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紀梅
【摘要】為全面了解蒙陰縣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分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突出問題,探索加快項目建設的有效路子,近期,深入部分鄉(xiāng)鎮(zhèn)、有關部門,對今年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重點項目;建設;調研與思考
一、基本情況
今年蒙陰縣共安排縣級重點項目132個,總投資131.7億元;其中農業(yè)農村項目44個,總投資35.99億元;工業(yè)及基礎設施項目33個,總投資37.59億元;城建項目15個,總投資15.57億元;社會服務業(yè)項目40個,總投資42.58億元。截至6月末,全縣重點項目開工108個,開工率82%,完成投資17.6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投資過5000萬元項目68個,完成投資12.4億元,增長34%;過億元項目35個,完成投資10.9億元,增長29%。
——項目推進力度加大。今年,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明確項目建設的主導思想,把“抓項目”擺在縣域經濟發(fā)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zhàn)略,激活了各級各部門抓項目、上項目的積極性。強化重點項目包扶責任制,縣領導帶領縣直單位,靠上協(xié)調、指導、幫扶;前段又從縣直部門抽調100名機關干部,分50個組包扶重點項目。
——多元化投資趨向明顯。項目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有:一是引進項目帶來的投資。上半年,全縣新引進縣外投資項目102個,實際利用資金10.4億元。二是民間投資。上半年民間投資12.7億元,占全縣全部投資的70%,成為項目投資的主體力量。三是從上面爭取的項目投資。截至6月末,蒙陰縣有32個項目列入中央新增投資計劃,擬爭取資金2.2億元,已到位5394萬元。四是銀行貸款。前6個月全縣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余額4.3億元,其中80%以上支持了重點項目建設。
——招大引強實現(xiàn)重大突破。成功引進了總投資34億元的廣匯水泥項目,一期工程已通過立項審批,并迅速啟動實施,建成后將對縣域經濟產生不可估量的拉動作用??h經濟開發(fā)區(qū)有5個投資過億元項目新簽約落地,既有工業(yè)項目,還有物流、房地產開發(fā)項目,進一步優(yōu)化了園區(qū)投資結構。孟良崮工業(yè)園一批大個頭項目成功簽約落地,其中日輝漿紙項目投資2.3億元,萬星能源項目投資2.4億美元,羊絨毛毯項目投資4.5億元。
——項目建設環(huán)境明顯優(yōu)化。各鄉(xiāng)鎮(zhèn)、縣直部門服務項目建設的意識普遍增強,在環(huán)評、立項、用地等手續(xù)辦理方面積極主動,為項目順利落地提供了較好保障。對重點項目實行掛牌管理、重點保護,部門“三亂”行為得到有效整治,收費管理行為逐步規(guī)范,“敲竹杠”、“把門框”、強攬工程等霸痞行為明顯減少。
二、困難與問題
(一)部分領導干部抓項目建設的熱情和干勁仍不夠足
談起項目引進和建設,各級都非常重視,但有的鄉(xiāng)鎮(zhèn)和縣直單位投入的領導精力和工作力量還是不夠,領導班子被常規(guī)性、事務性工作牽扯了過多精力,在抓項目建設上時松時緊、用力不夠。在招商引資工作上,走不出去,信息匱乏,項目線索少,在談項目少。面對缺少項目的窘境,有的過分強調客觀理由,畏難發(fā)愁,辦法不多。
(二)重大支撐性項目和高技術項目偏少
今年蒙陰縣列入市里重點調度的項目只有4個,而且投資額度都不大,在全市的分量相對較輕。個別鄉(xiāng)鎮(zhèn)項目不少,既有工業(yè)、農業(yè)、服務業(yè)項目,也有基礎設施、社會事業(yè)項目,但大都投資少,規(guī)模小,沒有真正能夠大幅度增加稅收、產業(yè)關聯(lián)度強的支撐性、戰(zhàn)略性項目。有的項目實際投入與立項規(guī)模、投資強度等指標相差甚遠,廠房簡陋,設備陳舊,名不副實。
(三)要素瓶頸制約依然突出
一是資金仍然短缺。主要是項目單位實力不足,自有資金少,在資金籌措上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而又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二是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市里每年分配給蒙陰縣的用地指標很有限,今年只有370畝。三是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安全生產的壓力大。各級對建設項目環(huán)境監(jiān)管越來越嚴格,絕不允許“先上車后買票”,以后再有未批先建項目,就要實行區(qū)域限批。
(四)建設進度很不平衡
有的鄉(xiāng)鎮(zhèn)、個別縣直單位把項目意向一簽,數(shù)字一報,便沒了下文。不少項目甚至是搞過開工儀式的重點項目,在土地報批、環(huán)評等方面前期準備不充分,開工條件不完善,導致項目遲遲不能實際動工。有的已開工項目“久開不建,久建不成”,離預期形象進度有較大差距。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認識,完善項目推進機制
建議縣里進一步加大教育引導力度,切實做到思想高度統(tǒng)一,步調高度一致,工作形成合力。同時,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機制,用機制統(tǒng)一思想、推進工作。一是領導機制。各級各部門的主要領導應盯緊項目建設不放松,有什么問題抓緊靠上、第一時間解決;班子成員分兵把口,時刻不忘抓項目。二是包扶責任制。進一步明確重點項目的建設標準、投資數(shù)額、開工日期、形象進度和竣工時間,細化包扶領導和單位的責任,加大指導、幫扶、考核力度,完不成任務不收兵、不換將。三是項目決策制度。建議建立重點項目聽證制度,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提高項目建設可行性、科學性。
(二)千方百計新上項目,擴大項目總量
一是傾力招引外地項目。充分挖掘當?shù)乇容^優(yōu)勢,加強項目論證、包裝、推介,特別是在礦產、旅游、農副產品類項目的篩選、策劃、儲備上多下功夫。二是多方啟動縣內項目。引導支持現(xiàn)有骨干企業(yè)抓住機遇,增加投資,實施擴產工程,建設配套項目,走大型化、集團化、產業(yè)化經營之路。三是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潛心研究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條措施”和十大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省里擴大投資、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二十一”條政策措施和九大產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準確把握上級投資的方向和重點,積極篩選提報項目,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市投資的大盤子。
(三)全力以赴落實項目,加快項目建設速度
一是破解瓶頸制約。除招商引資、政府投資、向上爭取外,應全力爭取信貸支持,充分激活民間投資。加強縣內信用體系和擔保體系建設,多組織項目推介會、銀企洽談會,為項目融資提供更多機會。用地方面,著力抓好土地增減掛鉤,最大限度地盤活閑置土地,盡可能擴大土地儲備,加大向上爭取力度,優(yōu)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二是狠抓服務到位。嚴格公開承諾制度,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對只承諾不服務、說到做不到、貽誤重點項目落地建設的,嚴抓嚴管,切實解決不作為、慢作為問題。
三是強化項目監(jiān)管。對尚未開工和停建的重點項目,逐個排查原因,落實推進措施,爭取盡早開工、盡早復建。對建設速度慢、效益差、圈而不建的項目,退出重點調度范圍,并視情況收回土地,取消有關優(yōu)惠政策和待遇。高度重視中央投資項目、省調控資金項目管理,加強對項目建設標準、資金使用等情況的督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