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康
摘 ?要:在小學階段開展籃球教學工作,充分體現(xiàn)出我國加快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速度和重視程度,讓學生通過籃球運動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能得到鍛煉的機會。為提升小學籃球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將趣味性教學應用在課堂中,既能豐富籃球教學內容,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作為動力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并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本文圍繞小學籃球趣味化課堂教學展開討論,為小學籃球課堂教學應用趣味化教學方法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趣味 ?充溢 ?籃球 ?課堂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98-02
籃球運動可有效鍛煉人體的協(xié)調能力,同時通過籃球運動可以提升人體的運動能力。在小學籃球運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運動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任務,并在教學中融入有趣味性的內容,使學生產生出對籃球運動學習的興趣,進而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籃球運動的技巧。在籃球運動中有效融合趣味性內容,使籃球運動教學不再枯燥,學生也會極大程度地熱愛上籃球運動。
1 ?趣味化籃球教學的概念
在小學籃球體育課堂教學中,以趣味性的方式開展籃球運動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觀看高水平的籃球比賽,讓學生對籃球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運動能力,設置一些趣味性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籃球運動的快樂,在游戲中讓更多的學生對籃球學習產生興趣。在小學階段開展籃球教學工作,其本質是希望學生通過籃球運動,既能鍛煉自己的身體素養(yǎng),還能在籃球運動中感受到快樂,進而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意志品質,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與原有的籃球教學相比,趣味性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加入類型不同的趣味性內容,以此讓學生擺脫傳統(tǒng)籃球教學的束縛,使學生不會在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中進行籃球運動學習。在趣味性籃球運動教學中,教師應以游戲的方式,向學生講解籃球運動應掌握的技巧,同時借助游戲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游戲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更多的學生在籃球運動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2 ?在籃球教學中引入趣味化模式產生的價值
將趣味化模式引入到籃球運動中,形成的創(chuàng)新型趣味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產生的價值體現(xiàn)在3個方面。第一,以游戲為籃球運動教學基礎,使籃球運動課程賦有趣味性,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時產生興趣,并保持良好的熱情理解和掌握籃球知識。與傳統(tǒng)籃球體育教學模式相比,學生在學習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講解內容,缺少實際指導,會使學生認為籃球運動單一枯燥,進而無法產生學興趣。所以,教師應在籃球教學中引入豐富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游戲,如一人運兩球接力、運傳搶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增強身體素養(yǎng)的同時,還能熱愛上籃球這項運動。第二,籃球運動作為集體體育項目,需要籃球運動員有較好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意識,才能獲得比賽的勝利。在小學籃球運動教學中,應更重視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并借助趣味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形成團結協(xié)作意識的同時,有效的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以此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yǎng)。第三,籃球這項運動,可以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籃球運動意識,可以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進行鍛煉的意識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3 ?完善趣味化模式
3.1 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趣味化模式中開展籃球運動教學,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教學模式。在趣味化教學模式中,教師應以新課程教育改革目標為指導思想,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是運動能力以及認知水平,設置趣味化教學內容。在開始進行籃球運動教學前,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在熱身運動中可將游戲加入其中,如進行跳繩比賽,讓學生通過跳繩比賽既能將狀態(tài)調整到符合學習要求,還能對接下來進行籃球學習產生興趣,以此為課堂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使更多的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在講解籃球運動知識時,教師應以游戲化的方式,講解手指、手腕以及腳步移動等知識點。讓學生通過游戲掌握運控球、傳球、搶斷及投籃等技巧。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展示出的運動能力,為學生制定差別化運動能力鍛煉方案,要求學生按照教學內容進行籃球鍛煉。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上述知識講解時,應充分合理地融入趣味化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到參與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
3.2 強化課內的互動
教師以趣味化模式作為籃球課堂教學方法,應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球是一項需要交流溝通的集體性項目,需要成員在隊內進行積極的交流,才能在彼此間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應與學生積極的互動,并且要求學生在運動中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為增強籃球運動教學時的互動效果,以趣味性游戲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游戲中增強互動,使學生在游戲中與其他學生建立緊密的關系。
3.3 嘗試新穎的方式
籃球運動需要學生參與到其中,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師講解的籃球知識。所以,為使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籃球知識,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需要嘗試新穎的方法,并結合游戲讓學生進行籃球知識學習。在實際教學中運用新穎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進行投籃練習時,采用答題并且正確后才能進行投籃,在答題時包含學生所能接觸到的知識,使學生在籃球學習的同時,還能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其它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領悟投籃有關的知識。
4 ?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制定教學計劃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認知水平以及運動能力,都有較大的差異性特征。教師在以趣味化模式開展籃球運動教學時,應綜合考慮學生上述能力,并同時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的差異性特征,分成不同的小組,讓每個學生在指定的小組內,通過游戲的方式參與到籃球運動學習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圍繞以下2個方面開展教學工作:第一,在對一個班整體學生進行籃球運動教學時,以投籃教學為例,教師可將運動能力高、中、低3個層次的學生劃分到對應的小組內,層次高的學生應以跑跳結合的方式進行投籃練習,層次低的學生,應熟悉投籃的要點,并從基礎開始練習投籃;第二,教師應將男女學生進行分開教學,讓男女學生通過不同方式學習籃球知識,才能保證班級學生整體籃球能力的提升。以女生為例,教師在講解傳球要領時,讓2名女生相對站立進行傳球,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讓女同學體會到學習籃球知識的樂趣,還能對籃球運動產生更深刻的感悟。
5 ?優(yōu)化籃球教學方法,增強學生自信心
小學階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還處在關鍵的發(fā)展時期,在籃球運動中應用趣味化模式,可有助于釋放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而且還能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讓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產生強烈的自信心。所以教師在教學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應大膽的表揚,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應以積極的心態(tài)鼓勵學生,由此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籃球課堂教學中應用趣味化教學模式,既能使學生擺脫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使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釋放出來,還能極大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通過籃球趣味化課堂,讓學生在籃球運動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形成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通過互動增強彼此間的聯(lián)系,還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閆更帥.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128.
[2] 計春華.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學校體育,2015(S1):82.
[3] 陳日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之我見[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7):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