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珍愛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凸顯生命價值。在教育內容上主要指:通過正確的引導與科學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人生價值、生命特性、生命意義,讓學生在比較濃郁的情境感染與思想教育中,增強其人文精神與社會適應,提升其自我意識,促進其更好發(fā)展。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而言,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更加符合其生理特性與心理特征。一方面,由于中職生在思想、心理、意識等方面均存在諸多問題,開展生命教育更具針對性與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中職生在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等方面還不夠完備,很多良好的思想品質與價值傾向急需重新塑造和培育,開展生命教育更具科學性與可行性。基于此,教師應該以中職語文教學為載體,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和生命引導,使學生在深刻理解、積極探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
很多中職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段開啟學習之前,思想、心理、認識等方面都受到了較多不良沖擊與不利影響。一方面,由于學習方面的問題,導致其心理壓力巨大,面對學習方面的諸多挑戰(zhàn),情感比較脆弱,思想不夠穩(wěn)定;另一方面,由于認識方面的問題,使得其行為習慣、思想表現(xiàn)與現(xiàn)階段的教育導向與發(fā)展需求存在很大偏離,自我發(fā)展嚴重受阻。因此,將生命教育融入中職語文教學,有很強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目前,受到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影響,導致很多中職學生在思想、心理、意識上或多或少均存在諸多問題。對于生命的漠視,對于健康的輕視,對于發(fā)展的迷茫,對于成長的恐慌,已成為困擾中職學生身心健康的嚴重羈絆。有些學生公德意識欠缺,有些學生不懂珍惜生命,有些學生不能善待生命。這些問題的頻發(fā),與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密切關聯(lián)。因此,通過生命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感染熏陶中借助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參與,對于語文知識內容的學習,逐步養(yǎng)成健康、積極、良好的生命意識。懂得善待身邊鮮活生命的價值,培養(yǎng)其愛心、善心。進而將對于真善美的深刻體悟融合至對于自身發(fā)展的重視與關注,激活其生命潛能,增強其生命意識。
中職生在生命認知方面的諸多問題,與其思想價值有密切關系。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教育性、感召性功能,為生命教育科學開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證。教師可以借助諸多針對性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思想、情感、心理、認識上得到洗禮與教育,獲得陶冶與滌蕩。隨著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品格修養(yǎng)的提升,生命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也會得到逐步凸顯。
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中職生更需要情感的呵護與生命的關愛。面對中職學生比較脆弱的心理狀態(tài)、比較敏感的情感意識,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以具體知識與內容,讓學生在被尊重、受關愛的影響中認識自身現(xiàn)狀、了解生命價值。一是實現(xiàn)生命教育與日常生活的關聯(lián)。多了解、關注學生的生活,多開展師生交流、互動,并極力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與美好心靈,促使其理解生命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二是實現(xiàn)生命教育與學生發(fā)展的關聯(lián)。結合學生現(xiàn)狀,針對學生特點,本著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原則,讓學生在成長的點滴體味中認識生命的可貴與生活的美好。
中職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案例、實踐活動等,都不同程度上體現(xiàn)著生命教育的要求與思想。教師通過對閱讀文段的解析、欣賞,讓學生在不同閱讀活動的推動、影響下,深刻理解、體悟作者思想情感,明確閱讀材料價值意義。一是通過對藝術性語言的賞析,感知蘊含于文段中的音韻美、藝術美,提升其理解能力,實現(xiàn)思想和情感的塑造;二是通過對生命性主旨的剖析,讓學生在思想上誘發(fā)共鳴,增強其對于生命價值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其生命質量與生命境界。
例如,在進行教學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時,可以將其與謝翱的《登西臺慟哭記》展開對比,以增強學生對課文人物崇高人格的理解與內化。
語文寫作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思想與情感的彰顯。教師應該通過對寫作訓練的開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借助不同主題、話題,表達自己對于生命的認識和理解。一是結合生命主題,開展寫作指導,提高學生對于生命意義的理解。二是利用生命元素,進行寫作訓練,塑造學生的健康身心與良好思想,讓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生命觀上得到蛻變。
總之,將生命教育滲透至中職語文教學,有著很強的科學性、針對性、必要性、可行性。中職語文教師在開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和特性,加強研究和探析,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去感知生命本真、認識生命價值、體味生命意義,通過對自身生命質量的提升,更好地提升自己、發(fā)展自己、塑造自己。不斷激活學生的思想潛能,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凈化學生的心靈,滌蕩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指引學生更好地認識真善美,判別善惡丑,讓學生在語文教學與生命教育的互促并進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