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冬梅
摘 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承擔傳授知識的重任,還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對學生而言,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入日常教學活動中,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為載體開展立德樹人教育。本文將針對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利用課本知識開展德育教育進行研究探討。
關(guān)鍵詞:德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1-059-1
初中是人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關(guān)鍵時期,在初中學科教學中,道德與法治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具有獨特優(yōu)勢。初中生已經(jīng)基本具備為人處世的能力,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在這一階段對學生德育教育,無論是對學生的待人處事,還是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均具有重要意義。將德育教育融入課本知識講授中,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實現(xiàn)學習與德育的共同發(fā)展。
一、結(jié)合課本知識,展開德育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前,首先要充分研讀教材,找出其中的德育節(jié)點,并將其與課本知識結(jié)合起來。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知識點講起,并以知識點為中心展開延伸學習,引導學生品味課本內(nèi)容中隱含的德育內(nèi)容。此外,在教學活動中引用豐富的案例,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擴大德育的育人效應。
例如,在講述《少年有夢》這一課時,教師要將夢想與奮斗、國家復興聯(lián)系起來。少年時期,每個人都有夢想,都對未來充滿期待,這是少年獨有的特征,是成年人所不具備的。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時,首先需要肯定學生的夢想,并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要嘗試將學生夢想與國家建設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愛國情懷。在講解課文時,要結(jié)合豐富的案例,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詳實,可以將袁隆平的兩個夢想(禾下乘涼、覆蓋全球夢)作為教學案例,鼓勵學生向袁隆平學習,努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引導學生發(fā)展德育思維
在教導初中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思維。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思維才能主動學習德育知識,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同時,在德育思維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把握道德與法治課文中蘊含的德育節(jié)點,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家的意味》這一課時,教師要立足課本內(nèi)容,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發(fā)展自身的德育思維。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家庭對人的意義,思考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并鼓勵學生主動分享自己對于家庭的理解。在探討家庭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由淺入深,展開國家層面的德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對小家思考的基礎上,對國家這個大家進行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與家國情懷。
三、通過典型案例滲透德育教育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與生活,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要引入更多生活化的德育內(nèi)容,使德育教育更加貼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梢岳没ヂ?lián)網(wǎng)向?qū)W生展示生活中有關(guān)德育的實事或德育短片,讓學生自行觀察、思考、探究,實現(xiàn)自身道德品質(zhì)的提高。
例如,在講授《服務社會》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先進人物事跡,學習帶領(lǐng)村民致富的黃文秀,學習熱衷慈善的朱麗華等等。通過這些感人事跡,讓學生意識到奉獻社會、服務社會是人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重要途徑,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此外,還要積極號召學生積極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樹立道德榜樣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書育人”,教書即理論知識的傳授,育人即立德樹人的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僅僅依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展開德育滲透教育。德育資源包括許多內(nèi)容,如教師在課堂上對教學、對集體、對學生的態(tài)度均對學生有著言傳身教的影響。鑒于初中生會不自覺的去模仿身邊的大人,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或非語言的表現(xiàn)去影響學生。如在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講述了“誠實守信”的內(nèi)容,教師在課后就需要將其付諸實踐;在講到“學無止境”時,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積極學習先進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產(chǎn)生這些影響的前提是良好師生關(guān)系,因此,教師需要增強師生互動,維護良好師生關(guān)系。
五、開設第二課堂
道德與法治的德育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讓學生深入到實踐活動中,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加強學生的德育認知,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開展第二課堂是十分重要的。第二課堂的活動需要教師提前進行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素養(yǎng),并且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的作業(yè)。活動的選擇應該與現(xiàn)代生活相符合,并且能夠深刻反映在道德與法治課本上。
例如,在學習改革開放時,可以讓學生去生活中尋找改革開放以來國人衣食住行的變化情況,通過詢問老人、參觀博物館、觀看紀錄片等方式,感受課本上文字背后的深刻意義,學習中華民族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在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應引起教師重視。在注重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變枯燥的教學為生動的互動。此外,還要結(jié)合班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牡掠凉B透方式,真正做到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德育教育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明慧.基于立德樹人的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gòu)建[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8).
[2]段琛.淺談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讀與寫,2020,17(18).
[3]覃生謀.初中道德與法治德育教育的滲透[J].神州,2020(15).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大年陳鎮(zhèn)中學,山東 濱州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