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男,孫高鑫,石景,于清躍,2*
(1.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 化工與材料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8;2.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 江蘇省應用化工工程中心,江蘇 南京 210048)
氫化二聚酸是脂肪族飽和二酸,由不飽和二聚酸經催化加氫而得。氫化二聚酸分子具有兩個羧基反應官能團,分子中不再含有雙鍵,聚合產物熱穩(wěn)定性更好。氫化二聚酸的特殊結構使其加工產品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溶性、柔韌性,以及防水性等許多優(yōu)異性能,廣泛用于聚酯與聚酰胺、防水劑、表面活性劑、礦物油添加劑和火箭推進劑、藥物緩釋劑與生物組織修復、涂料、熱熔膠以及電子材料等方面[1-3]。
二聚酸同時存在開鏈結構、單環(huán)結構以及雙環(huán)結構,加氫反應均在不飽和鍵上進行,完全加氫產物只有一種。其中單環(huán)結構C36二聚酸加氫示意如圖1所示。
圖1 單環(huán)結構C36二聚酸加氫反應示意
鈀催化劑具有良好的二聚酸加氫反應性能,然而其昂貴的價格難以規(guī)?;a應用。本研究采用浸漬法將Ni組分分別負載于載體γ-Al2O3與SiO2表面,比較了兩者的H2吸附能力與二聚酸加氫反應性能,其中γ-Al2O3負載Ni催化劑重復使用效果好,具有商業(yè)化應用前景。
γ-Al2O3與SiO2,金陵石化催化劑廠;硝酸鎳、環(huán)己烷,分析純,國藥集團上?;瘜W試劑有限公司;C36二聚酸,工業(yè)純,南通潤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H2(w≥99.99%)、N2(w≥99.99%),南京特種氣體有限公司。500 mL不銹鋼高壓反應釜,山東威海磁力化工機械有限公司;程序升溫脫附(TPD)與程序升溫反應(TPR)裝置,吸附與程序脫附裝置和氣相色譜儀自裝組合。
采用過量浸漬法,將一定濃度的硝酸鎳溶液分別加入SiO2與γ-Al2O3水溶液中,攪拌10 h后蒸干水分,在氮氣氛圍中110 ℃干燥4 h后,按10 ℃/min程序升溫至400 ℃并恒溫保持2 h,然后在H2氛中400 ℃還原4 h,在H2流中冷卻至室溫制得所需催化劑。
TEM:采用日本JEOL公司JEM2010型透射電子顯微鏡進行,加速電壓200 kV;XRD:采用德國Bruker公司D8 ADVANCE型X射線衍射儀,管電流20 mA,管電壓40 kV,掃描范圍2θ=5°~80°;TPR:樣品在設定溫度活化1 h后通入H2含量5 %體積的N2-H2混合氣,程序升溫至終溫,熱導測量信號;H2-TPD:程序溫升前,樣品在設定溫度活化1 h,在He氛中降至100 ℃,吸附H2飽和后,He吹掃至熱導信號穩(wěn)定后進行程序升溫脫附,熱導采集信號,容量法測定H2吸附量與脫附量。
按照體積比1∶2投放二聚酸環(huán)己烷溶液于反應釜中,并轉移入用氫氣保護的活化后2%的催化劑,檢漏合格后,用氫氣置換,維持H2壓力2.0 MPa,加熱至設定反應溫度開始反應,壓力低于0.5 MPa補充氫氣至2.0 MPa;如此反復直至不再吸氫判斷反應終點。完成反應后,冷卻至50 ℃,過濾催化劑,分析碘值確定二聚酸轉化率。
2.1.1 物相與形貌
圖2為載體分別是γ-Al2O3和SiO2時以及不同Ni負載量時催化劑樣品還原后X射線衍射譜圖。
圖2 催化劑的XRD譜
由圖2可見,載體γ-Al2O3和SiO2呈現(xiàn)非晶態(tài)彌散型衍射峰,當Ni負載量為30%時,Ni在SiO2表面聚集,呈現(xiàn)出游離態(tài)的立方晶體特征峰,而在γ-Al2O3表面呈現(xiàn)高度分散,均一分布;Ni負載量大于30%時,Ni在γ-Al2O3表面聚集形成顆粒,呈現(xiàn)出晶體特征衍射峰;隨著Ni負載量的增大,聚集的Ni晶體更加明顯,表現(xiàn)為晶體衍射峰強度增強。30%Ni/γ-Al2O3催化劑樣品TEM(圖3)顯示,經過高溫H2還原的催化劑樣品中的Ni顆粒分散度高,粒徑在8~16 nm。
圖3 30%Ni/γ-Al2O3催化劑樣品TEM照片
2.1.2 H2吸附能力
圖4為催化劑樣品還原后氫氣程序升溫吸附脫附(H2-TPD)曲線。
圖4 催化劑樣品H2-TPD曲線
由圖4可見,γ-Al2O3作為載體的樣品H2吸附能力明顯高于SiO2載體的樣品;其中30%Ni/γ-Al2O3具有較大H2脫附量,可能與圖1顯示Ni的高含量且在載體表面呈現(xiàn)最大分散相關。圖5為Ni/γ-Al2O3催化劑程序升溫還原(H2-TPR)曲線,圖中具有多個吸附峰,顯示催化劑表面Ni具有多種價態(tài)[4]。
圖5 Ni/γ-Al2O3的H2-TPR曲線
2.2.1 載體與催化劑的選擇
不同載體與負載量催化劑的活性見圖6。由圖6可見,二聚酸在H2壓力1.8 MPa、反應溫度180 ℃、反應時間6 h,相同Ni負載量情況下,以γ-Al2O3為載體相對于以SiO2為載體的催化劑具有更高的二聚酸加氫活性,其中30%Ni/γ-Al2O3具有最高活性,表現(xiàn)為二聚酸轉化率達到98.3%;催化劑二聚酸加氫活性與圖3的H2-TPD表征結果一致。
圖6 不同催化劑上二聚酸加氫轉化率
當Ni處于還原狀態(tài),γ-Al2O3一定的吸納電子行為使Ni的還原得到了抑制,使得催化劑表面Ni得以同時存在多個價態(tài)。圖4催化劑Ni/γ-Al2O3的H2-TPR譜圖顯示,對應Ni2+還原峰在為400 ℃附近,對應Ni4+還原330 ℃附近峰。Ni/γ-Al2O3體系中,γ-Al2O3與附著在其表面的單質Ni以及Ni2+形成缺電子p型半導體與供電子n型半導體共生,在H2溢流情形下完成電子的轉移,實現(xiàn)不飽和二聚酸的加氫[5]。
2.2.2 反應壓力的影響
以30%Ni/γ-Al2O3為催化劑,反應溫度180 ℃,反應時間6 h,考察反應壓力對產物碘值以及催化劑性能的影響,結果見圖7。由圖7可知,由于二聚酸加氫屬于體積縮小的反應,氫氣壓力高有利于反應向生成產物方向移動,在2.0 MPa以上,二聚酸完全加氫。壓力在1.80 MPa以上二聚酸已經接近完全反應;進一步提高反應壓力,二聚酸加氫反應速度快,反應效率高。繼續(xù)升高壓力,對氫氣進一步加壓需要更多能耗,設備耐壓等級提高;高壓會導致原料不飽和二聚酸發(fā)生自聚[6],降低產物的純度,以及發(fā)生自聚產物包裹催化劑降低催化劑效率現(xiàn)象,所以優(yōu)選反應體系壓力1.80 MPa。
圖7 壓力對反應的影響
2.2.3 反應溫度的影響
在1.8 MPa,以30%Ni/γ-Al2O3為催化劑,考察溫度對催化劑加氫性能的影響,結果見圖8。反應溫度是影響反應的重要因素,反應溫度為140 ℃時,反應達到平衡需要10 h,160 ℃反應溫度時,反應達到平衡需要8.7 h;而反應溫度升至180 ℃時,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為6 h;當反應溫度升至200 ℃時,反應達到平衡只需5.8 h。隨反應溫度的升高,二聚酸易于發(fā)生自聚而導致產品純度降低,同時自聚導致催化劑被包裹引起活性下降。因此,最佳反應溫度為180 ℃。
圖8 反應溫度對平衡時間與轉化率的影響
2.2.4 催化劑穩(wěn)定性
表1為催化劑穩(wěn)定性結果。
表1 催化劑重復使用次數對加氫性能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催化劑初次使用反應6 h,二聚酸轉化率達到98.3%,加氫后產物氫化二聚酸碘值3.0 g·100 mg-1;隨著催化劑使用次數的增多,催化劑活性未見明顯下降。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好,重復使用10次后二聚酸的轉化率仍然達到95.6 %,加氫產物的碘值低于市場小于10 g/100 g要求。
浸漬法制備γ-Al2O3負載Ni催化劑,Ni在載體表面存在最大分散閾值,負載量低于閾值Ni在γ-Al2O3表面均勻分散,高于閾值在γ-Al2O3表面聚集形成晶體;閾值負載量時催化劑H2吸附能力最大。γ-Al2O3負載Ni催化劑呈現(xiàn)較高的二聚酸加氫反應活性,產品氫化二聚酸滿足市場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