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蔓潔,蔣雪飛,喻明詩,劉玉萍,汪喜,李雄偉,嚴孜豪,張河川,張雅靜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106)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學生的性態(tài)度、性行為日趨開放,多性伴、無保護性行為導致意外懷孕/人工流產(chǎn)逐年攀升[1],學生艾滋感染人數(shù)呈遞增趨勢,性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成為艾滋防控的重點人群[2]。我國“談性色變”的傳統(tǒng)文化及性教育的滯后,色情網(wǎng)和交友軟件的層出不窮,誘使充滿好奇、接觸網(wǎng)絡最多的青少年誤入“約炮”/“援交”歧途。盡管部分大學開設性教育選修課,但受制于師資和覆蓋面,依然難以惠及更多學生。
新媒體憑借其強大的知識存儲量及保護隱私的優(yōu)點,成為了大學生獲取性知識的重要工具。微信作為一種新媒體,其免費、便捷的特點受大學生的喜愛。利用微信進行性健康知識、訊息推送,開通性健康問題咨詢、安全套、HIV檢測試劑免費提供等服務,不僅彌補了家庭、學校性教育的不足,還能以其喜聞樂見的方式,更貼近大學生,用較便捷、隱私、尊重友好的方式來增加大學生性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技能→從而提高性健康水平。本研究通過建立多功能的微信公眾號,以推文、互動、轉(zhuǎn)介的方式,嘗試向大學生傳遞性健康知識、咨詢服務,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招募熱情且愿意投身于大學生性教育的大學生,組建學生研究團隊,建立面對全校學生的“青春健康”微信公眾平臺。
為了使推文具有時效性、新穎性與科學性,項目組在指導教師的督導下,加強團隊成員編輯能力培訓(熟悉微博、微信、貼吧、H5等社會化媒體,掌握微信公眾號運營管理技能;學習Photoshop、秀米圖文美化排版、office、SPSS 等軟件),使文章排版優(yōu)美,收集的數(shù)據(jù)準確。項目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的結(jié)果→針對大學生需求,及時調(diào)整方案→不斷完善微信公眾號的功能,做到線上線下雙運行。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和定期督導→學習分享性健康知識;尋找資源(參加各大知名講座,如云南省計劃生育協(xié)會、中國青年網(wǎng)絡等開展的性與生殖健康座談會),完成團隊知識輸入→輸出來培養(yǎng)“以人為本、尊重平等、包容共情、保護隱私”的人文情懷,不僅提高了醫(yī)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推動團隊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使我們在同伴教育、戶外公眾號宣傳活動中,增強語言表達、組織協(xié)調(diào)、人際溝通的綜合能力。
1.微信公眾平臺功能方面
(1)了解大學生對“通過微信平臺傳播性健康信息”態(tài)度
隨機選取了部分在校大學生,通過訪談交流的方式,了解大學生對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性健康教育的看法和建議。
(2)開發(fā)具“知識推廣-熱點咨詢-咨詢檢測”等多功能的微信公眾號
建立了名為“經(jīng)管青春健康同伴社”的微信公眾號,圍繞教育部新《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所指的性與生殖健康內(nèi)容:“性生理、性心理、避孕方法和非意愿懷孕的應對措施、無保護性行為對生殖健康的影響、性病預防和傳播、艾滋病咨詢檢測”,按不同主題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字、圖片、視頻定期推送相關知識。我們相繼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小艾故事、愛情專題、性病專題、毒品專題、性咨熱訊、青春社、來視頻呀、艾滋現(xiàn)狀、小測試”等推文。
小艾故事:根據(jù)《傾斜的世界/大學生艾滋病感染案例分析》及浙江疾病控制中心網(wǎng)站中大學生艾滋的案例進行編輯推送,通過真實案例的改編,使推文更具說服力和真實性,對有高危性行為的同學有較好警示性。
愛情專題:通過案例、視頻、文字來幫助大學生認識性與愛情及性行為的責任。
性病專題:則對常見的性?。范尽⒘懿?、尖銳濕疣)防治,做科普宣傳。
毒品專題:介紹傳統(tǒng)毒品與新型毒品的特點及危害,強化娛樂場所拒毒技能。
性咨熱訊:追蹤和傳播性/生殖健康研究的新成果;新風險(滴滴事件、順豐快遞員猥褻女孩事件)預警。
青春社:是借助同伴社在大型活動(12.1艾滋日、9.26避孕日、6.26禁毒日)開展宣傳“經(jīng)管微信公眾號”的推文。
來視頻呀:是關于避孕方法、生殖健康的聲像資料,將抽象理論轉(zhuǎn)化為生動形象的小視頻,使大學生更易接受。
艾滋現(xiàn)狀:為近3 年全球感染艾滋數(shù)據(jù)及最新艾滋動向,通過大數(shù)據(jù)讓大學生感知艾滋離校園并不遙遠,減少大學生高危性行為,提高HIV自檢意識。
小測試:是根據(jù)哈佛大學心理測試內(nèi)容,分“兩性測試、戀愛觀測試、同性戀測試”專題進行推文,提高大學生對公眾號的興趣,通過點擊量了解大學生對性健康的興趣點。
我們采用頁面模板的菜單欄模式,以方便讀者瀏覽,HIV檢測菜單欄下有自愿檢測、來—撩我啊、性咨熱訊等,最新性健康熱點及免費領取口腔唾液HIV 檢測試劑盒和安全套的推文;勾搭我們包含同伴教育、小測試、性話專題;艾滋之窗為艾滋現(xiàn)狀、小艾故事、來視頻呀等內(nèi)容。
2.微信公眾平臺的宣傳
為了提高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和覆蓋面,我們采取以下措施:
(1)在世界艾滋病日、避孕日等重要節(jié)日在翠湖、校園等地舉行公眾號宣傳活動,采用游戲、掃碼有獎的形式促進公眾號的推廣。
(2)成員通過發(fā)朋友圈、微博、進班宣傳等方式加大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力度,增加粉絲數(shù),及時與粉絲互動,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
(3)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宣傳,使微信公眾號在同學之間廣泛傳開。
(4)在百度貼吧、知乎、H5等網(wǎng)絡進行推廣。
3.性健康問題咨詢和轉(zhuǎn)介服務
團隊成員均為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擁有的專業(yè)知識及項目培訓,使我們在大學生性問題咨詢時能對答如流。在遇到同學意外懷孕等問題時轉(zhuǎn)介指導老師干預。指導老師在大學生性教育與服務中以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jīng)驗,為大學生性健康咨詢友好轉(zhuǎn)介服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4.微信公眾平臺管理和運行
分工合作,負責不同模塊的信息收集和文章撰寫,定期發(fā)稿。為確保微信公眾號推文信息的科學性,參照《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和指導老師建議推文,每次發(fā)文前成員初審→指導老師終審,以確保文章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定期安排人對微信公眾號后臺的留言進行查看和回復。此外,后臺數(shù)據(jù)收集和管理由專人負責,確保數(shù)據(jù)不丟失和遺漏。最后,團隊每兩周一次例會,及時對工作進行總結(jié)/反思,找出不足之處并商討改進方法→不斷完善公眾號;定期安排成員進行相關性知識和微信公眾號技能的學習和分享,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型團隊。
1.對不同模塊的設置有效回應了大學生的性健康需求
微信公眾平臺瀏覽量提示,性知識瀏覽量占31%,熱點咨訊25%,能力建設占15%,
青春社專題、視頻及團隊介紹占比較少(見圖1)。
圖1 公眾號推文瀏覽量占比
從微信公眾號統(tǒng)計分析可知:大學生對HIV檢測(自愿檢測、來—撩我啊、性咨熱訊)點擊瀏覽量較多,艾滋之窗(艾滋現(xiàn)狀、小艾故事、來視頻呀)與勾搭我們(同伴教育、小測試)次之(見圖2),可喜的是同學對“HIV自測知識”的點擊率較高。
公眾號運營一段時間后,受眾在后臺提出提供安全套和HIV 檢測試劑的需求,足見推文對大學生產(chǎn)生了效果,對大學生性態(tài)度及性行為有了顯著影響,提高了同學HIV自檢意識。性病和毒品專題瀏覽回復量較少,可能與大學生認為自己離性病、毒品較遠有關?!靶詿嶙稍?、小艾故事”因貼近學生生活而瀏覽量相對較多。
圖2 公眾號菜單欄瀏覽量點擊量
2.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多元,滿足大學生的性健康需求
1 年內(nèi),關注微信公眾號的粉絲數(shù)量已超過800人,男女比例大約4:1,“經(jīng)管青春健康同伴社”這一微信公眾號在傳播性健康知識理念上獲得良好效果,原因如下:
(1)開放式的交流平臺
通過此平臺大學生能隨時隨地討論性健康知識,產(chǎn)生思想的碰撞。如在發(fā)布的近50篇文章中,有同學時時留言互動,咨詢HIV的相關知識,同時我們也會為同學提供免費HIV 檢測劑和使用指導。
(2)敏感話題脫敏
通過此平臺推送的性知識測試、“小艾故事”和“性病專題”文章以故事、圖片和游戲的形式,為同學們提供科學的性健康知識,在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醫(yī)學院做過的性知識測試中,檢測者反饋“自己對性知識是空白,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能高效而不失趣味的去探討涉性敏感話題?!?/p>
(3)線下私人定制式的信息獲取途徑
部分大學生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就自己的性健康問題在后臺留言,項目人員給予及時的專業(yè)指導,如醫(yī)學院的同學通過微信公眾號→咨詢領取了避孕套和HIV口腔檢測試劑。
(4)粉絲信息的全方面跟蹤了解
微信公眾平臺實時掌握關注粉絲的數(shù)量,及各專題的閱讀量,利于信息發(fā)布的及時調(diào)整,更具有針對性。
(5)“橋梁”
大學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性健康知識的同時得到專業(yè)指導。2017年12月1日,開展艾滋日掃碼宣傳活動后中,一名女同學在后臺詳細咨詢了許多避孕知識,在進一步的訪談中了解到她意外懷孕→面對面的交談→指導老師→轉(zhuǎn)介→安全流產(chǎn)。
3.微信公眾平臺對大學性健康的促進作用
(1)大學生性健康知識的提升
微信公眾平臺其獨特的優(yōu)勢受到大學生青睞,為大學生提供及時多樣的性健康建議,他們在瀏覽推文的同時學到性健康知識→增強了自主學習意識→通過分享鏈→“朋友圈”,讓更多的人看到性健康知識,使更多的同學受益,一年內(nèi)研究小組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了150多篇文章,其中涵蓋了圖文信息、視頻等,點贊量可觀,收獲了傳統(tǒng)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
圖3 公眾號推送文章占比
(2)提高HIV檢測意識和行為
公眾號后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至2018年11月8日,公眾號圖文總點擊次數(shù)2385次,主要傳播途徑為:公眾號會話46 條、朋友圈轉(zhuǎn)發(fā)及分享43次。本項目通過微信后臺免費向大學生提供HIV口腔粘膜液試劑18盒及安全套27盒。線下私密提供試劑30 盒,安全套63 盒,許多大學生表示自己開始關注安全性→開始使用避孕套,充分肯定平臺提供HIV檢測服務。微信公眾平臺閱讀個性化、私人化、服務個性化及跨時空操作的靈活性和便捷性,以小而美、小而全的特點,發(fā)布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實現(xiàn)一對一和一對多的匿名互動,可有效減少大學生的焦慮和心理防御,明確大學生需求→促進心理成長。尤其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向高危性行為的同學提供免費HIV口腔粘膜液試劑盒,對實現(xiàn)艾滋防治的“90-90-90”目標意義重大。
本項目在通過微信向大學生提供HIV自測試劑上做出有益的探索,初步效果良好。微信平臺推送的“HIV 試劑盒使用”的小視頻及文章,可在各中高等學校推廣運用,以實現(xiàn)HIV感染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零歧視。
利用微信平臺開展性教育可促進學生性健康KAP的提升,我們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如圖4:
圖4 利用微信平臺開展性教育的經(jīng)驗與模式
(1)微信推文主題要新穎,內(nèi)容要豐富,相關新聞/熱點要注重時效性。要針對同學的喜好和興趣來建立模塊和編制內(nèi)容,并以其喜愛的形式呈現(xiàn)。
(2)所推送內(nèi)容以《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和《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準,需要指導老師持續(xù)指導和監(jiān)督,以確保所推文章的科學性和完整性。
(3)成員要具備較強的信息收集、篩選、編輯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能力,分工合作,定期推送和更新微信內(nèi)容。熟練使用圖文編輯、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掌握微信編輯技巧,做到格式規(guī)范。熟練掌握性健康知識,圍繞全面性教育提升自學能力和知識儲備量,潛移默化的“感染”身邊的同學。
(4)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懷。與同學交流溝通時注意互尊互重和人際交往技巧,建立信任感,強調(diào)個人隱私的保密性。
(5)通過舉辦活動、進班宣傳等方式大力推廣微信公眾號、提高關注度。
(6)大學生的性健康離不開學校的重視,學校營造良好的性教育氛圍。領導重視是維系平臺開展大學生性教育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