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丹
課堂合作探究作為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在近年來受到了國內廣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線教師的關注與研究,并且在多地的各類學校被當作了一種主要的關于課改的新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來推廣。但是在實際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不少教師只是理念上的認知,對實際應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只有其形而無其一,學生們討論的很起勁,課堂上看似很熱鬧,但幾乎所有學生都在自說自話,沒有傾聽和關注其他人的看法,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也就失去了應用的功能,因此,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要高效順利的開展小組合作,教師不光要在理論上提高認識,還要更好地指導實踐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進而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筆者通過這幾年的自己的實踐以及調查研究,對課堂的合作探究有了一點膚淺的認識,覺得應該通過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分清課堂的類型和難易程度
并不是每一堂課都適合學生的合作探究,老師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生的情況以及課程的難易程度進行選擇,如果內容相對學生太難,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無疑是浪費時間;還有就是有些課程邏輯性太強,知識的推理推導適合教師講授,這樣的課程也不適合學生自主探究。
二、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高中數(shù)學新課標提倡多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加強師生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而合作學習最常見,最基本形式就是小組活動開展合作學習的首要一步就是科學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組建學習小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讓學生自由的組合,既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愛好,彼此的關系等自由組合,這種學習小組的組內成員關系比較密切,且志趣相投互動和交流更加流暢,有助于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二是根據(jù)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劃分學習小組及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性別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來劃分學習小組,這種學習小組中雖然成員之間有差異性,但他們在各方面是互補的,體現(xiàn)了互幫互助的特點,而且也保證了小組之間競爭的公平性;
三是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隨機對學生進行分組,這種分組方式比較靈活,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與其他同學交流合作的機會,能夠加深學生之間的認知和了解,
總而言之,高中數(shù)學課堂劃分合作學習小組要始終把握合理科學原則,不管哪種劃分方式,都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都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與學習過程中,且各個小組的成員能夠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在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使個體的發(fā)展和團體的成功相融合。
三、引導、點撥學生學習
將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數(shù)學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在高中數(shù)學學習中,學生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需要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中等生和學困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優(yōu)等生多帶動一下課堂氣氛,使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互相幫助、互相追趕的學習氛圍。有時學生解決一道數(shù)學難題只需要一句點撥和提醒,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指點迷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樣會增強學生的自信,鼓勵學生前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就是靈活,教師要教給學生靈活的討論、互幫互助,老師也要做到靈活地給予學生幫助,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總結、概括。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教師做好引導,使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自主學習和合作的氛圍中高效地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優(yōu)等生的工作,讓他們成為帶動全班提高成績的關鍵,教師發(fā)揮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在必要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一些鼓勵和支持,讓學生高效學習。
總之,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意識,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但是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鮮事物,我們只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歸納,不斷的總結,我們一定可以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