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全民閱讀的號召,推進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與應用,開始有更多的英語教師嘗試采用繪本閱讀教學模式,希望能夠借助繪本這一教學工具,實現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潛力的挖掘,構建以興趣為主導的高效英語課堂。本文基于如上背景對繪本閱讀教學展開研究,希望能夠發(fā)揮該教學模式對于打造趣味課堂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興趣;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
一、 小學英文繪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未實現科學應用
英語教學形式隨著教學需求的轉變出現了顯著變化,為英語繪本教學的出現提供了現實基礎。但是,部分教師在長期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情況下,無法有效辨別閱讀繪本的質量并合理應用繪本,造成繪本教學缺乏科學性。在很多情況下,繪本教學僅僅作為一種形式上的教學手段,這使得繪本閱讀教學效果微乎其微,教學價值無從體現。
(二)教學形式極為單一
盡管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繪本教學的重要性,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理論知識方面,而忽略了最能體現繪本性質和特點的圖片內容。教師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僅僅進行文字知識的講解,這種單一的授課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無明顯區(qū)別,實際上是教學模式轉變歷程中的原地踏步。在這種情況下,既無法實現對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激發(fā),同時學生興趣仍然受到壓抑,不利于改善教學效果。
(三)對本教學內容仍然停留于較淺層面
繪本閱讀材料中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和重要的價值觀教育內容,部分教師僅將其視為教學輔助工具,而并未認識到繪本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作用。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繪本的應用范圍和作用發(fā)揮。
二、 英文繪本的選擇
本著興趣引導學習,教學激發(fā)興趣的基本原則,同時結合小學生認知特點,應選擇圖片內容豐富,故事內容起伏大,蘊含著深刻價值觀教育內容以及趣味性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的繪本。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選擇《奇怪的寵物》作為教學繪本,其中有各種類型動物的生動對話,大部分為簡單型交際語句,也不乏具有復雜結構的英語句型和語法,同時學生在進行繪本學習過程中,能夠學習到交往藝術和有關動物的知識,既能夠將學生帶入到一個生動有趣的動物世界,同時也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層面,能力層面和思想層面上的提升,可謂一舉多得。
三、 基于興趣的英文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備課策略
教師的備課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體教學效果。為了充分發(fā)揮繪本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師可以首先結合學生反饋,了解學生的興趣內容,同時結合學生能力水平,選擇簡單易懂,知識內容豐富,趣味性較強的繪本。在完成繪本選擇后,教師應提前為學生布置繪本教學任務,可以采用分組形式為不同的組別分配不同任務,通過分工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舉例來說,可以指定某一組別學生負責詞匯的匯總,另一組別的學生負責語法的總結,其他組別的分工以此類推,進而在完成學習分工的基礎上開展繪本教學活動。除此之外,為了實現學生在繪本教學過程中的廣泛參與,用興趣來引導學生投入課堂,可以開展繪本故事內容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親身表演的過程中體會故事內容,感知故事趣味并提升英語的應用能力。最后,僅僅依靠繪本內容可能無法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大量與繪本內容有關的延伸資料,例如在《另類的寵物》這一繪本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前準備與寵物有關的趣味性視頻圖片以及文字內容等,最大限度地擴展學生視野,將繪本教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展現給學生。
(二)教學進行策略
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從繪本的封面,標題,作者,前言等各個方面了解繪本內容的整體情況,對繪本故事內容形成大致認識,為后期學習活動做鋪墊。學生能夠在了解基本內容的過程中,產生對故事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進而帶著興趣去開展后期閱讀活動。
其次,在具備基本閱讀基礎和形成初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教師應通過各種新型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充分融入繪本教學過程中。同時,繪本教學應始終堅持興趣性原則和自主性原則,以興趣作為驅動,讓學生自己主導閱讀進程,實現閱讀能力的自我提升和知識內容的自我豐富。在學生完成繪本翻閱后,引導其進一步了解與繪本內容有關的視頻,動畫等,進行知識的二次鞏固,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得到激發(fā)。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形式來促進教學效果的顯現。舉例來說,被學生設置幾個故事內容的關鍵詞,組織學生進行故事內容的講演以及復述,能夠使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勾連起知識內容和故事內容,對課堂教學進行第二次回味,即知識的回爐過程,能夠更為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
(三)教學后期策略
為了實現對繪本教學的延續(xù),最大程度上發(fā)揮該教學模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教師必須重視教學后期階段的重要性。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改編,并用英語打造新的故事。應用繪本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了解知識與內容的過程,而創(chuàng)作的過程既完成了對已學知識的鞏固與延伸,同時實現了學習興趣向創(chuàng)作興趣的過渡,興趣引導得以在提高學習質量上持續(xù)發(fā)揮作用。例如,在學習完英文繪本小蝴蝶之后,學生已經大致了解了蝴蝶由繭成蝶的過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事續(xù)寫,暢想小蝴蝶后續(xù)還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并鼓勵學生進行英文創(chuàng)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會顯示出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的信心與熱情,進而構建出屬于學生自身的學習空間,在這里他們可以用英語自由地表達自身的觀點,傳遞自己對于故事發(fā)展的想法,實現了對學生想象力和英語能力的雙重培養(yǎng)。
四、 結論
當今時代,構建趣味課堂已經成為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小學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繪本趣味性強,內容豐富,直觀形象的特點,從備課,教學進行,教學后期三個階段實現繪本教學過程中趣味性的融入,帶動英語課堂整體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霞芳.小繪本,大天地:談繪本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9(27):72-73.
[2]張雯潔.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249.
[3]楊芳.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實踐[J].遼寧教育,2019(15):84-86.
作者簡介:
范莉莉,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瀾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