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東
[摘要]“問題導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根據教學主題和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設問題,讓學生以開放性的態(tài)度來分析并解決問題,從而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問題導學;初中生物;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08-0093-02
一、“問題導學法”概述
“問題導學法”是指以問題為導向,在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前提下,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學主題相關的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不斷進行自主探究,在獲取新知的同時鞏固舊知。“問題導學法”的主要內容有:第一,根據教學主題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初中生物課程中包含了大量的重要概念和實踐內容,教師不能完全按照教材進行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置問題來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第二,設置問題時應考慮趣味性與合理性,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對問題的探究,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問題導學實現了“生本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佳。
二、“問題導學法”的應用
(一)設置問題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胱寣W生對生物課產生學習興趣,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設置問題時要保證問題的針對性與探究性,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應用“問題導學法”時,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點:首先,立足于教材,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出發(fā),設置帶有啟發(fā)性、探究性的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其次,要把握好問題的難度,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思考和進步的空間。最后,用鼓勵式語言代替批判式語言,尤其是對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教師更應允許他們出錯,并盡可能多地給他們提供學習機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例如,在教學“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時,教師可設置問題:在進行膝跳反射實驗時,應該怎樣放置受試者的腿呢?如何選擇膝跳反應的叩擊位置?正確的叩擊速度是什么?這樣設置引導問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識,提升教學效率。
(二)指導問題
1.導方向
教師應以生物課的教學主題為基礎,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問題,同時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調整問題,確保師生、生本與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課程開始之前,教師要給學生明確的導線,導線的作用是讓學生知道這堂課要學習哪些內容,然后按步驟來完成各個層次的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動物的主要類群”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動物的分類方法,教師可從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點出發(fā),設置以下問題:哪些動物是你喜歡并熟悉的?這些動物的主要特點有哪些?待學生總結歸納自己熟悉的動物的特征后,繼續(xù)提出問題:將你熟悉的動物與不熟悉的動物做比較,它們有哪些相同點?是否可以根據這些特點將其歸類為同一類群?
2.導思路
初中生物中有很多難度較大的知識點,為了在不額外增加學習量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通過設置問題來幫助學生厘清思路。尤其是在學生遇到學習難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突破,為他們提供不同的思路方向?;诖耍處熞嫔钊脬@研教材內容,摸索出教學重難點、學習目標以及問題編排次序之間的關聯性,幫助學生形成思路,從而逐一攻克教學難點。例如,在“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學中,在開展實驗活動之前,教師應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與探究掌握實驗程序和學習重點。問題一:此次有關生物學研究的實驗活動,重點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問題二:在實驗開展之前科學家做出了什么樣的假設?問題三:這些假設的提出有什么依據?科學家都為此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問題四:在實驗過程中有哪些可以人為控制的條件?問題五:為什么要多次重復實驗?
3.導實踐
在完成“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教學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設置以下問題:當我們用白糖拌西紅柿時,為什么盤子中會有很多水?為什么將已經蔫了的青菜放入水中浸泡,其菜葉經過一段時間后會重新變得鮮嫩?結合這堂課的學習內容,學生很快就想到了答案,充分體驗到了學習生物知識所帶來的樂趣。
(三)反饋總結
為了總結經驗,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要帶領學生一同對“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情況進行歸納與總結。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態(tài)化表現做客觀評價,指出學生的優(yōu)缺點;其次,教師要帶領學生總結重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同時集中解答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后,教師要給學生設置開放性較強的課后思考問題,讓他們從生活中尋找答案,將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三、應用“問題導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應用“問題導學法”時,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問題意識,把握好時機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探究問題答案。此外,教師要注意設問技巧,在課堂中引人多媒體技術,進一步擴大教學內容的輻射范圍,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其次,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握好提問節(jié)奏,按照步驟來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教學“發(fā)生在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時,課始教師可帶領學生做如下動作:平穩(wěn)呼吸,放松身體,用雙手輕輕按壓胸部,閉眼感受自己的呼吸過程。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在呼吸時胸部有哪些變化?你認為能夠給呼吸帶來影響的因素有哪些?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fā),學生十分渴望從課本中找到問題答案,對人體的呼吸秘密一探究竟。在此種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更加高漲,教學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針對性地提出具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的問題,指導學生展開深層次的思考,不斷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