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輝
摘要:在“互聯網+教育”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人們提出網絡教學的思想。該文以《數據庫原理》雙語課程為例,通過針對課程特點,分析其網絡教學的優(yōu)劣勢;并闡述如何基于一個網絡教學平臺——泛雅來構建本課程的過程,從而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MOOC;泛雅平臺;翻轉課堂;雙語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03-0154-03
1 概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SC網絡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受到了挑戰(zhàn)。人們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高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改善教學質量和效果,其中MOOC教學法和翻轉課堂是近幾年在國內外逐漸興起并發(fā)展起來的教學模式。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直譯為慕課,是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教學,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各大高校通過開發(fā)、購買、租借等方式設立網絡教學平臺,并在平臺上提供各種課程資源供學生學習,包括課程視頻、課件、課本、參考書、作業(yè)、答疑等等,這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這種方式中,受眾學生的數量可以非常龐大,并且不需要在指定時間和指定地點上課,而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地選擇時間、地點學習,只要有一臺可上網的電腦或智能手機即可。
翻轉課堂(譯自英文“Flipped Classroom”,也可直譯為“顛倒課堂”),是指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內外時間進行重新調整和顛倒,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而是探討重點和難點,以及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這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上提供的教學視頻、課件、電子書等資料進行。這種方式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
基于高等教育中這種新的理念和模式的提出、興起和發(fā)展,為迎接教學改革發(fā)展中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f教高[2015]3號)[1],為了響應此文件要求,我校鼓勵推進實施校級優(yōu)質在線課程建設工作,特別是基礎課和專業(yè)核心課f含雙語課程1。
作者多年從事《數據庫原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利用學校提供的泛雅網絡教學平臺,構建了《數據庫原理》網上教學內容,這是MOOC教學和翻轉課堂的一個有效嘗試,也是促進課程改革與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一次全新踐行。
2《數據庫原理》雙語課程網絡教學的優(yōu)劣勢分析
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領域中發(fā)展最快、應用范圍最廣的技術之一,是計算機科學的重要分支。而《數據庫原理》為計算機專業(yè)、信息管理專業(yè)等多學科提供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是計算機專業(yè)、信息管理專業(yè)等學科的專業(yè)必修課。
2.1《數據庫原理》的課程特點
《數據庫原理》作為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yè)必修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2-5]。
(1)知識范圍廣
這門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豐富,涵蓋了數據庫領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術、理論證明、語言編程、工具使用、實際操作等方方面面,要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所有內容的教學是很困難的,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在課堂內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課堂外也要花時間學習。
(2)理論性和邏輯性都很強
這門課程闡述了數據庫的概念模型和邏輯模型,邏輯模型以關系型為主,而關系模型又以關系代數和關系演算這樣的數學知識為基礎,既有公式推導,又有定理證明,還涉及計算機語言的編程,因而既有理論性又有邏輯性。
(3)編程靈活多變
這門課程主要講述關系型數據庫,而對關系型數據庫操作的語言是SQL語言,此語言是高度非過程化的,并且有多種使用方式,既可以作為命令交互使用,又可以將其擴展或嵌入到宿主語言中而具有過程化特點,從而編程靈活多變。
2.2 中英雙語教學的特點
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中英文雙語教學課程,特別是針對一些理工科課程,這也有其特點[6]:
(1)課程中引入英語原版教材,使學生們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語,以及對專業(yè)術語的地道英語表達。
(2)避免了專業(yè)英語課程中對各個專業(yè)知識蜻蜓點水式的講解,克服了這種“吃夾生飯”感覺的缺陷和不足。
(31采用雙語教學,還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盡快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和自學的能力。
2.3 本課程網絡教學的優(yōu)劣勢分析
基于《數據庫原理》雙語課程教學的特點,構建本課程網絡教學的有諸多優(yōu)點:
(1)豐富的教學資源
本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而網絡平臺正好可以提供豐富的課程內容和資源,可以包括中英文課本、參考資料、教學課件、課堂視頻、程序演示視頻、工具使用手冊、專業(yè)術語的中英文解釋等等,另外還有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等教學指導性文檔,而形式可以是風格多樣的多媒體,有文字、圖形、圖像、語音、視頻、動畫等,促進學生對課程中枯燥的概念、原理產生興趣。
另外對于一些煩瑣的定理證明(比如本課程中的關系代數、關系范式的公式推導等)、編程案例都可以放在網絡平臺上,供學生課外反復學習,而不必占用課堂上大量時間。
(2)推動“學生為主體”落到實處
多年來人們一直嘗試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提出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而網絡教學正可以使它成為現實。網絡教學中,學生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進度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把握,還可以針對一些難點內容反復地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師生平臺上多形式隨時交流
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師生可以隨時交流,雖然有時反饋不一定是實時的,但是交流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文字、語音、視頻、圖形圖像進行,學生可以提問或討論,并得到老師回答或指導。教師還可以在平臺上布置作業(yè),進行單元測試和考試,并實現平臺系統(tǒng)自動批改和人工批改。
(4)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分析評價
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統(tǒng)計功能,比如有多少學生觀看了視頻,有多少學生觀看了課件,有多少學生閱讀了參考書,有多少學生做了作業(yè),正確率如何等等,教師通過這些統(tǒng)計數據及折線圖、柱狀圖、餅圖等各種統(tǒng)計圖形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分析評價,并相應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這對于受眾面廣的網絡MOOC教學尤為重要。
(5)受眾面廣,學生學習自由靈活
網絡MOOC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受眾面廣,不像傳統(tǒng)的課堂里教學學生數量有限。短小、精辟的教學視頻、課件等可以讓學生們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既可以在電腦上學,也可以在手機上學;既可以在家里、宿舍里學,也可以在旅行中學;既可以觀看,也可以發(fā)帖和老師同學互動,非常自由靈活[7,8]。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面,網絡教學作為新生事物,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也有其劣勢:
(1)學生、老師不熟悉網絡教學的功能和方法,有些內容摸不著頭腦,還需要有一個培訓和熟悉的過程。
(2)網絡教學需要一個集MOOC建設、教學互動、資源管理、教學成果展示、教學管理評估于一體的全方位教學平臺,無論是自主研發(fā)或合作開發(fā)或購買、租用,前期的資金、人員投入都很大。況且對于每一門課程的建設,都需要教師、錄制團隊、后期制作團隊的通力合作,制作出短小精煉、質量優(yōu)異的課程視頻,還有電子版的課件、大綱計劃、作業(yè)測驗、參考材料等等,都需要教師的精心準備,前期的工作很多,投入很大。
(3)網絡教學給予學生自由靈活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學習主動性,否則容易造成學生散漫,達不到學習效果。
(4)網絡教學的視頻是事先錄制的,有時錄制過程并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辦公室或錄影棚里,缺乏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互動,因而有時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授課風格展現不足。
(5)網絡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是通過其平臺進行的,大部分是使用文字,并且不是即時的,如果文字表達不清,便會出現反饋不及時、交流不暢的情況。
通過對網絡教學的優(yōu)劣勢分析,我們在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和內容時,要盡可能避免和克服其劣勢,充分有效地發(fā)揮其優(yōu)勢。
3 基于泛雅平臺的本課程建設
為探索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我校與北京世紀超星公司合作,為教師提供了泛雅網絡教學平臺,這是一種相對投入少、效果好、構建快的方式。
3.1 泛雅教學平臺
該平臺以豐富的資源作為基礎,以設置課程為中心的服務于教學的數字系統(tǒng),主要包括以下模塊[9-12]:
(1)課程門戶模塊一包括課程封面、章節(jié)、大綱、教材、教師團隊等信息的設置和介紹。
(2)課程內容模塊一這是課程建設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章節(jié)的課件、文檔、視頻、圖片、作業(yè)等等,提供給學生學習。
(3)教學互動模塊一包括簽到、問卷、搶答、通知、答疑討論、測驗、考試等,提供給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
(4)資源共享模塊一包括課程資料、題庫、作業(yè)庫、試卷庫、同步云盤、公告欄等等。
(5)教學管理模塊一用于教師團隊、選課班級、課程設置的管理以及學生成績分析統(tǒng)計等。
以上模塊之間實行無縫銜接,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為網絡教學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3.2 課程建設
(1)前期準備一在課程建設初期需進行教師團隊組建,由若干長期教授《數據庫原理》相關課程的教師組成,并進行適當任務分工。另外還要進行課程資料電子版的準備,包括介紹、大綱、課件、作業(yè)等,特別是上課完整視頻的錄制,這是在我校錄播教室里的真實上課情景下完成的。
(2)課程門戶建設一登錄泛雅平臺后,進入“教師空間”,點擊“創(chuàng)建課程”,可以開始課程的建設。首先創(chuàng)建課程門戶,包括門戶風格、封面、簡介、教師團隊、各種大綱、章節(jié)目錄等,考慮到這是雙語課程,大部分目錄內容為英語,如圖2所示。
(3)課程內容編輯一課程建設中最主要和最關鍵的部分就是課程內容的上傳和編輯。在這里存放《數據庫原理》課程的所有目錄、章節(jié)、內容,包括視頻、音頻、圖片、文檔、閱讀、作業(yè)、資源庫等等,泛雅平臺在這里還提供了大量類似MSWord的編輯功能按鈕,使用這些按鈕上傳并有效編輯前期準備的內容。同樣,課件內容為英文版,如圖3所示。
(4)課程運行——這是網絡課程最終的目標,課程編輯完后要讓學生學習課程。包括導入學生、課程發(fā)放、學習數據追蹤、考試發(fā)布等一些課程運行設置,如圖4所示。
實際上,本課程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不斷反復修改的過程。例如通過課程中的十幾種統(tǒng)計(任務點、訪問量、討論、作業(yè)、測驗等等),教師可以對課程中的難點以及一些知識點的時間分配、內容等進行調整,另外在課堂上也可以調整重點強調、講解的內容。
4 結束語
《數據庫原理》雙語課程在泛雅平臺上的應用,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吸收了MOOC開放、共享的優(yōu)勢,利用翻轉課堂的理念解決課時有限、授課內容無差異化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的變革是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好地提升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EB/OL]. http://www.moe. gov. cn/srcsite/A08/s7056/201504/t20150416_189454.html 2015-4
[2]張俊.MOOC環(huán)境下數據庫原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7(11):14-18.
[3]孫潔,黃承寧.基于MOOC的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微課程開發(fā)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2):130-131,134.
[4]竇亞玲.基于MOOC的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多元化教學設計[J]教育現代化,2018,5(45):220-221.
[5]章逸.慕課背景下“數據庫原理”課程教學模式初探[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8,39(6):29-31。
[6]余磊,周瑜晗,汪弋鳶.基于雙語教學的《通信系統(tǒng)原理》課程研究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14):75-77.
[7]云紅艷,李琳,趙志剛,等.MOOC理念下“計算機網絡原理”精品課程的立體化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6(9):18-22.
[8]吳荻,周海芳,周麗濤,等,基于MOOC平臺打造大學計算機基礎國家在線精品課程[J].計算機教育,2019(4):53-55,60.
[9]普星,基于超星泛雅教學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以“網絡攻防與實踐”課程為例[J].現代信息科技,2019(4):108-109.
[10]張楊.《Java程序設計》課程在泛雅平臺的應用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36):116-118.
[11]柳靜.基于泛雅平臺的Android移動開發(fā)課堂教學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4):98-100.
[12]段宏偉,劉燕,張巍娜.MOOC與“泛雅”教學平臺相結合背景下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4):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