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雅青 李 秀 賴月歡
術中壓力性損傷是指手術患者于術中/術后72 h內所形成的壓力性損傷[1],其發(fā)生原因主要是術中較長時間維持同一體位、為維持體位所做的加壓固定措施、麻醉用藥、手術操作、體位改變時的不良手法、受術者自身體質問題等[2-3]。術中壓力性損傷的形成加大了患者術后護理的難度,阻礙與延緩了患者的康復進程[4]。因此,探討積極有效的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十分必要。我們嘗試采用數(shù)字口訣管理法開展手術室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于我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數(shù)字口訣管理法實施前)的100例患者為對照組,2018年2-12月(數(shù)字口訣管理法實施后)的100例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實施全身麻醉的手術患者;年齡≥18周歲;手術時間≥2 h;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術前已有壓力性損傷、皮膚病或皮膚破損問題。對照組,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齡(48.36±11.36)歲;神外科手術22例、五官頭頸外科手術18例、骨科手術16例、泌尿外科手術14例、普外科手術11例、婦科手術19例;觀察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齡(48.74±11.20)歲;神外科手術23例、五官頭頸外科手術17例、骨科手術15例、泌尿外科手術14例、普外科手術13例、婦科手術18例。2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我科現(xiàn)有護理人員25名,均為女性,大專學歷15名,中專學歷10名,其中中級職稱者6名、初級職稱者19名,實施前后護理人員在數(shù)量、職稱、學歷等方面未出現(xiàn)變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包括術前訪視教育、術時護理配合,常規(guī)術中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及相關預防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專項數(shù)字口訣管理法,具體干預方法如下。
1.2.1 二定
①定皮膚保護部位。將易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的部位,如耳廓、額頭、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定為固定的皮膚保護部位,每例手術患者均對上述部位施以常規(guī)皮膚保護。②定皮膚保護步驟。第一步,給受壓部位涂抹金霉素藥膏;第二步,在受壓部位粘貼壓力性損傷減壓貼;第三步,采用自制棉墊、硅酸墊對患者進行體位固定。
1.2.2 三查
①手術前查。術前訪視時,手術室訪視護士采用術中專用壓力性損傷風險簡易評估表[5]對擬手術患者行壓力性損傷篩查,評估項目包括皮膚(光滑正常賦0分,灰暗無光賦2分,紅腫賦5分)、身高體質量(正常賦0分,低于正常賦2分,高于正常賦5分)、活動(正常賦0分,受限賦2分,臥床賦5分)、年齡(<50歲賦0分,50~70歲賦2分,>70歲賦5分)。②手術中查?;颊哌M入手術室后,由洗手護士、巡回護士聯(lián)合行皮膚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填寫于手術室護理記錄單上且簽名,然后進行手術體位安置,術中定時觀察患者皮膚情況,及時評估及給予預防處置。③手術后查。術畢由洗手護士、巡回護士再次聯(lián)合行皮膚檢查,按摩手術患者受壓部位,出現(xiàn)紅痕者即刻采用碘伏紗布履蓋受壓部位15~30 min,直至紅痕消退后方可送返病室。
1.2.3 四準
①準備。以術前訪視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jù),為壓力性損傷高?;颊吡可碛喼苽€性化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方案并做好用物準備。②準確。對每位患者的壓力性損傷高風險部位做出準確定位。③準時。于壓力性減壓貼上詳細注明此體位擺放時間,定時開展受壓部位皮膚狀況的檢查與評估,發(fā)現(xiàn)壓力性損傷先兆及時加以處理。④準控。對壓力性損傷風險評分>10分的患者行精準控制,接受與送出患者時均行嚴格皮膚交接,有爭議時拍照留底,出手術室時如發(fā)現(xiàn)皮膚存在異常則暫停出室,就地針對性處置,如屬于短時間內無法恢復者則與其所在科室護理人員做詳細交待,做出原因分析,給出后續(xù)皮膚照護建議。病房交班對該患者做出重點提醒,護理人員每班進行患者皮膚狀況交接,醫(yī)院壓力性損傷管理小組對該患者壓力性損傷預防方案進行督查與落實情況跟蹤,
①術中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由手術室護士及病室護士聯(lián)合統(tǒng)計2組患者術中及術后72 h內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皮膚壓力性損傷采用美國國家壓力性損傷顧問組所推薦的壓力性損傷分期標準[6]為判斷依據(jù)。②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缺失率。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包括:術前行壓瘡評估;對易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的部位行常規(guī)保護;按步驟行皮膚保護;洗手護士與巡回護士行聯(lián)合皮膚檢查;合理安置手術體位;在發(fā)現(xiàn)紅痕時做出有效處置;術前做好相關預防壓力性損傷物品的準備,對個性化高危壓瘡部位進行定位;按時開展皮膚檢查評估;是否落實精準控制措施。由手術室護士長進行專項質控檢查,各項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執(zhí)行時有漏項則計為缺失,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缺失率=預防措施缺失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③護理人員認同度。采用我科自行設計的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模式認同度量表進行調差,該量表的信度為0.820,效度為0.814,內容含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管理理念、管理效果4個項目,每個項目均以0~10分計分,分值越高提示護理人員對該管理模式的認同度越高。
觀察組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缺失率及術中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缺失率及術中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比較 [例(%)]
實施后,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模式認同度評分明顯高于實施前。見表2。
表2 實施后護理人員對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模式認同度比較分)
隨著各類精細化復雜大手術的開展,手術耗時延長、強制性特殊體位等問題亦不斷增加,這直接導致了術中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的持續(xù)攀升[7-8],手術患者一旦發(fā)生壓力性損傷,可能直接導致其病情加重、康復延緩、醫(yī)療費用上漲、身心痛苦度增加等諸多不良后果[9-10]。同時,術中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亦是衡量手術室護理安全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5,11-12],因此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十分重要。
術中壓力性損傷的風險分散,存在于手術室護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難以對壓力性損傷風險作出全面的評估,并且預防措施很難做到全面組織決策與落實。本研究采用數(shù)字口訣管理法預防術中壓力性損傷管理,以“二定、三查、四準”簡明達意的口訣提示手術室護理人員全面、全程、有序地完成術中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二定中,定皮膚保護部位提示護士對所有手術患者的常見壓力性損傷高危部位均施以皮膚保護干預,提高了壓力性損傷預防的全面性,避免護士因經(jīng)驗性思維及疏忽所致的失漏問題;定皮膚保護步驟給出了標準化的預防護理流程,使全體護理人員均能同質化落實積極有效的皮膚保護措施。三查中,要求護士全程落實術中壓力性損傷的評估與預防干預,術前簡易評估量表工具的應用,實現(xiàn)了對高危壓力性損傷者的快速有效篩選,為進一步制定個性化預防方案奠定可靠基礎;術中及術后,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聯(lián)合核查皮膚狀況,保證了皮膚異常問題的早期檢出與及時處置。四準中,準備項提示護士為患者做好個性化預防方案;準確項警示護士注意對差異化的壓力性損傷高風險部位做出準確定位;準時項確保了術中皮膚檢查與風險預防措施的按時準確完成;準控項實現(xiàn)了對高危壓力性損傷患者手術室各護理環(huán)節(jié)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的精準控制。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數(shù)字口訣管理法后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模式認同度高于實施前,其原因是數(shù)字口訣管理法簡單、易于記憶,護理人員可以字面聯(lián)想出相應內容,故可以很好的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做出提醒、警示與督導,有效落實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行為,從而降低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執(zhí)行缺失率,對手術患者實施全面、全程有序的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進而有效預防術中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同時,該管理方式與管理工具易于接受,管理效果明顯可見,故深受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認可,具備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