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懶洋洋的身體蟄伏了大半個冬季,也應該好好活動一下了。但早春時節(jié),天氣乍暖還寒,如果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很容易引起身體的運動性損傷。開春運動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又如何做到運動養(yǎng)生呢?
《黃帝內經》強調,春天萬物生發(fā),正是陽氣不斷生發(fā),陰氣漸弱而未衰之時。從養(yǎng)生角度來說,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體肌表順應氣候條件,轉暖疏松,抗寒能力相對較弱。這個季節(jié),我們應該為防春寒、氣候驟變做一些準備。老百姓經常說的“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整個春天圍繞的是一個“生”字,著重以陽氣生發(fā)為主。而在這個時節(jié)運動,更有助于對身體健康的維護。
春季尤其對人體五臟中的“肝”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肝臟是一個系統,“在體為筋,在竅為目”。所謂“在體為筋”,是說筋的營養(yǎng)來源于肝臟,筋附于骨節(jié),由于筋的收縮舒張,使全身肌肉關節(jié)活動自如,只有肝血充足,周身筋膜得以充分營養(yǎng),關節(jié)才能夠屈伸自如,周身強勁有力?!霸诟[為目”說的是肝血充足,肝氣調和,眼睛才能正常發(fā)揮視物辨色的功能,肝血不足則會導致眼睛干澀、目眩疼痛。所以說,通過在春天加強肝的活動,不僅可以疏通筋骨,還能開竅醒神,好處多多。同時,春季多運動多鍛煉,也會促進整個身體系統的健康發(fā)展。
有人可能會說:“我一個冬天都沒有運動了,怕突然一動起來身體受不了?!边@話不假,運動也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為大家推薦幾種簡單易行的養(yǎng)生運動方式,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進行練習。一是踮腳尖,手扶著椅背或墻壁,慢慢地踮起腳尖。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收腹、提臀,還要注意意念中陽氣的生發(fā)。所謂“意念中的陽氣”,是一項氣功的導引之法,即精神集中,讓身體的陽氣在想象中隨著外界的陽氣而向外生發(fā)、布散。持續(xù)踮腳尖15至20次左右,稍作休息,再重復上述動作10余次。這個運動主要會促進腎中陽氣的生發(fā),中醫(yī)認為,陽氣的根本在腎。通過腎陽的激發(fā),由下而上貫穿全身,可使全身的氣機得以舒展、通暢。二是晃肩,身體自然放松,兩腳微微分開站立,用左手掌心向上扶于耳廓位置,前后晃動左肩?;蝿舆^程中會感覺到左側脅肋部陽氣的生發(fā),甚至感覺身體會有發(fā)熱的現象。反復晃動20次左右,稍作休息換成右肩,這樣反復3至5輪,有疏肝、健脾的功效。這是基礎的熱身運動,老年人注意節(jié)奏要慢,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梢悦刻煸缤韮纱位蛟缰型砣危瑘猿謳状我院?,肝經的陽氣就會布散出來。三是梳頭,頭是人身體陽氣最匯聚的地方,中醫(yī)上講的百會穴就在頭部,意思是陽氣都匯聚在這里,而梳頭會讓陽氣更加舒暢。每天拿一個梳子在頭上梳一二百下,能夠改善頭部氣血循環(huán),陽氣生發(fā)。如果經常選用有清熱涼血功效材質的牛角梳梳頭,還可以改善由血熱引起的少白頭和掉頭發(fā)。
您可能會質疑,這么簡單的運動方法管用嗎?其實這些動作,都是在內養(yǎng)?;渭纭Ⅴ谀_尖、梳頭這些簡單安全、方便可行的小運動適合所有人,只需持之以恒的鍛煉。堅持半月以上,會慢慢看見效果。如擔心自己無法堅持,可每天在日歷上做標記,完成運動任務適當獎勵自己。
春天運動,重在一個“緩”字。因為春天還不是劇烈運動的時候,以柔緩為主。每次運動前先熱身,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yǎng)功之快樂拍打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春天運動也要注意“度”。中醫(yī)養(yǎng)生強調人體氣機的中和,出了大汗,反而會傷身體。人體養(yǎng)生要符合人體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律。如果踢球、跑步出了大汗,一定要做一些防護措施,比如及時用干毛巾擦干汗水,換上新衣服,防止外邪侵襲。
總之,春天運動養(yǎng)生的原則都在于提升人體陽氣,關鍵是“緩”,宗旨是“護”。春養(yǎng)陽氣足,身體才能不斷健康向上,從而更有利于夏天陽氣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