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偉
(郯城縣第一人民醫(yī)院 山東 臨沂 276100)
腔隙性腦梗死發(fā)病率、致殘率以及致死率較高,主要以頭暈、頭痛、四肢麻木等為臨床表現(xiàn),若未能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病情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當前,臨床有著較多的診斷方法診斷腔隙性腦梗死,其中CT、MRI 均是常用方法,但對這兩種診斷方法診斷結(jié)果,臨床對此仍有一定爭議[2]。本研究主要分析MRI 和CT 檢查在腔隙性腦梗死應用價值,選擇本院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腔隙性腦梗死患者100 例給予MRI 和CT 檢查,報告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腔隙性腦梗死患者100 例,男56 例,女44 例,年齡40 ~78 歲,平均年齡(65.80±4.65)。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符合腔隙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全部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nèi)容,均自愿簽署同意書;此研究獲醫(yī)學倫理會知情和同意。排除標準:存在肝腎功能不全者;存在精神交流障礙者。參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暈眩、頭疼、嗜睡等,全部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全部患者均給予MRI 和CT 檢查。MRI 檢查使用儀器由西門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所生產(chǎn)MAGNETOM ESSENZA磁共振1.5T 實施,先常規(guī)軸位掃描,層厚5mm,層距1mm。對疑似的病灶部位,給予矢狀位與冠狀位放大序列掃描。CT 檢查使用儀器是美國飛利浦公司Brilliance CT(64slice),患者取平臥位,行常規(guī)軸位掃描,基線是OM,逐層對顱底至顱頂進行掃描,層厚10mm,層距10mm,對疑似病灶部位給予局部放大掃描。
對兩種檢查方法發(fā)病部位檢出情況及小病灶檢出率進行比較。
SPSS20.0 軟件分析,t行組間、組內(nèi)比較,均數(shù)標準差(±s)表計量資料;χ2行組間比較,百分比(%)表計數(shù)資料,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100 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中,CT 檢查發(fā)現(xiàn)病灶166 個,病灶多是圓形、斑點形、小片狀形,有低密度變化,直徑大小是4 ~18mm。MRI 檢查發(fā)現(xiàn)病灶433 個,病灶多是長圓形、斑點形、小片狀形、小圓形,邊緣為模糊不清,直徑大小是2 ~14mm。MRI 檢查病灶檢出率明顯比CT 檢查病灶檢出率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發(fā)病部位檢出情況[n(%)]
MRI檢查病灶大小檢出率37.7%明顯比CT檢出率6.62%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種方法病灶大小檢出率[n(%)]
腔隙性腦梗死屬于較為常見的危重癥疾病,好發(fā)于內(nèi)囊、腦干、基底節(jié)等部位,多發(fā)于50 歲以上男性。腔隙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疾病,具有發(fā)病率及病死率高等特點。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考慮與小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等因素相關(guān),而高血壓是引起隙性腦梗死重要病因之一,若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療,隨著病情發(fā)展,可使腦內(nèi)神經(jīng)通路受阻進而癱瘓,嚴重威脅生命安全[3]。
本研究顯示:MRI 檢查病灶檢出率明顯比CT 檢查病灶檢出率高;MRI 檢查病灶大小檢出率明顯比CT 檢出率高。表明CT、MRI 檢查對腔隙性腦梗死有一定診斷價值,其中MRI 病灶檢出率比CT 檢查高,可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分析原因:目前,臨床多采用CT、MRI 檢查診斷腔隙性腦梗死,而這兩種診斷方法均能清晰顯示人體三維解剖圖,可詳細觀察患者病理變化情況,為臨床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依據(jù)。MRI 檢查是較為新型的診斷方法,是通過生物磁旋成像的一種技術(shù),經(jīng)過核磁共振儀所釋放電磁波,將儀器中的氫原子核激活,快速吸收電磁波中的氫原子核,進而生成了核磁共振,待電磁波釋放之后,探測器通過將電磁波能量氫原子核釋放信息進行吸收,上傳電腦給予圖像處理,從而在屏幕上呈現(xiàn)出清晰直觀的三維圖像。但該檢查方法有一定缺陷,患者體內(nèi)若有金屬異物,便不適合進行MRI 檢查[4]。CT 檢查是一種常用診斷方法,是由多個角度進行的X 線束掃描,該強度和人體厚度為正相關(guān),探測器通過接收X 線,后轉(zhuǎn)為光信號,并通過光電轉(zhuǎn)換器將電信號輸出,由電腦系統(tǒng)處理,形成為數(shù)字矩陣再經(jīng)過數(shù)字模擬器將數(shù)字矩陣轉(zhuǎn)化成為排列,從而形成了人體三維圖像。但CT 檢查輻射較大,容易對人體帶來較大傷害,并且多數(shù)醫(yī)生為提升成像效果,對患者注射了對比劑,易使其出現(xiàn)暈眩、嘔吐現(xiàn)象,但由于該檢查方法費用較實惠,更受患者歡迎[5]。
綜上所述,CT、MRI 檢查對腔隙性腦梗死有一定診斷價值,MRI 病灶檢出率比CT 檢查高,能為臨床及早診斷及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