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珍
深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德育文化環(huán)境,是構建學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更是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的有力保障。近年來,我校注意從各方面營造良好德育氛圍、文化氛圍和衛(wèi)生綠化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校里從多方面接受教育,以此感染和熏陶每一個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及行為習慣;把德育工作與推進素質教育有機結合,使學校工作邁向新的臺階,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干群的一致好評。下面就從五個方面淺談我校是如何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
一、更新觀念,加強領導,完善德育網絡
近年來,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街道教育局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方面加大了力度,我們也不斷學習有關精神,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我們認為如何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首要任務是要營造德育文化氣候,深化素質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更健康地成長。為此,我校注意落實層級管理、完善德育網絡。組成由校長、主任、級組長、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班主任和駐校干警組成的德育小組,落實了宣傳、綠化、文明班、室場管理等各項分工,做到職責分明、齊抓共管。
二、加大投入,完善各項建設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睘榱颂岣咝@文化建設的檔次與質量,我校在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擠出適量資金,完善各種室場建設和環(huán)境美化。近幾年來,我校以佛山市一級學校的標準,完善了教室、音樂室、舞蹈室、電腦室等各種功能室場的設備和布置,修建了生物園,并添置了適量圖書,增加了圖書室的藏書量,設置各班的圖書角等。
學校還注意環(huán)境的布置,做到綠化、凈化、知識化,將顯形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結合,把學校建成花園式的學校,力求使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在教學大樓的樓頂上添置了大型的宣傳牌,標識了我校的校訓與校風等;走廊里掛著偉人畫像、學生優(yōu)秀書法美術作品;花壇、草地、綠化帶等豎起了保護環(huán)境、愛護大自然的不銹鋼文明警句牌;各功能室和教室,根據(jù)不同功能室和不同的年級分別布置了國旗、名人名言、室場守則、宣傳畫以及有關教具等。校園文化走廊、教室墻報則根據(jù)教學要求經常變換內容,每兩個月一期的大隊、中隊黑板報則由學生自己組稿設計版面,做到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版面設計合理,圖文并茂”,使學校充滿書香氣氛,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美好的求學場所,營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圍。
三、落實制度,強化管理,常抓不懈
規(guī)范學生常規(guī)管理,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必要措施。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重新修訂了《學校管理制度匯編》《文明班評比制度》《學生安全管理制度》等,并把一些相關制度印發(fā)成文,發(fā)至教師、家長。學校利用集會、廣播、校會、班會活動等形式向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并落實文明班評比、穿校服、升國旗、自行車管理、衛(wèi)生清潔等制度,做到常抓不懈,強化學生良好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側重倡導學生自理自律,完善學生集體的自主化管理體系。少先隊大隊部、監(jiān)督崗等構成了對校園常規(guī)活動的檢查網絡,各種評比與競賽則時時刻刻檢點、督促每一個學生的行為舉止。開展以創(chuàng)建“文明班”、爭當“文明學生”為主要內容的創(chuàng)優(yōu)爭先活動、評比結果天天公布,日日小結、每周頒獎、期末總結。通過評比有力地促進了良好學風、班風、校風的形成。
四、樹立示范榜樣,充分發(fā)揮導向功能
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是我們發(fā)揮激勵機制的有效手段。學生的行為常有模仿的特點,還常有從眾的傾向。為了在學校中營造一個“學榜樣、趕榜樣”的氛圍,我校建立和完善了“紅領巾廣播站”、評選“學校每周一星”,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由評選出來的“學校每周一星”進行個人事跡介紹,以此積極開展榜樣教育,并介紹最新校園動態(tài)、科學知識知多少等。利用校園走廊、宣傳板報等公布好人好事、每日文明班評比結果、在競賽獲得的成績和獲得各種光榮稱號的學生,并張貼學生的優(yōu)秀書法、美術作品、手抄報、作文等。此外,我們還利用班會、隊會、廣播等宏揚正氣,抵制不良思想行為的侵蝕,樹立正確輿論,營造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xiàn)象有人抓的氛圍。并提高了學生主人翁精神,更好地發(fā)揮宣傳、廣播育人主陣地的作用,使學生更關心周圍的人和事。通過加強師德建設,搞好每次的教工學習,精選學習內容,促進師德修養(yǎng)建設,促進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使教師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為潛移默化教育學生。
五、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萬紫千紅春滿園”,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能使學生更好地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愉悅地學習,從多方面開發(fā)各方面的潛能。我校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廣闊空間。
1.以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健康心理等為德育主線,開展“主題班會”和“主題月活動”,學校有計劃地每月定一個主題開展思想教育。如九月的“尊師愛生月”;十月的“慶國慶,頌中華”;三月的“愛心奉獻月”;五月的“勞動教育月”等的重點,有針對性地、相對集中地全校統(tǒng)一進行系列活動。
2.改革升旗制度,實行由行政和一些先進的師生進行國旗下講話,并由四至六年級學生當升旗手。把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作為學校的一件重要事情來開展,全校的教職工和學生都參加莊嚴的升旗儀式,以此進一步增強每個人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合作精神。
3.學校舉辦家長學校,用家長會、廣播講課、贈閱家教宣傳資料、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父母是子女第一任教師”的道理,并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的教學開放日、文藝匯演等,加強學校、家長聯(lián)系溝通,使教育同步。
4.堅持法紀安全教育,通過請公安干警、交警叔叔講課,組織學生聽禁毒宣傳報告和法紀安全教育講座,觀看有關宣傳畫、電影等形式,教育學生要尊紀守法。
5.建立勞動實踐基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觀,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對家長進行學生勞動實踐調查,不定期召開以勞動教育、勞動競賽為主題的班隊活動,如,“五自”活動、科技手工比賽等培養(yǎng)學生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自我服務意識。
6.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舉辦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為學生施展才華創(chuàng)造機會。如舉辦校運會、迎國慶即席揮毫比賽、“六一”文藝匯演、手抄報評比、攝影比賽、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的知識競賽、課外閱讀競賽和校園知識搶答大賽等,充分展示我校素質教育的成果和第二課堂的成效。
在“五育”并舉中,德育乃“五育”之首,它可謂起著領頭的作用。為了把教育教學工作搞得更好,如何再深入地“營造德育文化氣候,優(yōu)化素質教育環(huán)境”是值得我們以后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希望我校的點滴做法,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得到更多同行的指點和幫助,共同把德育工作做好,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祖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