄觀察所得。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的植物朋友”時,讓學生充分調(diào)動多種感官,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把觀察到的植物的樣子、顏色、氣味、其他等方面用“植物記錄表”記錄下來,讓學生借助“植物記錄卡”為習作搭建思路,最后用上一些修辭,為文章添枝加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是有血有肉的。教學時如果能巧用支架的輔助,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真實,情感才會更細膩。
四、開展系列化的作文訓練,提升寫作技巧
激發(fā)學生的起步作文的興趣,首先要幫助學生漸漸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學生的畏難情緒一般源于面臨一個話題作文卻無從下筆,因此當我們細化習作技巧,以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持續(xù)的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后,寫文章才會有章可循,得心應手。所以,對三年級學生開展作文訓練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尤其是開展系列化的作文片段訓練,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學生的寫作技巧才能得以提升。
在三年級起步作文階段,可以先進行仿寫、續(xù)寫、創(chuàng)編故事的訓練,用這樣的訓練激活學生的思維,降低習作難度。如《火燒云》這篇文章,有兩處語言可以讓學生模仿,在教學時筆者發(fā)現(xiàn)課文中有ABB式、“半……半……”、擬物這些顏色詞語的構(gòu)詞方式后,就讓學生去仿照這些詞語用上不同顏色的詞語描寫火燒云顏色的變化,把五彩絢爛的天空的美描繪出來。接著筆者還引導學生關(guān)注作者如何把火燒云形狀的變化寫得細致,讓學生把目光聚焦到段落的描寫順序:出現(xiàn)—樣子—變化—消失上,讓學生觀察變成了鷹的圖片,按照這樣的順序說一說,再充分發(fā)揮想象:火燒云還會變成什么樣子?學生的想象力總是那么奇特,大部分學生很快就能完成小練筆,而且把云的樣子和變化寫得特別細致,懼怕作文的學生,也能模仿著寫,進步特別明顯。
五、形成有特色的發(fā)表機制,為學生習作的發(fā)表提供平臺
新課標說,要讓學生懂得“寫作時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為了讓學生擁有這樣的意識,創(chuàng)建屬于班級有特色的發(fā)表機制就尤為重要了。因此,結(jié)合班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班級的發(fā)表平臺,班報、班刊、美篇、班級公眾號推文都是不錯的形式。
結(jié)合我們班級的實際情況,筆者一方面尋找報刊為學生大量投稿??紤]到發(fā)表面太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筆者在班級創(chuàng)建了“蒲公英班報”,首先在班級進行頭腦風暴,讓學生為班報取一個合適的名字,接著在班級大力發(fā)動學生投稿,篩選好稿件,排好版之后,用兩張A4紙正反兩面打印后合成一張A3紙大小打印。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審稿,再從班級找兩位有畫畫天賦的學生做美工,為班報手動繪制彩色插圖,就這樣,一份精美的班報就產(chǎn)生了。學生拿著印制好的班報在課堂上迫不及待地讀起來,尋找自己的作文,看到作文中寫到自己更是激動。看到學生興致高漲,筆者趁熱打鐵,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把班報帶回家和家長一起讀。自己發(fā)表的習作被大家廣為流傳閱讀,學生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對習作也就產(chǎn)生了興趣。
習作教學任重道遠,激發(fā)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興趣的策略是多元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合理運用,善于挖掘并及時調(diào)整作文教學的策略,調(diào)動并保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學生樹立作文的信心,進而慢慢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楊菊林.淺談激發(fā)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興趣的方法[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17).
[2]吉小芳.淺談激發(fā)三年學生寫作興趣的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