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燕
【摘?要】目的:研究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對于傳染病護理管理的作用與效果。方法:抽選我院接受并治療的傳染病患者出現(xiàn)的護理不良事件,抽選時間最開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8年7月,26起沒有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為A組;另外抽選時間最開始由2018年9月直到2019年3月,31起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為B組,觀察比較其結果。結果:在護理后,B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總上報率對比A組更高,具有十分顯著性的差異(P<0.05)。結論:對于傳染病患者而言,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能夠得到更為良好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傳染病;護理;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232-02
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得到實施,提升了對各類護理不良事件進行監(jiān)管總體的力度,能夠防控這類不良事件的出現(xiàn),有研究人員指出了,主動上報出現(xiàn)的各類不良事件能夠清除出安全隱患,并最大限度地規(guī)避各類護理風險[1]。文章抽選時間最開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9年3月我院接受并治療的傳染病患者出現(xiàn)的護理不良事件,現(xiàn)在把有關的情況進行介紹: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接受并治療的傳染病患者出現(xiàn)的護理不良事件,抽選時間最開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8年7月,26起沒有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為A組;另外抽選時間最開始由2018年9月直到2019年3月,31起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為B組。
1.2方式
1.3觀察指標
評估對比2組在護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的總上報率。
1.4數(shù)據(jù)分析及統(tǒng)計處理
在本研究中,對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數(shù)據(jù),一律以SPSS19.0這一統(tǒng)計學軟件來實施處理,其中,2組護理后的護理不良事件情況一律用[例(%)]來表示,選擇χ2進行檢驗,P<0.05表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反就是沒有意義。
2?結果
在護理后,B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總上報率對比A組更低,具有十分顯著性的差異(P<0.05)。見表1。
表1?比較2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總上報率(n)
3?討論
護理人員進行的護理具有相應的直接性、持續(xù)性,其嚴謹?shù)亻_展護理的有關制度,但是,依舊具有引發(fā)護理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引發(fā)不良事件的因素十分復雜,所以,對這類不良事件進行全方位地辨別與防控十分關鍵[2]。長時間以來,許多護理差錯均是借助強制性報告,傳統(tǒng)的處理方式就是在找出個人原因與科室責任后,借助批評、處罰等有關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這就會讓個人、科室在出現(xiàn)不良事件后擔憂被處罰而進行隱瞞,無法防控差錯的再次出現(xiàn)。開展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提升了護理人員對各類護理不良事件的總上報率,護理人員能夠處于非懲罰性條件下進行工作,醫(yī)院中所有護理人員都可以更為公開地應對缺點與問題,同時,還會隨時改良護理流程,而不是單獨對個人進行處罰,減少了護理人員身心方面的壓力,讓其全方位地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
綜上,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對于傳染病患者能夠得到更為良好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丹,張慧蘭,羅羽.我國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存在問題及管理策略[J].護理學雜志,2015,30?(13):108-110.
[2] 謝曉云,徐鋆嫻,崔小妹,等.外科病區(qū)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8,37(12):5616-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