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 黃志紅 謝祥妹
(粵北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廣東 韶關 512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氧缺血所致,具有發(fā)病急、預后差的特點,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極易誘發(fā)心律失常、休克等,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1,2〕。目前已有較多報道證實,血管內皮功能的紊亂貫穿著整個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過程〔3,4〕。積極接受介入治療、靜脈溶栓實施該病的常用治療手段,可早期幫助血管再通,而術后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也有著重要的輔佐作用〔5,6〕。氯吡格雷是臨床上常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可緩解心肌缺氧,且抗凝效果滿意〔7〕。降纖酶屬一種蛋白水解酶,既往多用于改善各類閉塞性血管疾病、微循環(huán)障礙及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中,具有抑制血栓、溶解血栓等作用〔8〕。本研究旨在探討降纖酶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老年心肌梗死的治療效果,并觀察其對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粵北人民醫(yī)院接診的心肌梗死患者96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9〕,有持續(xù)胸痛癥狀,時間≥30 min,經心電圖檢查顯示有2個或以上的鄰近導聯(lián)ST段抬高,或存在新發(fā)左束支傳導阻滯,心肌肌鈣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②心功能分級Ⅱ~Ⅳ級;③發(fā)病至入院時間≤12 h;④年齡≥60歲;⑤患者及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傾向,或凝血功能異常;②近半年實施過冠狀動脈搭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或其余重大外科手術;③合并其余嚴重心臟疾病,例如心搏驟停、心源性休克、心室中隔穿孔等;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⑤對研究藥物有使用禁忌證。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給予心肌梗死常規(guī)治療,包括持續(xù)吸氧、臥床休息、心電監(jiān)護、鎮(zhèn)靜止痛等處理,并根據(jù)基礎疾病給予常規(guī)降壓、降糖、降脂措施,給予阿司匹林(規(guī)格100 mg,廠家: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100 mg口服,1次/d,同時給予尿激酶(規(guī)格20萬U,廠家: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742)150萬U溶于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滴注,30 min滴注完畢;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氯吡格雷片(規(guī)格25 mg,廠家:樂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15),初始劑量300 mg/次,1次/d,連續(xù)口服3 d后減少劑量為75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降纖酶(規(guī)格5 U,廠家:齊魯制藥有效公司,國藥準字H10983189)治療,初始劑量10 U加入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用3 d后減少劑量為5 U加入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隔日滴注1次。均連續(xù)用藥4 w。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3觀察指標 ①心肌酶譜:采集治療前、后5 ml空腹靜脈血,3 5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后提取上層血清液儲存于冷凍箱中待檢,血清cTnI的檢測使用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公司提供的化學發(fā)光法試劑盒,CK-MB的檢測使用美國R&D公司生產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②心功能:使用美國HP公司生產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儀77020AC型檢測LVEF;③血管內皮功能:使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生產的硝酸還原酶法試劑盒檢測一氧化氮(NO)、解放軍總醫(yī)院東亞免疫技術研究所生產的放免法試劑盒檢測內皮素(ET)-1,彩色超聲診斷儀檢測血管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FMD);④記錄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
1.4療效評價標準 療程結束后參照文獻〔10〕評價,顯效:胸痛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緩解,經心電圖檢查顯示ST段得到≥50%的回落,心功能分級升高程度≥2級,或恢復至1級;有效:胸痛癥狀部分緩解,心電圖檢查顯示ST回落程度<50%,心功能分級升高程度≥1級,但未至1級;無效:未滿足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48〕
2.2兩組心肌酶譜比較 兩組治療前心肌酶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TnI、CK-MB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01),觀察組cTnI、CK-MB顯著低于對照組(P<0.001),見表3。
表3 兩組心肌酶譜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1)P<0.001,下表同
2.3兩組LVEF比較 兩組治療前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P<0.001),觀察組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4。
表4 兩組LVEF比較
2.4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O、FMD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ET-1顯著降低(P<0.001),觀察組NO、FMD顯著高于對照組,ET-1顯著低于對照組(P<0.001),見表5。
2.5安全性評價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心源性死亡患者,觀察組再發(f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絞痛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分別出現(xiàn)3例和2例牙齦出血,癥狀輕微,自行緩解,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11,P=0.646)。
表5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比較
表6 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n=48〕
隨著近年來我國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急劇老齡化等因素,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著逐年增長的趨勢,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每年約有150萬人出現(xiàn)心肌梗死,而我國近年來每年的新發(fā)病例也高達50萬以上〔11,12〕。心肌梗死的發(fā)病和冠狀動脈狹窄密切相關,而內皮功能的損傷是導致冠狀動脈狹窄的重要因素,血管內皮的損傷可致使各類刺激因子不產生血管舒張功能,引發(fā)血管收縮,刺激血小板釋放縮血管物質,進一步增加心肌缺血缺氧,導致心肌壞死〔13,14〕。
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較好的療效,尿激酶可激活人體纖溶酶原轉化成為纖溶酶,令纖維蛋白水解,達到溶解血栓的作用,但也有報道發(fā)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可暴露血管壁斑塊,在溶栓過程中容易激活血小板,致使繼發(fā)性血管閉塞〔15,16〕。而選擇安全、有效的輔助藥物則顯得極為重要,臨床上通常給予有效的抗血小板藥物輔助溶栓治療,氯吡格雷作為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和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ADP)受體發(fā)生不可逆的結合,令血小板膜糖蛋白活性降低,起到抗凝效果,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過程中常用的藥物,但也有部分患者所獲得的療效欠佳〔17,18〕。降纖酶屬蛋白水解酶,主要成分提取自尖吻蝮蛇蛇毒中,具有分解纖維蛋白原、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19,20〕。劉欣等〔2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降纖酶后也顯示,其有助于逆轉梗死后心室重構,糾正心肌缺氧缺血狀態(tài),且具有強大的抗炎效果。但目前關于其聯(lián)合氯吡格雷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報道仍較少。
血清NO、ET-1是反映血管內皮功能的重要標志物,內皮細胞可通過分泌NO產生抗血栓、舒張血管、抗血小板黏附等作用,而在內皮功能發(fā)生障礙后,可誘導機體大量合成ET-1,激活血小板,進一步加重血管微循環(huán)障礙〔22,23〕。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降纖酶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指標的改善程度明顯更為優(yōu)異,通過分析是由于降纖酶富含激肽釋放酶,對血管具有擴張作用,可處促進血管舒張,改善內皮微循環(huán),而氯吡格雷對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可阻礙其余纖維蛋白原的激活,在抑制血小板活化后對內皮功能也可產生穩(wěn)定作用〔24,25〕,兩藥發(fā)揮相互協(xié)同作用,進一步修復血管內皮損傷。此外,本研究中聯(lián)合用藥的患者在臨床療效、心肌酶譜、LVEF的改善程度更明顯,且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更低,顯示出聯(lián)合用藥可通過發(fā)揮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利于心功能恢復。且聯(lián)合降纖酶并未增加不良反應,顯示出該方式用于老年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但本研究由于時間限制,未觀察患者遠期療效,對于此部分內容仍需持續(xù)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