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書
吉林省榆樹市培英街道畜牧獸醫(yī)站,吉林榆樹 130400
豬傳染行胃腸炎一直是東北地區(qū)深秋、冬季和早春廣泛流行的疾病,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消化道傳染病。根據(jù)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談談本病的診療及防控心得。
一般依據(jù)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臨床癥狀及剖檢所見可做初步診斷。進一步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
傳染源主要是病豬、帶毒豬及與其接觸過的器具、圈舍、水、食物、墊料等;被其嘔吐物、鼻液、乳汁、糞便等污染物也是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傳染。本病傳染性極強,且越小的豬死亡率越高;本病有明顯季節(jié)性,一般在11月至第2年4月份發(fā)病,夏季一般很少發(fā)病。病程約5~7d。易感動物:豬只無論大小均易感,其它畜類不易感。
豬只多數(shù)表現(xiàn)為突然嘔吐,水樣腹瀉。病豬往往先出現(xiàn)厭食,體溫一過性升高,腹瀉后體溫下降,隨著胃腸道癥狀出現(xiàn),病豬快速脫水、消瘦,貪飲,食欲減退甚至不食。2 周以內的仔豬發(fā)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80%。豬只越大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越低,一月齡以上的豬治療得當不會發(fā)生死亡現(xiàn)象。
尸體明顯脫水,胃內有凝乳塊、胃底有卡他樣變、有的伴有少量出血,小腸壁薄如紙、呈半透明,內容物為水樣,結腸幾乎無變化,腸系膜淋巴腫脹。腎臟偶見脂肪變性。其余部位變化不明顯。
快速診斷辦法常采用熒光抗體檢查病毒抗原。取腹瀉早期病豬空腸或回腸黏膜刮取物做涂片,丙酮固定5 min,加入熒光抗體,37 ℃染色30 min,PBS 洗10 min,再用蒸餾水洗5 min 然后封表,熒光顯微鏡檢查見上皮細胞及沿著絨毛的胞漿性膜上呈現(xiàn)熒光者為陽性。此辦法一般2~3 h 出結果。
首先,不能從本病的發(fā)病地區(qū)引進豬只。其次要加強消毒,平時注意防止家養(yǎng)犬、貓等動物進圈。器具,工作服定期消毒。還要加強免疫接種,懷孕母豬產前5 周和2 周各注射一頭份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lián)苗(武漢某生物產的二聯(lián)苗用過,保護率很高)。寒冷季節(jié)注意保證豬舍溫度。新生仔豬保溫箱要求28~31 ℃。晝夜溫差2 ℃以內。豬場加強飼養(yǎng)管理及病豬的護理。
豬場一旦發(fā)病應立即封鎖,限制人員及車輛出入。預產期2 周以上的孕母豬可以人工感染,口服病豬的嘔吐物或小腸研磨物,讓其感染,治愈后抗體可維持9~12個月,使仔豬獲得母源抗體,減少發(fā)病,降低死亡率。母豬在5~7d 愈后隔離飼養(yǎng),待產。
目前為止,本病尚無特效藥物用于治療,只能采取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及時糾正脫水,限飼不限飲,控制繼發(fā)細菌性腹瀉,扶壯提高免疫力。仔豬限時哺乳4~5 h 一次,中間用口服補液鹽+葡萄糖+魚肝油+維生素C 以溫水沖服,根據(jù)脫水情況,每頭仔豬口服10~20mL,同時給免疫增強劑,連續(xù)5~7d。加強對初生仔豬的護理。口噴楊樹花白頭翁等中藥止痢藥,不許加量使用。防止止痢過急導致腸道內殘留病毒及毒素排出不暢,引發(fā)敗血癥。稍大些的豬,應適當減食,飲水中加黃芪多糖、阿莫西林,控制感染;按比例添加口服補液鹽+維生素C+魚肝油糾正脫水,連續(xù)4~5d。斷奶以后能自由采食的豬只,要控制不脫水,死亡率很低或不死亡。
發(fā)病豬場一般應在最后一頭病豬痊愈4 周以后方可輸出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