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新玲
(南陽胸科醫(yī)院 普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腹股溝疝在所有腹外疝中占90%~95%,其中腹股溝斜疝較常見,通常需采取手術治療[1-2]。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是臨床治療腹股溝斜疝的常規(guī)術式,療效較好,但其手術操作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不僅會增加術中失血量,還可能導致并發(fā)癥風險升高。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具有微創(chuàng)的優(yōu)勢,獲得了臨床醫(yī)生的關注。本研究比較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南陽胸科醫(yī)院收治的96例腹股溝斜疝患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開放組和腹腔鏡組,每組48例。開放組女7例,男41例,年齡23~76歲,平均(58.03±10.22)歲,病程4個月~12 a,平均(5.74±1.53)a。腹腔鏡組女9例,男39例,年齡24~77歲,平均(59.10±11.06)歲,病程6個月~12 a,平均(6.01±1.79)a。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及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首次證實為腹股溝斜疝;(2)屬于單側疝;(3)具備手術指征。排除標準:(1)雙側疝者;(2)長期接受激素治療者;(3)復雜型腹股溝斜疝者;(4)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嚴重異常者;(5)伴有腹腔感染、腸梗阻、腸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者;(6)存在手術禁忌證或無法耐受手術者。
1.3 手術方法
1.3.1開放組 患者接受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進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做1個長度為5~8 cm的斜形切口。探查疝囊位置,于女性子宮圓韌帶或男性精索后方放置疝囊,采取分離措施,直至疝囊頸。采取高位結扎,將大小、形狀合適的單層聚丙烯補片固定于腹內(nèi)斜肌、腹股溝韌帶等相關組織中,使其充分展平,防止卷曲。逐層關閉切口。
1.3.2腹腔鏡組 患者接受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具體如下。采取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或頭高腳低位,于臍部下緣約1 cm處做1個切口(呈縱形或弧形)。于腹膜前間隙采取分離措施,將白線中隔分離,置入腹腔鏡,組建氣腹(8~10 mm Hg),置入觀察鏡、操作鏡,在直視條件下進行手術。對腹膜外間隙采取分離、擴大措施,將血管、輸精管等重要組織牽開,盡最大限度保留腹膜完整性。保留裂口,探查疝囊并結扎,遠端曠置。選擇或裁剪形狀、大小合適的補片,于腹腔鏡輔助下送入,使其充分展平,防止卷曲,于腹股溝恥骨肌孔上完整覆蓋,最后縫合、固定。
1.4 觀察指標(1)手術情況(手術用時、術中失血量)。(2)恢復情況(下床活動時間、疼痛持續(xù)時長、住院天數(shù))。(3)并發(fā)癥。
2.1 手術情況、恢復情況與開放組比較,腹腔鏡組手術用時較長,術中失血量較少,下床活動時間、疼痛持續(xù)時長和住院天數(shù)均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恢復情況比較
2.2 并發(fā)癥腹腔鏡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開放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注:與開放組比較,aχ2=0.616,P=0.432。
腹股溝疝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為腹橫筋膜、恥骨肌孔遭到破壞或缺損。成人腹股溝疝患者通常無法自愈,隨著病情進展可致行動不便,嚴重者可引起腸絞窄,甚至壞死[3]。
目前,臨床治療腹股溝疝的基本原理為選擇形狀、大小合適的補片對恥骨肌孔進行完全覆蓋,不僅可以修補缺損,還可以使腹股溝管底部更接近自然解剖結構[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開放組比較,腹腔鏡組手術用時較長,術中失血量較少,下床活動時間、疼痛持續(xù)時長和住院天數(shù)均較短。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相比,在實施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的過程中,對操作精準度的要求相對較高,操作難度較大,極易受術者手術操作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手術用時較長[5]。但進行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是在腹腔鏡直視條件下完成,具有直觀、微創(chuàng)等優(yōu)勢,可精準確定補片位置,減少或避免損傷髂腹股溝神經(jīng)、髂腹下神經(jīng)等周圍正常組織,從而減少失血量,減輕疼痛,有助于患者術后早期進行恢復鍛煉,促進術后恢復,從而有效縮短住院時間[6]。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腹股溝斜疝患者均適合采用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臨床醫(yī)生應根據(jù)患者病情及相關訴求等多種因素來選擇手術方案。
綜上可知,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相比,采取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的手術時間相對較長,但術中失血量較少,患者術后恢復速度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