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既是教學手段、學習工具、課程內容,也是多學科滲透的通道。手機教育技術與高中英語課程融合促進學科相互滲透,其綜合性對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了“孵化器”和“助力器”的作用,手機教育技術與英語課程融合并促進英語教學,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機連接教室電腦的方法把備好的授課內容上傳到上課平臺:如一鍵投影、希沃教學助手、AirDroid、微信電腦版、QQ 或者網(wǎng)盤、360 手機助手或藍牙等方法。
手機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開放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等創(chuàng)新精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與要求。教師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體驗和學習效率。這給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帶來了諸多機遇和優(yōu)勢。
英語教育手機技術媒體是人的多種感覺的同時延伸,可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課內、課外等限制,達到呈現(xiàn)刺激、強化記憶,提高分析、觀察和思維能力的目的,最終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依據(jù)“建構主義”理論、“符號互動”理論,以現(xiàn)代英語教育技術為主導,建構適合學生綜合發(fā)展的英語閱讀課程,將語言的內化理解活動與外化表達活動結合起來,提高語言輸出能力,實現(xiàn)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將現(xiàn)代英語教育技術充分融合進英語閱讀課程,教材與網(wǎng)絡資源成為突破時空障礙的有機立體整體,實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習者為主體、教學資源為支撐的相互融合的教學互動環(huán)境。“互動的要素不僅僅包括學生和教師,各種信息技術都可以成為互動的媒介。
目前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教學模式線性淺層,導致英語閱讀教學在低層次的徘徊。文化類課程普遍存在“趕進度”“講不完”“滿堂灌”和“以教代學”的現(xiàn)象,忽視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學生文化視野狹隘,難以適應時代和國際交流需求。
反映現(xiàn)代科技、社會發(fā)展新內容的英語閱讀材料由于教育觀念滯后,部分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結構過于單一,學科體系封閉,教材缺乏多樣性、選擇性、科學性、廣泛性、靈活性和層次性,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與時代發(fā)展嚴重分離。學生無法通過接觸大量有效的閱讀材料進行廣泛、靈活的知識遷移,更無法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的體系,進而培養(yǎng)運用語言的能力。
由于對待語言本質在認識上的誤區(qū),“知識”型的教學模式是我國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偏重于語言知識的講解,忽略語篇教學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割裂了語言知識與語言交際實踐的紐帶,忽視了語言與學生的意識、思維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沒有很好地重視語言作為認識工具的作用,導致學生的語言認識能力發(fā)展的滯后。
由于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教師的權威性和課本知識的權威性和絕對性,輕視知識的探索過程,授課教師習慣于將語言的結論直接地拋給學生,卻不注重語言情景的創(chuàng)設和對語言意義的建構。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機會和時間,對各種觀念進行檢驗、評判的權力被剝奪;思維活動貧乏,缺乏閱讀的興趣和激情,導致閱讀教學脫離實際生活情境,教條化、僵化的語言知識教學使學生知識進行遷移產生困難,更談不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語言能力生成。
針對目前我國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而言,教學方法與內容存在“讀寫分離”的現(xiàn)象,重輸入輕輸出是當今語言教學領域普遍的疏忽。
教育部《2014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強調:“以促進深度融合為核心,堅持應用驅動、形成有效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總結提煉形成可資借鑒的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大力推廣、深化應用”。這些教學要素的質變,使英語閱讀教學從整體上、根本上發(fā)生了質變,這是一種新的英語教學范式的轉換。
手機信息技術,即所謂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手機移動化終端,是現(xiàn)代技術的基礎與核心,是現(xiàn)代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之一。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在積極探索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革新教育,手機信息技術已作為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礎教育中被廣泛地利用和開發(fā),為當今教育開辟了新的天地。它沖擊了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課堂教學模式,掀起了課堂教學手段和方式的變革。在教學改革的大潮推動下,手機信息技術逐步走入了高中英語閱讀課堂,學生在教室能目觀其行,耳聞其聲,英語閱讀學習興趣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想象力得到豐富,使閱讀教學內容直觀形象,情節(jié)多元立體,閱讀教學效果得到極大的提高。運用手機信息技術展現(xiàn)閱讀課教學情境,激發(fā)情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形成學習動機,促使學習主體——學生能保持濃厚的英語閱讀興趣,使他們在最佳的狀態(tài)下自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從而能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發(fā)展。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過去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是“一統(tǒng)式“,教學通常在課堂中進行,課堂教學顯得單凋枯燥,教師面對的是全班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缺少雙向的溝通,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以多媒體為代表的手機信息技術能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形象,化靜為動,使圖像、動畫、聲音、視頻有機融合,創(chuàng)設出豐富多彩、活潑融洽的教學情境,把生活的實景搬上課堂,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產生情感體驗,使高中英語教學更為形象、生動、逼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形成樂學、愛學、會學,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
充分利用手機網(wǎng)絡大數(shù)據(jù)資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的科學性、藝術性體現(xiàn)在教學結構的精心設計上。教學結構的作用,在于把學生的認識結構和教材的知識結構巧妙地結合成有機的統(tǒng)一體。教學結構與教學過程的完美設計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
利用手機信息技術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手機信息技術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有利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閱讀學習不受空間與時間影響。手機具有很強的人機對話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計算機是實現(xiàn)自學的一種有利工具,也是學生學習的教師。所以,手機輔助教學有利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就是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大膽進行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種實踐中,學生可以品嘗到學習的艱辛與樂趣,同時磨煉意志、培養(yǎng)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學習完閱讀技巧課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手機軟件上自主設計對話練習。這樣就避免了課堂上學生總是處于盲目被動地聽、答、背、做的現(xiàn)象,教師的立足點應放在如何為學生在書本與實踐之間搭橋的方法上。
運用手機信息技術,增大教學容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教師在一堂課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書寫各種單詞、重點對話句式,教學起來相當煩瑣、費力、耗時。而運用手機現(xiàn)場連接網(wǎng)絡,通過多媒體演示,直接利用網(wǎng)絡資源現(xiàn)場進行軟件化教學,教師在網(wǎng)絡中直接快速尋找資源,再在教學中展示出來,就節(jié)省了時間,能在相同的40 分鐘內呈現(xiàn)更多的知識,既清楚規(guī)范,圖文并茂,又開闊了學生視野,擴大了課堂信息容量,從而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輕輕松松學到更多的知識。除此之外,學生還可利用手機直接上網(wǎng)查找自己所需內容,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網(wǎng)址,在教師或家長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查詢、思考、協(xié)作、交流,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充分利用網(wǎng)絡給他們提供的新資源。學生也可將有用的資源傳輸給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學習。通過手機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擺脫對教師的過分依賴,突破英語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主體地位體現(xiàn)更充分,學生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參與者。作為新世紀的英語教師,有義務不斷探索,制作出各種新穎、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引領學生領會閱讀情境,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和欲望的有效途徑。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而且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比較單調,主要通過教師直接講解、師生問答、學生答題等方式來體現(xiàn),這種教學過程顯然無法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英語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使閱讀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手機技術可以操控英語教學:人工智能技術、3D 打印、慕課(MOOC)、大數(shù)據(jù)、電子教科書、游戲化、翻轉課堂和移動學習等以不可阻擋之勢撲面而來。手機技術的應用,不僅能使學習者接觸到英語使用的虛擬或真實環(huán)境,找到會話伙伴,活化會話模式,盤活固有知識,還能加大訓練量,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與互動,提高語言學習效能,加強正遷移,降低負遷移,降低或減少語言學習中的石化現(xiàn)象。以MOOC 或微課為代表的在線學習開始操控人們的學習行為和習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手機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的包含著“技術”與“課程”的無縫對接、隱性滲透、融為一體的過程。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應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將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來,使信息資源、信息方法與英語學科課程的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等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的融合,成為與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高度和諧的有機組成部分。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不僅要考慮硬件設施、軟件應用,還要考慮“人件”——教師的重要作用,使人件、硬件、軟件得到充分的融合,產生“共振”,創(chuàng)設真實高效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英語教育技術媒體是人的多種感覺的同時延伸,可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課內、課外等限制,達到呈現(xiàn)刺激、強化記憶,提高分析、觀察和思維能力的目的,最終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在運用手機信息技術進行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時,對教學內容的整體規(guī)劃非常重要。有好的設計思想,文字、聲音、動畫等各種媒體語言才能使用恰到好處,既體現(xiàn)手機信息技術的科學性、技巧性,使課堂更具真實性與實用性,又體現(xiàn)手機信息技術教學的藝術性。比如,在播放閱讀材料時,可以集文字、圖像、聲音、色彩等于一體,形象生動。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抓住閱讀中的重點、難點,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在播放中,所播放內容可以任意前進、后退、反復。學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沒聽懂,可以迅速而準確地找到并重復聽。這一點是錄音機所無法比擬的。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導入情景是感知、接受和理解閱讀材料的關鍵一步,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導入情景,可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1 第2 單元第3 課Sports Stars 的閱讀教學中,通過手機信息技術呈現(xiàn)大小威廉參與的國內國際體育網(wǎng)球賽事,這些真實的畫面立即吸引了學生對閱讀話題的興趣。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2 第6 單元第3 課Chinese Paper Art 的閱讀教學中,先播放一段視頻《中國剪紙》,讓學生感受漂亮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剪紙使用的場景、剪紙的制作過程、剪紙道具的選用都讓學生大開眼界,并對國家文化精粹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時再播放有關剪紙的閱讀材料,學生就會聽得認真、學得愉快。聽完閱讀材料后,讓學生討論話題:How many types of paper cuts do people like to make? What are they? How do we know that there is a long tradition of paper-cutting in China?這時學生就會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優(yōu)化閱讀教學,較大限度地提高閱讀課的效率。然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閱讀課教學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手機信息技術與英語閱讀課教學的結合不是簡單的結合,而是將手機信息技術巧妙地融入到課程的有機整體中,成為其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因此,在整合過程中,我們要以英語課程目標為最根本出發(fā)點,以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為最終目的,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將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實施整合的一切行為,都應圍繞課程目標和如何改善學習這一中心,切忌拋棄課程目標而增設有關信息技術的新目標或其他目標。
手機信息技術集圖、文、音、像、畫、照片等功能于一體,以其信息量大、傳遞快的優(yōu)越性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喜愛,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但多媒體技術要恰當?shù)貫檎n程目標服務,絕不能盲目使用。使用這些技術時,由于部分教師不了解這些技術的優(yōu)缺點,無法把這些媒體或技術很好地組合起來,達到閱讀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所以,在使用手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時,信息一定要適度,內容一定要有代表性,選材一定要新穎,吸引學生。
在手機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整合的過程中,要把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的應用經?;⒘晳T化,不要搞花架子,只是偶爾在優(yōu)質課評比中或公開課中使用。另外,要避免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一刀切的現(xiàn)象,手機信息技術確有比傳統(tǒng)教學工作更便捷先進的功能,但不是說有了手機信息技術,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都統(tǒng)統(tǒng)拋掉,任何一種工具都有自己的利與弊,我們要揚長避短,整合應用,借助手機信息技術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手機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掌握了新的教育技術,最終必將實現(xiàn)教師群體的專業(yè)化。在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強調知識的構建、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應用,如果教師沒有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則容易出現(xiàn)因循守舊、不求革新的狀況,因此,教師更需要有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才能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手機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是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形式的一種補充和發(fā)展,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或互補。信息技術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整合,重在過程。只要在整合過程中,注意學習科學的教學理論,深入鉆研教材,運用恰當?shù)慕虒W模式并妥善處理好上述幾個方面的問題,就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