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帆歸海澳,門迎萬里風,澳門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信擁抱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譜寫“祖國好,澳門會更好”的青春詩篇。在這片數(shù)百年連接中西的地域,有許多藝術家,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著澳門歷史與滄桑,文化精髓與繁榮發(fā)展。
2003年,吳少英開始不再局限于水墨在宣紙的呈現(xiàn),將水墨轉(zhuǎn)移到了畫布上。與宣紙吸收了墨,墨的光澤特質(zhì)隨即消失于紙的纖維中,呈現(xiàn)的是紙下之墨不同,畫布上能保持墨的光澤,令墨更有效地呈現(xiàn)空間的形體。
2005年,吳少英開始用影像紀錄動態(tài)的水墨。她的第一個影像作品《混沌》獲選葡萄牙第二屆黑白影音藝術節(jié)最佳實驗影像,至今她仍然繼續(xù)保持著影像方面的藝術創(chuàng)作。2008年,吳少英開始在北京生活和創(chuàng)作。
吳少英的主要創(chuàng)作理念以創(chuàng)新不離傳統(tǒng)為原則,保有傳統(tǒng)水墨深遂的根源,以當代的思維和現(xiàn)代媒材去闡釋水墨之境。
吳少英一直在尋找不同的媒介表達水墨,多年來致力于探索不同媒介上的水墨語言表達,涉及到的媒介除宣紙、油畫布、影像等相對傳統(tǒng)的媒介以外,還將水墨參與到互動劇場的表演之中,以求拓展水墨的文化邊界。雖然如此,但她仍會回歸到與水墨相輔最早的紙本媒材上,結(jié)合以特殊裝裱,將水墨的厚實度和立體層次感提升,也在作品上加入了色彩使其在水墨混容中若隱若現(xiàn),增加了視覺的豐富性,也使作品更顯完整精致。
已故臺灣藝評家倪再沁多年前曾評論吳少英的錄像作品:“從水墨繪畫到水墨錄像,吳少英的轉(zhuǎn)變和進步清晰可見,她在水墨流動的過程中所展現(xiàn)的能量、意境和格局皆令人激賞,像她這樣的富有理想性格的創(chuàng)作者,當能打造出屬于當代的、屬于東方的藝術新境,值得期待?!保ㄎ呢L弓)
主要個人展覽:
2017年 “流光·吳少英個展”,山水美術館,北京
2016年 “洄·吳少英個展”,不同藝見藝術中心,北京
2015年 “似近-似遠吳少英個展” 東方基金會博物館, 里斯本
2015年 “水墨散步吳少英個展”,表畫廊,北京
2015年 “墨延吳少英個展”,方由美術,香港
2014 年 吳少英作品個展,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
2013年 “墨立吳少英個展”,方由美術,香港
2013年 “心·象”,家里畫廊,北京
2010年 “遇·變”,東磊畫廊,北京
2008年 “流動 · 轉(zhuǎn)動吳少英個展”,雅逸藝術中心,臺灣
2007年 “墨影的凝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07年 “墨的凝動”,西雅圖藝術博物館,西雅圖
2005年 “吳少英個展”,家畫廊,臺灣
2005年 “太和”,朱銘美術館,臺灣
2004年 “大音希聲”,紐約第一銀行畫廊,紐約
2004年 “大音希聲”,龍環(huán)葡韻住宅博物館,澳門
1996 年 “冥游”,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
吳少英
澳門著名畫家
藝術家吳少英1966年出生于澳門,1990年代于倫敦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書畫藏品館硏究室修讀館內(nèi)的中國藏畫,1996年在臺灣市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吳少英是少數(shù)以鮮明的東方特色活躍于當代藝壇的女性藝術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