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小霞
(福建省平潭縣澳前鎮(zhèn)中心小學 福建 平潭 350400)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課文文言的篇幅大大增加,從三年級就開始編排文言文,共11課16則。這樣編排的目的在于加強祖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的精美,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小古文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冰山”,許多教師本著“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講解法,硬生生地把風趣幽默、文質優(yōu)美的小古文肢解了“面目全非”、“體無完膚”。學生被動地接受,久而久之,對小古文心生厭倦,遠而避之。我認為在小古文教學中,應當遵循學生的學段特點,圍繞訓練要素,引導學生在多維閱讀活動中獲取知識。學生興趣倍增,教學效果顯著。
“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與齊抓是統(tǒng)編書的特色,它的知識點、能力點都分散在課后習題中,教師可以依照課后習題,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課后習題:第一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連貫有氣勢。背誦課文。”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讀”是教這篇文言文的一個重要策略?!渡倌曛袊f(節(jié)選)》融辭賦、四字韻文、古文于一體,文字在各體裁之間自由穿梭而又流利暢達。特別是第2自然段,全是四字韻文,運用大量的比喻,句式整齊,氣勢磅礴,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既可以在朗誦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豐富了語言積累,又可以在讀誦中體會到古文的韻味,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小古文。
但如果只有單一的朗讀方式,學生不僅讀不好,還會有厭倦心理。因此,創(chuàng)設多樣,有梯度的朗讀形式,既可以激起學生誦讀古文的興趣,又能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我在執(zhí)教《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時,是利用五步走,落實“讀”的策略:初讀的任務是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掃除字音障礙;二讀是聽讀任務,認真聆聽錄音朗讀,初步感知古文朗讀的韻味,試著劃分節(jié)奏;三讀是默讀品析,結合注釋和資料,疏通文義;四讀是師生合作讀,通過老師語言的引導,情感的推動,音樂的渲染,學生用朗誦來表達對作者情感的體悟,力求做到連貫有氣勢,用引讀的方式把情感推向高潮;五讀的任務是背誦,用上一定的句式,幫助學生熟讀成誦。
從上面環(huán)節(jié)可以看出,“讀”的策略始終貫穿于整節(jié)課中的。形式多樣的“讀”,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體會到文言文特有的韻味,并能在學生頭腦中轉化為有聲的畫面,最終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這也是文言文學習的一個基本策略——背讀法。
《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是統(tǒng)編小學五上第四單元第13課,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本課與之相配套的課后習題有:第二題: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課文的意思。第三題:查找資料,做一份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杰出人物和故事的手抄報。我執(zhí)教《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時,就緊抓住這兩道習題,引導學生結合資料,更深入地理解內容,體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1 連接資料,觸摸寫作時代。在新課預習中,我布置了:“我用________這個詞搜索到感興趣的信息________,從中我知道了________?!币龑W生結合學習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資料,并試著將資料進行篩選,整合,內化成“為我所用”的資源。在課中分享資料和教師補充介紹寫作背景及不平等條約一系列資料有針對性地出示,讓學生了解“少年中國”的來歷,了解當時中國的危機,為后面了解作者寄希望于中國少年,深入學習少年中國的形象做好了輔墊。
2.2 激活資料,突破情感難點?!渡倌曛袊f(節(jié)選)》第2自然段作者為什么用四字韻文來贊美少年中國?要怎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在執(zhí)教時,除了讓學生借助注釋,我還結合以下資料:梁啟超的個人簡介、寫作背景;當時的時局圖、簽訂不平等條約的視頻;和四字韻文有關的圖片、影像資料,讓學生更直觀地感知韻文所描繪的形象,找出所寫事物與少年中國的內在關聯(lián),了解作者用恰當的比喻和象征的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體會作者心中少年中國的美好前景和強烈的愛國情懷。
2.3 運用資料,深化情感體悟。如果教學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為了引導學生真切地目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我播放了《中國創(chuàng)新一分鐘》視頻,讓學生從一分鐘的時間里見證了中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同時也了解了一代代“中國少年”奮發(fā)圖強,知恥后勇的偉大事跡。視頻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他們自然而然地發(fā)出“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于國無疆!”的吶喊,愛國情感水到渠成地得到迸發(fā)。
為了進一步鞏固,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我結合了課后第三題,布置了作業(yè):上網查找資料,以“實現強國夢想杰出人物事跡表”整理資料,兩人合作一份手抄報,擇優(yōu)在“評比欄”進行展示。
在小學階段,小古文的教學確實是個難點,但只要我們緊扣課后習題,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真真正正地落實好語文要素,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小古文閱讀能力,愛上小古文,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為終身學習夯實基礎,讓學生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