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杰
(吉林省通化市96605部隊醫(yī)院,吉林 通化 130000)
心力衰竭屬于危重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治療效果不夠理想,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而難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難度更大,需要研究出合理的治療方案。血液凈化技術在近年來應用于非腎臟疾病中,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積極措施[1]。針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凈化治療,包括普通血液透析治療、持續(xù)性腎臟替代(CRRT)治療兩種情況,但是針對這兩種治療效果的對比報道比較少,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對上述兩種治療方法在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療效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70例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院治療。將35例給予普通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作為A組,將另外35例給予CRRT治療的患者作為B組。A組患者中,男23例,女12例,最小年齡為54歲,最大年齡為82歲,平均為(68.7±2.4)歲。B組患者中,男24例,女11例,最小年齡為55歲,最大年齡為83歲,平均為(69.2±2.6)歲?;A資料對比中,兩組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難治性心力衰竭,均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腹水、肝大、下肢水腫、咯粉紅色泡沫痰等。給予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治療無效。排除標準:全身衰竭者、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者、惡性腫瘤者、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等。
1.2 方法 70例患者均給予頸內靜脈或股靜脈穿刺,置入雙腔血透導管。A組患者給予普通血液透析治療,給予肝素抗凝,首次劑量為20 mg,之后每小時追加2.5-5 mg,下機前30 min停止使用肝素。每次血液透析4 h。B組給予CRRT治療,給予連續(xù)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模式處理,給予普通肝素抗凝處理,首次劑量為20 mg,每小時追加2.5 mg。所有患者的透析器均為一次性聚砜膜透析器,將血流量控制在180-200 mL/min左右,2500-3000 mL為超濾初步目標。并對患者臨床表現進行分析,以便以此為依據,對超濾量進行合理調整。普通血液透析可以根據情況開展單純超濾加HD模式,具體的治療次數需要根據患者癥狀緩解情況來決定。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進行記錄,包括呼吸頻率、心率、心臟射血分數與氨基末端腦鈉尿肽NT-proBNP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進行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均得到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稍優(yōu)于A組,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對比分析(Mean±SD)
心力衰竭病情比較嚴重,對患者生命安全的危害較大。而難治性心力衰竭治療難度更大,嚴重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目前,由于血液凈化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治療效果較好。將其應用在難治性心力衰竭疾病中,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血液凈化治療包括普通血液透析與CRRT治療,目前普遍認為CRRT治療更加具有優(yōu)質,CRRT治療能夠在大量清除液體的時候,可以對血流動力學保持穩(wěn)定,能夠對細胞因子、心肌抑制因子、炎性反應介質等進行有效清除,可以顯著改善心功能。但是,該治療費用較高,部分醫(yī)院沒有配備相關設備,大多數患者經濟承受能力較差,無法接受這種治療方法。而普遍血液透析費用較低,歸納為醫(yī)保報銷項目,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在基層醫(yī)院中可以應用普通血液透析治療,而在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患者中可以選擇CRRT治療。兩種治療方法在心理衰竭治療中的療效相似,需要根據患者及時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2]。
綜上,在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需要根據患者經濟情況與實際病情合理選擇普通血液透析與CRRT治療,針對血液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患者應選擇CRRT治療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