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娟 孫婷慧
【摘 要】本文分析聾啞學生交往障礙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闡述游戲活動在聾啞學生交往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提出游戲活動在聾啞學生交往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策略:設計內(nèi)容形式適宜的游戲活動、設計步驟簡明的游戲活動、設計規(guī)則清晰的游戲活動、將豐富道具運用于游戲活動、組織示范游戲活動、及時反饋游戲活動。
【關鍵詞】中職 聾啞學生 交往心理 輔導 游戲活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8-0104-02
聾啞學生由于聽覺和語言障礙往往存在較大的交往障礙。因此,在中職聾啞學生教育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輔導課,結(jié)合聾啞學生實際,從加強聾啞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培養(yǎng)、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入手,通過精心設計及組織實施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游戲活動,有針對性地面向中職聾啞學生開展交往心理輔導,探索運用游戲活動開展中職聾啞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輔導的方法。
一、聾啞學生交往障礙的成因
聾啞學生交往障礙的形成,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及社會因素。
(一)生理因素。聾啞學生無論是先天因素還是后天因素,其聽力受損的客觀事實直接導致他們?nèi)笔д5穆犃涂陬^表達能力。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他們無法從聽覺角度來理解世界,也無法流暢、自如地用言語來表達自身的想法,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在對世界的認識上往往停留在表面。在以語言為主要溝通方式的人際交往中,他們因無法用語言正常表達及理解,很難與外界形成良好的雙向交流與互動。他們無法像健全學生一樣,在參與社會活動中快速理解社會規(guī)范并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習慣,這就造成他們自控能力較差、為人處世方面缺乏理智等。
(二)心理及社會因素。到中職學校學習的聾啞學生,大多來自特殊教育學校,他們長期和聾啞人或會手語的人相處,生活圈子較窄,缺乏和社會廣泛接觸和交流的機會,造成語言表達詞匯匱乏。而手語交流往往又難以充分表達其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心理易產(chǎn)生挫敗感。同時,因受身患聽力障礙的限制及所經(jīng)歷的受挫遭遇,聾啞學生往往存在心理更敏感、防衛(wèi)心理更強的特點,甚至許多學生因為家庭漠視、溺愛等不良的教育環(huán)境,導致養(yǎng)成易怒、任性、報復心強等偏執(zhí)性格。再者,聾啞學生由于聽力及言語表達的缺失,只愿意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或者只愿意生活在聾啞人的圈子里,對于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他們在內(nèi)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害怕、抗拒心理,往往交往溝通的意愿不強,有的甚至存在不合群、害怕與他人溝通、對社會感到恐懼、對陌生環(huán)境過于敏感等現(xiàn)象。這些情況直接導致聾啞學生在交往上產(chǎn)生自我封閉的阻抗。
二、游戲活動在聾啞學生交往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
游戲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美國學者詹姆斯·約翰森等在《游戲、兒童發(fā)展與早期教育》一書中就提到,“人能夠通過游戲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游戲也是獲得自我意識和成為群體一員的手段”。學生通過游戲方式開展學習活動,易激起興趣,且有利于在游戲中與同學建立關系,通過游戲情境、游戲互動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交互作用,達到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調(diào)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發(fā)展良好適應能力的目的。
(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許多學者認為,游戲可以促進語言的發(fā)展,許多結(jié)構(gòu)復雜的句子往往都是在游戲中說出來的,游戲是發(fā)展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游戲為聾啞學生提供了運用和練習語言的機會,聾啞學生經(jīng)常用不同的語言方式來進行游戲。在游戲交流中,聾啞學生想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就必須努力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在這一過程中,聾啞學生學會了自我表達,語言的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提高問題解決能力。與人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矛盾與沖突等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人無完人,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關鍵在于如何處理并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游戲為聾啞學生創(chuàng)設了許多情境,在游戲中聾啞學生往往會面臨一些問題,例如同伴之間發(fā)生爭吵,或進行的游戲遭到破壞等情況。通過處理解決游戲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聾啞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也豐富了處事經(jīng)驗。
(三)有利于調(diào)整情緒。一個人的情緒直接影響著他的行為表現(xiàn)。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控制好自身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情感十分重要。對聾啞學生來說,游戲可以調(diào)節(jié)他們的情緒,滿足他們的愿望,并提供學習如何安全、妥當?shù)乇憩F(xiàn)自己感情的途徑,從而控制不友好的、攻擊性的行為,有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三、游戲活動在聾啞學生交往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策略
一個好的游戲活動,既能讓學生身心愉快,又能幫助學生獲取經(jīng)驗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顫姾脛邮乔嗄耆说奶煨裕@啞學生雖身有缺陷,但他們內(nèi)心同樣向往參與活動,向往與他人、社會融合。對此,為保證游戲活動有效運用于聾啞學生交往心理輔導中,筆者在游戲活動設計與操作上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設計內(nèi)容形式適宜的游戲活動。中職聾啞學生雖已進入高中段學習,但他們中大部分人的學習基礎及能力較同齡健全人低,加之信息傳遞不暢,他們對一些事物的理解甚至會產(chǎn)生歧義。圍繞“認識自我、開放自我、展示自我”三個層次,筆者精心設計內(nèi)容形式適宜的游戲活動。
1.趣味引導。內(nèi)容上,既考慮趣味性,又注重教育目的性;既符合聾啞學生的心理特征,又滿足其生理、心理成長的需要。形式上,從個人游戲到團體游戲,從簡單游戲到復雜游戲,從個人挑戰(zhàn)到團隊對抗,引導學生在寓教于樂中逐漸地走出封閉,開放自我。如游戲“坐地起立”,通過邀請組員先背靠背、手臂扣著手臂地坐在地上,然后依靠背與背的支撐點一起起來。游戲成功后,還從兩人增加到三人,乃至四、五、六人,直到無法一起站起來為止。這一游戲達到了增加殘疾學生接觸及加強合作的目的。
2.循序漸進。在最初的游戲活動中,筆者在設計時采取以鼓勵學生敢于參與為目的。通過組織開展 2~3 次輕松、簡單的游戲活動,如“猜一猜”“捉蟲蟲”,使聾啞學生嘗試參與,在學生形成興趣后,筆者才逐步設計小團體游戲活動,進而設計分組對抗、競賽型的游戲。通過游戲中團體成員間的相互影響、人際互動來解決淺層共性的心理問題,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3.化被動為主動。針對聾啞學生缺乏聽覺刺激、言語交流障礙、生活范圍狹窄、溝通和交流困難等情況,筆者在設計游戲時以體驗式游戲為主,如“眉目傳情”“走進繩圈”等游戲,運用個人達標與團體競賽的形式,促使聾啞學生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
(二)設計步驟簡明的游戲活動。筆者所面對的聾啞學生,大多數(shù)溝通主要依靠手語。少數(shù)個別借助助聽器或通過觀察、辨析說話者口型、手勢、面部表情等進行交流。他們長期失聰,語言表達能力下降,發(fā)音困難,且手語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其內(nèi)心所想所感,導致聾啞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常常容易誘發(fā)急躁情緒。對此,筆者在設計游戲時,充分考慮學生言語交流方面的實際,采用簡單文字交流的溝通方式,盡量簡化游戲步驟,用最簡潔的文字明晰步驟,并在游戲活動前悉心指導聾啞學生逐字逐句理解,幫助聾啞學生通過閱讀游戲活動步驟,了解任務、明白活動要領。
(三)設計規(guī)則清晰的游戲活動。好的規(guī)則既能保證游戲活動的有序開展,又能培養(yǎng)人的規(guī)則意識?,F(xiàn)有的游戲活動大多只適宜健全人,針對聾啞學生的較少。游戲活動一旦開始,為保證思維的連貫性,讓游戲順利完成,一般中途不予叫停。因此,筆者在設計規(guī)則時,力求讓每個游戲活動的規(guī)則清晰、簡單、明了,并設計獎勵及處罰規(guī)則,將得分規(guī)則及獎品對照表告知學生。聾啞學生通過參與游戲,明白要想按要求完成游戲,就要遵循規(guī)則,否則“欲速不達”。有的還會因違規(guī)被取消參與游戲的資格,或取消成績,導致團隊成績受影響。通過參與游戲體驗活動,聾啞學生的規(guī)則和團隊意識得到不斷強化。
(四)將豐富道具運用于游戲活動。游戲道具既有輔助游戲開展的作用,又有豐富游戲活動情趣的功能。“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又開啟了一扇窗”。聾啞學生聽覺受限,但視覺上的敏感度卻優(yōu)于其他人。所以在設計游戲時,筆者用心準備道具,通過色彩、形狀等沖擊聾啞學生的視覺,引發(fā)聾啞學生的興趣及關注,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及創(chuàng)造性。游戲活動結(jié)束后,常常有聾啞學生拿著道具愛不釋手地把玩。
(五)組織示范游戲活動。聾啞學生雖然語言交流受限,但觀察能力往往較強。因此,每次游戲活動前,筆者在幫助聾啞學生理解游戲規(guī)則及步驟的基礎上,采取組織示范的方式,幫助聾啞學生進一步掌握游戲的規(guī)則要領、實施環(huán)節(jié)及要求。通過示范,消減語言交流的限制,有效幫助聾啞學生通過觀察示范,知道游戲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示范后,筆者會留出時間讓學生以團隊形式進行討論交流,并在正式開展游戲活動時,嘗試做 1~2 次,以確保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六)及時反饋游戲活動。游戲活動具有娛樂性,使人在活動中放松情緒。游戲活動結(jié)束后的總結(jié)反饋,往往更能引導學生在愉悅參與后進行歸納、升華、內(nèi)化。因此,筆者在游戲后采取學生個人寫(談)體會,小組互評、推選表現(xiàn)最佳隊友的形式,進行學習內(nèi)容的歸納、提升。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總結(jié)和反饋,既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參與游戲的目的,又及時了解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糾正錯誤。同時適時的表揚及鼓勵,更能激發(fā)聾啞學生自信心。在月小結(jié)、學期全面總結(jié)中,筆者還根據(jù)學生得分情況準備一些小獎品,讓學生有所期待及向往,激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設計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運用于聾啞學生交往心理輔導中,不僅有助于聾啞學生自信心的建立,而且還能有效地促進聾啞學生提高交往能力。很多聾啞學生,從初次參與游戲時相互間的不敢牽手,到每次活動都為小組而盡力地拼搏,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得到了成長。實踐證明,將游戲活動有效地運用到中職聾啞學生交往心理輔導中,不僅能幫助他們打開心靈枷鎖,放下包袱,主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還能幫助中職聾啞學生提升自助、他助、互助意識,優(yōu)化心理環(huán)境,強化交往愿望,甚至為中職聾啞學生在未來的歲月中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少毅.從聾到龍——聾人生活必讀[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2]崔麗萍,伊黎艷.關于聾啞學生心理輔導的研究[C]//來自教育一線的報告——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一五”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2011.
[3]王登紅.淺談聾啞學生的教育[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1).
[4]蔣 英.論游戲?qū)和穗H交往能力的影響及運用策略[J].現(xiàn)代教育教學·普教研究,2011(6).
【作者簡介】王佩娟(1970— ),籍貫廣東普寧,正高級講師,現(xiàn)就職于柳州市第一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研究方向為中職德育管理、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孫婷慧,女,侗族,籍貫廣西三江,學士,助理講師,現(xiàn)就職于柳州市第一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責編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