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媛媛
(遂寧市中心醫(yī)院放射影像科 四川 遂寧 629000)
痛風主要是指患者因尿酸代謝紊亂導致尿酸增多的臨床異質性疾??;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該病,該病發(fā)病率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且該病逐漸趨于年輕化[1]。本次研究采用雙能量CT 雙技術診斷痛風,對兩組患者尿鹽酸沉積數目差異及尿鹽酸沉積部位差異做出評價,報道過程如下。
將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來我院的40 例痛風患者作為探討對象,將其設定為觀察組,同時選取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40 例因關節(jié)性疼痛來我院就診的患者為對照組。入選標準:(1)觀察組患者經檢查,均符合痛風的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及家屬配合度較高;(3)參選患者基本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患者認知功能及語言功能存在嚴重障礙;(2)患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存在嚴重障礙;(3)患者患有嚴重精神疾病。觀察組男女比例為30:10,年齡:23 ~76 歲,平均(49.50±26.65)歲,病程:1 ~16 歲,平均(8.50±7.82)年;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8:12,年齡:24 ~77 歲,平均(50.5±26.68)歲,病程:1 ~17 歲,平均(9.00±8.57)年。通過對比一般資料,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存在可比性。
檢查設備德國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 參數為:A 球電壓:80kV,電流:300mAs,B 球電壓:140kV,電流:75mAs,螺距為:0.5mm,加權系數及床速分別為:0.4、37mm/r,重建層厚及層距為0.5mm,掃描完成后,采用自動分析生成有無尿酸鹽結晶的彩色標記圖進行圖像分析及重建[2-3]。
對照組尿鹽酸沉積數目相較觀察組明顯偏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尿鹽酸沉積數目差異的對比(n,%)
對照組尿鹽酸沉積部位相較觀察組明顯偏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尿鹽酸沉積部位差異的對比(n,%)
臨床指出,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痛風性關節(jié)炎及痛風疾病發(fā)病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痛風作為臨床常見病及多發(fā)病,臨床對于該病的診斷技術仍然存在一定局限,其主要依靠患者臨床表現及尿酸含量進行診斷評價。研究發(fā)現,多數患者并無明顯的高尿酸血癥,疾病發(fā)展時并未形成痛風疾病,同時部分痛風患者發(fā)病期間,患者高尿酸水平均處于正常范圍內,無疑為痛風患者的早期診斷帶來一定難度。對于痛風患者,臨床常采用痛風石抽吸標本對其進行尿酸鹽結晶檢驗,臨床指出,該技術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具有一定侵入性,檢查過程中,不但會降低診斷準確率,還會給患者帶來出血及感染等不良反應。而雙能量CT 雙技術可以利用偽彩色編碼顯示尿酸鹽結晶,該技術具有極高的臨床檢出率,尤其對于早期痛風患者而言,可以通過尿酸鹽結晶的動態(tài)變化及療效反映患者真實病況。同時,該掃描技術掃描時間短,掃描過程中可同時進行多關節(jié)掃描,分辨率較高,對于尿酸鹽結晶顯示清晰,損耗費用較低,患者更易于接受。
綜上所述,對痛風患者采用雙能量CT 雙技術診斷,既能有效明確患者尿鹽酸沉積數目,又能明確尿鹽酸沉積部位,臨床應廣泛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