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青
(青海省心腦血管病??漆t(yī)院 青海 西寧 810012)
冠心病是心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突感心前區(qū)疼痛,發(fā)作性絞痛、壓榨痛等是此疾病的常見癥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此疾病的誘病因素[1,2]。本研究中,探討冠狀動脈CT 血管造影定量分析預測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價值。具體如下。
選擇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00例冠心病心血管患者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實施CT 檢查。其中男性2300 例,女性1700 例,平均年齡(58.6±11.5 歲)。
1.2.1 掃描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CT 檢查,檢查過程中利用相對規(guī)格的掃描儀。掃描參數(shù)為:管電壓:120kV,管電流300mA,掃描層厚0.620mm,準直器寬度0.620×62,轉速為0.25 秒/轉,螺距0.15 ~0.21mm。層厚為0.620mm,視野23cm,掃描位置為胸廓入口及膈面以下1.5cm 處。
1.2.2 造影劑注射方法 利用高壓注射器注射,對比劑注射的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體重,以4.5 ~5.0ml/s 的速率,注射優(yōu)維顯370 50 ~60ml,生理鹽水20ml。
1.2.3 圖像處理 將采集好的數(shù)據(jù)有效傳輸?shù)焦ぷ髡荆亟–TCA 圖像,在出現(xiàn)偽影的冠狀動脈部分挑選運動偽影較少的時相進行重建,對冠狀動脈的各階段斑塊的性質及狹窄程度進行分析。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20.0 軟件中分析。
預測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臨床資料及CT 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回歸分析預測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臨床資料及CT 的多因素分析,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嚴重冠狀動脈斑塊屬于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如表1 所示。
表1 所有患者一般資料的對比分析
冠心病是心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3]。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此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醫(yī)學治療水平的不斷革新,有效的提高了此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但由于此疾病的特殊性,有效治療過程中的風險性較高,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4]。
目前在在心血管事件風險的評估中最常運用的是常規(guī)評估方法,有效評估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準確性并不理想,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預測中利用冠狀動脈CT 血管造影的臨床預測效果顯著。有效運用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心血管事件風險預測的準確性,進一步彌補常規(guī)預測的不足。同時能夠預測出心血管事件風險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提高對患者危險分層的能力。本研究顯示,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嚴重冠狀動脈斑塊屬于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預測中利用冠狀動脈CT 血管造影的臨床預測效果顯著。能夠為冠心病患者的預后提供相關信息,同時能夠對患者的危險分層提供依據(jù),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值得有效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