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雨 秦偉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腎內(nèi)科
患者,男,38歲,因“痰中帶血1個月”于2018年7月12日入院。入院前1個月,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暗紅色血痰,量少,咳 2~3口,不伴有發(fā)熱、胸悶、氣緊,于2018年6月7日到廣元市人民醫(yī)院門診就診,查胸部CT示雙肺多發(fā)滲出灶,未予以處理。此后患者未再出現(xiàn)痰中帶血,無明顯不適癥狀,為診治肺部病變遂來我院?;颊哂新砸倚透窝撞∈?,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病史,否認吸煙、特殊藥物、毒物接觸史。入院查體:T:36.3℃,P:116次/分,R:20次/分,BP:115/90 mmHg。神志清楚,全身淺表淋巴結(jié)未觸及,心肺腹體檢未見異常,雙下肢無水腫。診治經(jīng)過:2018年7月12日查胸部CT:雙肺彌漫分布磨玻璃密度片影,肺門及縱隔淋巴結(jié)無腫大(圖1)。行電子纖支鏡檢查:各級支氣管管腔未見異常,肺泡灌洗液病理送檢未見異常。查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104 g/L。生化:白蛋白40.7 g/L,血肌酐(Scr)71 μmol/L。肝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結(jié)核抗體、降鈣素原、真菌G+GM試驗、肺癌標志物、巨細胞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抗體、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抗GBM抗體、免疫球蛋白、ANA抗體譜、補體C3、補體C4均未見異常。乙肝抗原陽性,HBV-DNA定量8.95×102IU/mL,丙肝抗體、梅毒抗體、HIV抗體均陰性。查尿常規(guī):尿隱血(+++),尿蛋白(+++),尿紅細胞144/HP。24 h尿蛋白定量7.4 g/d。泌尿系彩超:雙腎大小、形態(tài)未見異常,雙腎實質(zhì)回聲增強,考慮患者同時存在肺部、腎臟疾病,二者可能存在相關性,于7月24日行右腎穿刺活檢術,術后病理:光鏡:腎小球總數(shù)15~17個;腎小囊:細胞性新月體2個;系膜:節(jié)段細胞及基質(zhì)輕度增生;基膜:節(jié)段空泡變性;毛細血管腔:4個小球節(jié)段壞死。腎小管:小管上皮細胞中度變性;腎間質(zhì)、血管病變不明顯。免疫熒光:IgG、C3、κ、λ:7個小球基膜線狀沉積,IgA、IgM、C1q:7個小球陰性(圖2)?;颊吣I臟病理示腎小球以節(jié)段壞死及新月體形成病變?yōu)橹?,免疫熒光IgG、C3成線狀沉積,病理診斷為抗腎小球基底膜(GBM)病?;颊叻尾坎∽儎t考慮為抗GBM抗體引起的彌漫性肺泡出血。治療上予以雙膜血漿置換7次,潑尼松50 mg口服 qd,環(huán)磷酰胺50 mg 口服bid,纈沙坦降尿蛋白,恩替卡韋抗乙肝病毒等對癥支持治療。2018年8月6日復查生化:白蛋白26.7 g/L,Scr 85 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6.8 g/d。復查胸部CT示:雙肺磨玻璃樣病變較前明顯吸收(圖1)?;颊叱鲈汉罄^續(xù)規(guī)律服用上述藥物治療。2018年9月25日復查生化:白蛋白39.8 g/L,Scr 89 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13 g/d,尿常規(guī):尿隱血(+++),尿蛋白(+++),尿紅細胞44/HP??怪行粤<毎麧{抗體、抗GBM抗體陰性,HBV-DNA定量陰性。再次收入院,予以甲潑尼龍500 mg連續(xù)靜滴3 d,環(huán)磷酰胺 1g 靜滴沖擊治療,囑患者出院后繼續(xù)服用潑尼松45 mg、每日一次后潑尼松逐漸減量,每2周減5 mg,直至10 mg、每日一次維持治療。10月30日予以環(huán)磷酰胺靜滴1 g沖擊治療,累積劑量8 g后停用。自11月27日開始服用他克莫司小劑量起始,后調(diào)整為1 mg口服、每日兩次。2019年4月30日復查生化:白蛋白40.8 g/L,Scr 81 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3.22 g/d,抗GBM抗體陰性。
抗GBM病是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介導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GBM抗體的靶抗原位于Ⅳ型膠原α-3鏈羧基末端非膠原結(jié)構(gòu)域(non-collagenous domainC1,NC1)即α3(Ⅳ)NC1,含兩個主要的隱匿性抗原表位EA和EB[1- 2],而Ⅵ型膠原α-3鏈限制表達于腎臟、肺臟、耳蝸、睪丸組織的基底膜及眼Bruch膜[3]。在各種誘發(fā)因素作用下,抗原表位暴露刺激產(chǎn)生抗GBM抗體。抗體作用于腎小球基底膜,導致局灶節(jié)段性纖維素樣壞死,常進展形成大量新月體,快速進展至腎衰竭;作用于肺泡基底膜,導致肺泡壁斷裂纖維化引起彌漫性肺出血,嚴重者發(fā)生大咯血威脅生命[4]。免疫熒光檢測可見免疫球蛋白IgG沿腎小球基底膜、肺泡壁基底膜成線性沉積。根據(jù)抗GBM病的定義,需同時具備:(1)腎小球腎炎或(和)肺出血;(2)血清抗 GBM 抗體陽性。然而,盡管十分少見,臨床上少部分組織病理證實為抗GBM病的患者,其血清中卻未能檢測出抗GBM抗體[5-9]。本文報道1例血清抗體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陰性的抗GBM病病例,并進行文獻回顧,分析血清抗體陰性的原因及加深對該病的認識。
抗GBM病病情險惡,早期快速診斷對挽救患者生命、擺脫透析治療十分關鍵。臨床上,通常采用商業(yè)化的ELISA試劑盒定量檢測患者血清中的抗GBM抗體,進行快速診斷和監(jiān)測治療效果。Sinico等[10]研究人員曾比較了4種抗GBM抗體ELISA試劑盒的產(chǎn)品性能,發(fā)現(xiàn)均具有良好的靈敏度,高達94.7%~100.0%,但特異性有所差異,最低90.9%,最高達100%。然而,已有多篇文獻報道在少數(shù)抗GBM病患者血清中,商業(yè)化的ELISA試劑盒并未能檢測到致病性的抗GBM抗體,分析可能原因:(1)ELISA檢測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用靈敏度更高的Western blotting替代ELISA方法可提高抗GBM病患者血清抗體的陽性檢出率。有文獻報道,使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兩種方法均未檢測出血清抗體的抗GBM病患者,利用biosensor技術卻能夠檢測出其血清致病抗體[6]。但是Western blotting和biosensor技術均難以在臨床工作中開展。(2)抗GBM抗體通常為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IgG1亞類是主要的致病抗體[11]。而文獻報道一些抗GBM病患者其致病抗體為IgG4亞類[7]。臨床使用的商業(yè)化ELISA試劑盒是用于檢測抗GBM 的IgG型抗體,但對IgG4亞類不敏感。還有文獻報道一些患者的抗GBM抗體可為IgA型[12],用商業(yè)化的ELISA試劑盒則檢測不出。(3)抗GBM抗體的靶抗原位于IV型膠原上。IV型膠原由6條不同的α鏈組成(α-1~α-6),α(IV)鏈包括3個主要結(jié)構(gòu)域:NH2-末端7S結(jié)構(gòu)域、膠原域和羧基末端非膠原結(jié)構(gòu)域(non-collagenous domain C1,NC1),3條鏈通過NC1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3種異源三聚體:α1α1α2、α3α4α5和α5α5α6,成熟GBM中只含α3α4α5[13-14]。通常認為抗GBM抗體的靶抗原位于α3(IV)NC1,含兩個主要的隱匿性抗原表位EA和EB。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患者的抗GBM抗體并未作用于α-3鏈的EA和EB表位,可能通過識別α3α4α5(V)構(gòu)象型表位而致病[15]。還有一些研究報道抗GBM抗體靶抗原可能并未在α-3鏈上,而位于α5(IV)NC1或α4(IV)NC1[16]。商業(yè)化的ELISA試劑盒其微孔板包被的抗原是高度純化的IV型膠原α-3鏈,檢測不出上述特殊類型的抗GBM抗體。
本文報道的病例,多次使用商業(yè)化ELISA試劑盒檢測患者血清抗GBM抗體均為陰性,原因存在上述多種可能性,同時該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以腎病范圍的大量蛋白尿為主,腎功能在正常范圍內(nèi),在抗GBM病中并不常見。需考慮是否合并有膜性腎病、微小腎病、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乙肝相關腎病、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相關腎病等可引起大量蛋白尿的腎臟疾病。該患者雖有乙肝病史,但其腎臟組織病理示光鏡下少部分腎小球毛細血管的節(jié)段壞死,小細胞新月體形成,免疫熒光為典型的IgG、C3沿GBM線性沉積,無其他部位免疫球蛋白的沉積。電鏡觀察腎小球足細胞可見節(jié)段足突融合,未見其他異常(圖3),符合典型的抗GBM病病理特點,并不存在合并其他腎病的病理特征,最終診斷為抗GBM病。經(jīng)典的抗GBM病需要血漿置換聯(lián)合強的松加環(huán)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療來挽救腎功能或控制大咯血,而對于腎功能正常的抗GBM病患者尚沒有統(tǒng)一的指南和共識指導治療。少量的臨床觀察研究顯示,此類患者經(jīng)過積極的血漿置換和免疫抑制治療,能長期維持正常的腎功能[17-19]。本病例難以檢測患者血清抗GBM抗體滴度,難以評估血漿置換的治療劑量和效果;予以糖皮質(zhì)激素加環(huán)磷酰胺藥物治療,患者的腎功能維持在正常范圍,但蛋白尿無明顯緩解;改為小劑量潑尼松+他克莫司治療后,尿蛋白較前明顯下降,繼續(xù)門診隨訪觀察病情變化。目前,商業(yè)化的ELISA試劑盒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以快速檢測患者血清的抗GBM抗體。但由于檢測方法的局限性,陰性結(jié)果并不能完全排除抗GBM病。該病例提醒我們需結(jié)合患者的臨床特征、血清學、組織病理檢查結(jié)果進行綜合分析,組織病理仍是明確抗GBM病診斷的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