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娟
【摘?要】目的:探討PDCA循環(huán)指導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工作質量方面所發(fā)揮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實習的100名護士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8月-2019年8月,將其分為兩組,按照事先規(guī)劃好的實習計劃,安排帶教老師負責本次對照組護生的護理教學管理工作,在對觀察組護生帶教過程中,常規(guī)護理教學管理實施內容同上,另外增加PDCA循環(huán)指導。結果:觀察組護生專業(yè)理論水平、專業(yè)實踐能力等各維度的測評結果對應分值均高于對照組,50例患者共48人對本次護理服務擁有較高的評價,總體滿意度為96.00%,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結論:將PDCA循環(huán)指導融入至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中,在提高護理教學管理質量的同時,護生可掌握更多的護理技能,包括實踐操作能力、病情觀察以及應急處理能力等,在培養(yǎng)護生職業(yè)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出了較大的作用。
【關鍵詞】PDCA循環(huán)指導;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249-0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實習的100名護士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實習前,對所有實習生的身體各項指標進行檢查,均在正常數(shù)值范圍內,共89名女性,其余11名護士為男性,最大年齡為23歲,存在本科、專業(yè)學歷,所選護士均接受過3年以上的專業(yè)課程學習,所學專業(yè)為護理,對比分析兩組護士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組間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護理部的安排下,明確實習計劃,選取護理經驗較為豐富的護師擔任本次臨床護理教學老師,按照以往的帶教流程進行,實習期一般在8個月以上,教學任務結束后,制定考核制度,對所選的實習護士自身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各項護理能力進行考核[1]。
在對觀察組護士開展臨床教學管理時,教學內容同上,另外增加PD-CA循環(huán)指導。在計劃階段中,需統(tǒng)計所選實習護士的年齡、性別、學歷等基本信息,了解護士在校的學習情況,以便對護士的護理技能掌握能力、溝通能力等作出初步的評價,具有針對性對臨床護理教學方案進行合理規(guī)劃,確保其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價值。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不斷完善相應的實習護士考核制度、教學安全管理辦法等,為后期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施階段是PD-CA循環(huán)指導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在帶教老師、護理部等人員的共同商議下,完成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對所設定的教學計劃進行審核,使其更具科學性、合理性。為確保臨床護理教學工作得到有效的開展,還需成立專門的監(jiān)控小組。需要注意的是,小組成員應明確各科室的實習目標、考核項目等信息,在全面掌握護理教學工作內容的情況下不斷跟進,開展教學會議,對近期的臨床護理教學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及時指出護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帶教老師是臨床護理教學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在提高整體護理教學質量方面起著關鍵性作用。為此,醫(yī)院應謹慎挑選,對帶教老師進行嚴格要求。在臨床護理教學開展過程中,應循序漸進,由基礎理論知識逐漸過渡到護理操作技能的訓練上。
在檢查階段中,應有專門的人員對本次臨床護理教學的內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嚴格按照相關標準,確保各項工作的實施符合規(guī)定,自制護理教學質量調查表,由學生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價。優(yōu)化階段是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對前階段的臨床護理教學工作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不足,并詳細記錄,將整改后的方案適用于下一階段的臨床帶教中[2]。
1.3觀察標準
臨床護理帶教工作結束后,對實習護士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除專業(yè)理論水平和專業(yè)實踐技能為20分外,其余指標對應總分值均為10分,在對所選的100名患者護理期間,制作滿意度調查表,總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為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越高,以上指標作為本次護理效果的主要評判依據(jù)。
1.4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兩組護生綜合能力測評結果為計量資料,患者的滿意度為計數(shù)資料,單位分別用(`x±s)、%來表示,在t、x2檢驗方式下,若組間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結果
觀察組護生在專業(yè)理論水平、專業(yè)實踐技能、溝通能力等方面的測評結果對應分值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詳細數(shù)據(jù)請見表1.
2.2對兩組護生護理中的100名患者的滿意度展開調查,觀察組患者共48人表示滿意,總體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患者中共8人表示不滿,總體滿意度為84.00%,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
3?討論
對于在院實習的護士來說,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在護理操作、與患者的溝通以及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的不足,需要開展臨床護理教學,在鞏固基礎護理知識的同時,全面提高實習護士的綜合能力,能夠真正勝任這一崗位,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為此,醫(yī)院應提高對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重視,加大管理力度,回顧以往護理教學的開展流程,從中找出不足,并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不斷完善護理教學體系。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醫(yī)療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PDCA循環(huán)指導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得到了較好的運用,在計劃、實施、檢查和處理四個階段中,有目的性的完成各項護理教學工作,整個護理教學流程更加明確化。大量實踐研究表明,循環(huán)程序的開展是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工作質量方面發(fā)揮出了較大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當中,將PDCA循環(huán)指導融入至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中,觀察組護生的綜合能力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應數(shù)值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見,運用PDCA循環(huán)可提高臨床護理教學工作的質量,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嬋娟.以教學能力為導向的臨床護理帶教教師培訓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
[2] 甘紅霞.基于崗位管理的病區(qū)臨床護理崗位工作職責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