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人文素養(yǎng)指的是人文方面的素質和修養(yǎng),它的另一個稱呼叫做人文素質,其中包括道德水準、情感意志、心態(tài)、價值觀、思維水平、凝聚力等。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中已經得到了非常明確的闡述。
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人文素養(yǎng)指的是一個人所具備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一種內在的品質,它是人文精神的價值體現(xiàn)。為了提高當代高中生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自身的精神風貌、對目前社會的發(fā)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新時期的現(xiàn)在,我國正處于全方位的轉型時期。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政治都在這種巨大的轉型過程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進行了進一步的交融。不同的想法和觀念都從不同的角度體現(xiàn)了出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代高中生的道德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和業(yè)務素養(yǎng)以及高中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并且在轉型時期的社會中高中生的判斷能力不斷地下降。目前,我國無論是經濟、文化、政治還是科技技術,都在不斷地發(fā)展,這些發(fā)展給社會所帶來的影響都是我們大家能看到的,重視科學和發(fā)展科技教育已經在高中教育中位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人們所能夠給予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方面的教育卻遠遠不夠,往往把科技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教學方面并且對科學教育是更加的重視。很多的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忽略了教育的最初目的,把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作為在教學過程中的陪襯。但是由于今天社會問題不斷地出現(xiàn),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對于教育者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也成了人們所需要注意的焦點問題。
高中歷史課的知識點豐富多彩,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解讀新課標,挖掘出隱含在課本中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知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端正良好的品質,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課堂中,用心學習而不是機械地記憶。例如在講授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時,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各大家的思想各抒己見,并且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熏陶其愛國情懷。
在歷史教學中,可以嘗試著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一言堂”的作風,可以使用情景教學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使用視頻、音頻等將歷史“再現(xiàn)”于學生面前,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引起情感共鳴。例如在講解《西安事變》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放映有關于這一歷史題材的電影片段,當學生看到西安事變前日本侵略中國的暴行以及蔣介石消極抵抗的行為時,才能夠真正理解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同時也激發(fā)出他們憤懣的愛國之情。教師在接下來的課程講解中可以將古雅的昆曲作為背景音樂,營造氛圍。教師通過這樣的精心設計,使學生不僅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知,而且很好地激發(fā)愛國情懷和民族責任感,從內心深刻認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對于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卓有成效。
歷史這門學科具有廣博性,且在科技發(fā)展迅速、持續(xù)新課改的今天,學生、教學目標、教學方式都充滿了變數(shù),所以需要教師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與時俱進,把握與本學科相關的前沿知識,而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僅憑課本和教參書來上課。教師可以訂閱一些關于歷史教育的書籍或者在網上瀏覽相關的博客論壇。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修養(yǎng),樹立良好的人文形象。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則在歷史課上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濃郁的人文關懷,打造一個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家園,做到真正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同時,教育部門與學校應當就“高中教師對于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進行相關的培訓,一方面引起教師對于人文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讓教師的知識與師德永不落后。這樣,有助于教師通過新的教育手段引導學生開展人文素養(yǎng)方面的建設。
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當代,歷史教材具有理性客觀的敘述分析和評價。如果教育者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接受所講授的內容,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采用一些比較現(xiàn)代化的手段,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愛國主義思想,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與歷史事件發(fā)生思想上的火花,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比如,教育者在對學生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崛起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在多媒體的課件中為學生穿插當時的《義勇軍進行曲》或者是《黃河大合唱》,讓學生感受到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激昂氛圍。
其實,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教會了學生充分理解歷史知識、學習歷史知識,也能夠讓學生在各種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中學到一些品格,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高中歷史教學是學生在提高人文素養(yǎng)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學生應該以史為鑒,提高自己的人生質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當然,教育者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提高的過程中也要積極地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