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美玲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東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廣西梧州 543000
激光碎石術是目前結石疾病治療的常用方式,其治療效果良好,且并發(fā)癥較少,臨床運用廣泛[1]。留置雙J管是鈥激光碎石術后較為常用的治療方式,但雙J管留置期間護理不當極易導致并發(fā)癥出現,從而影響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影響患者預后[2-3]。因此在留置雙J管出院患者出院后仍需進行有效的護理以保證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結石患者出院后康復階段護理難度較大,患者的自護能力直接影響著出院后家庭康復效果[4-5]。電話跟蹤隨訪是目前較為簡單的出院后隨訪方式,可通過電話跟蹤隨訪及時了解患者康復狀況,給予患者針對性指導。本研究對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40例鈥激光碎石術后留置雙J管出院患者家庭康復治療期間實施了電話跟蹤隨訪,現報道如下。
將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80例鈥激光碎石術后留置雙J管出院患者納入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基礎組(n=40)、跟蹤組(n=40),基礎組:年齡20~72歲,平均(45.5±10.4)歲;男、女分別為26、14例;結石類型:腎盂結石2例,輸尿管結石28例,腎結石2例,輸尿管結石伴腎積水3例,腎結石伴輸尿管結石5例;學歷狀況: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及中專13例,大專及以上12例;跟蹤組:年齡21~72歲,平均(45.6±10.2)歲;男、女分別為27、13例;結石類型:腎盂結石2例,輸尿管結石29例,腎結石3例,輸尿管結石伴腎積水2例,腎結石伴輸尿管結石4例;學歷狀況: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中專14例,大專及以上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實施B超、CT檢查等確診為結石疾病患者,實施鈥激光碎石術治療,且留置雙J管出院者;意識清晰者,可進行正常言語溝通、用藥者;一般資料完整者;患者或家屬了解研究內容及分組方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原發(fā)性感染性疾病者;其他嚴重組織、器官、系統(tǒng)病變者;孕產婦;產褥期者;中途退出研究、失訪者;精神障礙者。
對基礎組運用常規(guī)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常規(guī)出院后用藥指導、常規(guī)雙J管留置注意事項指導,并指導患者定期入院復查,按時入院拔管,在出現異常后及時入院就診。
對跟蹤組患者另實施電話跟蹤隨訪:(1)建立電話隨訪信息卡,在患者出院前及時由專人負責登記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齡、電話聯系方式、留置雙J管時間、留置雙J管操作者、電話隨訪時間、拔管時間等。(2)電話隨訪方案:在患者出院一周后進行第一次電話隨訪,隨后實施不定期電話隨訪,每次電話隨訪時均由經驗豐富、溝通能力較好的護理人員實施,注意言語親切,耐心與患者交流,積極回答患者的疑問,每次電話隨訪時間為5 ~ 10min,必要時可適當延長隨訪時間。(3)具體電話隨訪內容:隨訪過程中及時了解患者身體感受及恢復狀況,及時了解患者出院后遵醫(yī)行為狀況,根據患者實際狀況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生活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心理疏導等,告知患者復診的方案及時間,指導患者定期復查;此外,詳細介紹雙J管留置的優(yōu)勢、目的及留置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出院后留置雙J管期間需加強飲水,維持飲水量2500 ~ 3500mL/d,留置雙J管期間可進行適量的輕體力活動,避免進行重體力活動、劇烈活動、下蹲或上舉等不良行為,日常生活中若出現不適癥狀時需加強休息,使患者維持半臥位、健側臥位,促進尿液引流;術后出現膀胱刺激征(尿痛、尿急、尿頻)時,需告知患者膀胱刺激征出現的原因,告知患者可加強飲水,并及時排尿,避免憋尿或用力排便;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尿液顏色的監(jiān)測,出現急性腹痛、血尿、發(fā)熱等癥狀時及時實施入院治療;告知患者按時拔管(術后1個月拔管)的重要性,重點強調不按時拔管可能會引起的不良后果,叮囑患者按時入院復查及拔管;在隨訪中及時記錄患者的問題,并及時將患者的問題反饋給主治醫(yī)生,與主治醫(yī)生共同商討問題解決方法,再將討論結果反饋給患者,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出院后的相關護理問題。
兩組患者均隨訪至雙J管拔除,隨訪時間30 ~39d,平均隨訪(33.5±2.1)d。
(1)分析患者認知狀況。采取醫(yī)院自制雙J管管理相關知識認知量表評價,在患者隨訪前和隨訪結束后評價,評價內容涉及雙J管留置原因、留置優(yōu)勢、留置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總分100分,評分越高患者認知狀況越好。(2)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狀況。在隨訪結束后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按醫(yī)囑飲水、自我監(jiān)測尿液顏色、按醫(yī)囑定期復查、按醫(yī)囑活動、按醫(yī)囑定時排尿排便、按需實施電話咨詢、按時拔管。(3)分析患者隨訪期間置管相關并發(fā)癥狀況,并發(fā)癥類型包括血尿、腰腿酸痛、雙J管移位、感染、膀胱刺激征、尿鹽結垢、尿液返流、拔管困難等。(4)分析患者生活質量變化狀況。在患者隨訪前和隨訪結束后評價,使用WHO生命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價,評價內容包括社會關系、生理、心理、環(huán)境,每項均換算成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6]。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跟蹤組、基礎組隨訪結束后對雙J管管理相關知識認知評分與隨訪前組內對比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跟蹤組隨訪前對雙J管管理相關知識認知評分與基礎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跟蹤組隨訪結束后對雙J管管理相關知識認知評分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認知狀況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認知狀況比較(± s,分)
?
跟蹤組按醫(yī)囑飲水、自我監(jiān)測尿液顏色、按醫(yī)囑定期復查、按醫(yī)囑活動、按醫(yī)囑定時排尿排便、按需實施電話咨詢、按時拔管發(fā)生率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狀況比較[n(%)]
跟蹤組隨訪期間血尿、腰腿酸痛、雙J管移位、感染、膀胱刺激征、尿鹽結垢、尿液返流、拔管困難發(fā)生率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隨訪期間置管相關并發(fā)癥狀況比較[n(%)]
跟蹤組、基礎組隨訪結束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與隨訪前組內對比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跟蹤組隨訪前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與基礎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跟蹤組隨訪結束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變化狀況比較( ± s ,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變化狀況比較( ± s ,分)
?
隨著醫(yī)療技術逐漸進步,微創(chuàng)技術在疾病治療上的應用逐漸增多,鈥激光碎石術是常用的微創(chuàng)術式,可通過碎石使大結石變呈細小結石,便于結石隨尿液排出[7-8]。雙J管留置是常用的輔治療方式,雙J管內徑較大、表面光滑、引流孔徑較多,留置后不僅可發(fā)揮良好的引流效果,還可發(fā)揮內支架效果,有效促進輸尿管擴張,促進結石排出,也可減少術后腎絞痛、腎積水等狀況,應用效果良好[9-11]。但結石患者實施鈥激光碎石術后雙J管留置時間較長,部分患者出院后也需留置雙J管一段時間。在患者住院期間有醫(yī)護人員進行監(jiān)督和健康宣教,患者遵醫(yī)行為良好,而出院后脫離醫(yī)院監(jiān)護環(huán)境,部分患者自我約束力較差,極易出現不遵醫(yī)狀況,導致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高[12-13]。本研究中跟蹤組隨訪結束后對雙J管管理相關知識認知評分、遵醫(yī)行為發(fā)生率、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基礎組,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基礎組,說明實施電話跟蹤隨訪可改善患者出院后恢復效果,分析原因是在電話跟蹤隨訪中可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及時了解患者病情及遵醫(yī)行為狀況,可針對隨訪結果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引導及宣教,可延續(xù)住院監(jiān)護環(huán)境,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且通過反復宣教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認知及重視,更利于提升患者依從性,減少不良行為對并發(fā)癥的影響,改善預后[14-15]。
綜上所述,電話跟蹤隨訪可提升鈥激光碎石術后留置雙J管出院患者認知及遵醫(yī)行為,減少并發(fā)癥,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