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曼
·調查研究·
微信為平臺的健康教育在小兒骨折患者家屬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王 曼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河南省兒童醫(yī)院、鄭州兒童醫(yī)院,鄭州,450018。
探討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指導對骨折患兒家屬的臨床效果。2018年7月—2019年7月,選擇骨折患兒共170例,并以患兒其中一位家屬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兒家屬按照數字隨機表的方法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8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宣教,研究組給予微信為平臺的健康教育宣傳。比對兩組治療依從性、護理前后患兒的康復情況以及患兒家屬對于健康知識的知曉率、患兒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幾率。研究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96.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06%)(<0.05)。護理后研究組患兒的康復優(yōu)良率以及患兒家屬對于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0.05)。研究組患兒發(fā)生壓瘡、肺炎以及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的幾率(2.35%)明顯低于對照組(10.59%)(<0.05)。對骨折患兒家屬給予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指導,提高了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利于患兒的預后康復。
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小兒;骨折患兒;并發(fā)癥
6到12歲是骨折的高發(fā)時期,主要是由于小兒的身體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加之小兒在此期間比較活潑好動,進而增加了骨折的發(fā)生幾率?;純汗钦酆笮枰L時間的治療,若未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將會增加肌肉痙攣以及內翻的發(fā)生幾率,不利于患兒的康復[1-2]。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能夠促進患兒的預后康復。近年來,微信作為目前最熱門的交流工具,被手機用戶廣泛應用,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微信平臺,可做到文字、語音、圖像的多樣化,極大的提高了健康教育傳播效率及被干預人群的接收程度。國內在患者中應用微信平臺進行健康教育的研究較多,但將其應用在小兒骨折患者家屬中的報道較少,為此開展此項研究。
2018年7月—2019年7月,選擇骨折患兒共170例,并以患兒其中一名家屬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兒家屬按照數字隨機表的方法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男32例,女53例;年齡26~36歲,平均(29.41±3.28)歲;大學25人,高中43人,初中17人;父親29人,母親51人,其他5人;漢族72人,回族10人,其他3人;男性患兒45例,女性患兒40例;年齡1~6歲,平均(3.21±0.64)歲。研究組:男33例,女52例;年齡26~37歲,平均(29.23±3.56)歲;大學28人,高中42人,初中15人;父親30人,母親49人,其他6人;漢族70人,回族12人,其他3人;男性患兒43例,女性患兒42例;年齡1~7歲,平均(3.94±0.83)歲。納入標準:①患兒經過檢查,確診為骨折;②患兒家屬使用微信作為日常交流工具,均具有良好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排除標準:①排除存在其他疾的患兒;②排除難以自如使用微信的患兒家屬;③患有精神疾病的家屬。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宣教。按照醫(yī)囑進行用藥和康復指導,告知患兒家屬到院復查的時間。
研究組給予微信微平臺的健康教育宣傳。出院后每天定時發(fā)送有關的康復知識和信息,信息的推送方式包括:圖片、文字以及視頻等,進行康復指導。健康教育的內容具體包括:①康復訓練的內容。告知患兒家屬每天需要進行康復訓練的具體內容以及訓練方法,指導患兒家長按照科學、規(guī)范、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患兒的康復;②為患兒家屬解答疑惑。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回答群內家屬所提出的問題和困惑,并且針對每一例患兒的不同情況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指導;③飲食指導。對于出院后的患兒來說,為了促進患兒的骨折愈合,則需要給予健康的飲食指導,患兒家屬可以根據患兒的恢復情況以及進食情況,于微信平臺進行詢問和咨詢,進而為患兒提供飲食護理;④微信預約。對于患兒出院后所存在的問題難以通過微信進行解決時,患兒家屬可以在微信群內預約門診復查,進行相關的檢查和處理,確保患兒的順利康復。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研究前后患兒的康復情況以及患兒家屬對于健康知識的知曉率、患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將兩組研究對象的觀察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形式表示,用卡方作顯著性檢驗。
干預前兩組患兒家屬對于相關知識的知曉率無明顯差異(>0.05),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家屬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高于對照組(<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兒家屬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變化
研究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96.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06%(χ=4.982,<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比較 [n(%)]
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康復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0.05)。研究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35%,低于對照組的10.59%(χ=4.763,<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康復狀況與并發(fā)癥率
由于骨折患兒的年齡相對較低,加之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發(fā)育并不完善,自主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受到疾病本身的影響,將會增加患者的疼痛反應和哭鬧現(xiàn)象,為臨床治療增加了一定難度,導致骨折康復的所需時間相對較長[3]。臨床上對于骨折患兒來說,為了促進患兒的骨折康復,需要不斷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加強患兒家屬對于有關疾病知識的認知。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主要是負責院內護理,難以對于患兒出院后的情況給予正確的護理指導[4]。近年來,臨床上非常重視患兒的延續(xù)性護理。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加強患者與患者以及患者與醫(yī)務人員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更加利于護患之間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及時為患兒家屬提供可靠的護理指導和護理干預。以微信作為平臺進行健康教育的護理和干預,不僅能夠緩解患兒的不良情緒,還能夠不斷提高患兒家屬對于有關疾病知識以及護理方法的認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醫(yī)療資源和服務渠道。通過延續(xù)院內的護理指導,能夠為患兒及其家屬提供更加有效的護理干預和指導,特別是對于患兒的骨折恢復來說意義重大[5]。
有關研究結果顯示,伴隨智能化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醫(yī)療服務與電子技術相互結合,將智能的網絡平臺作為傳播以及提供指導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以社交平臺作為健康教育的傳播方式,不僅能夠為患兒提供針對性的醫(yī)療服務,還能夠不斷豐富醫(yī)療體系[6]。臨床上通過為骨折患兒提供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能夠提高患兒家屬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還能夠為患兒提供更加正確的護理服務,利于促進患兒的預后恢復。聯(lián)合醫(yī)院專業(yè)的康復師和營養(yǎng)師,建立公眾微信號以及微信群的方式,能夠為患兒以及患兒家屬提供正確的健康教育指導和宣傳,為患兒提供更加良好的護理管理。與此同時,采取微信的溝通方式,能夠減少患兒家屬的消耗時間,并且得到正確而又個性化的護理指導[7]。除此之外,護患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夠對于患兒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和糾正,進而使得患兒得到更加個性化的護理,不斷提高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8]。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社會人群的人際交流傳播方式,以微信社交平臺作為健康教育的傳播方式,對開展健康教育有積極意義。以微信為平臺的健康教育作為一種延續(xù)性的護理模式,由專業(yè)的康復師以及科室的醫(yī)務人員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能夠為患兒家屬提供有關康復手法、飲食方案以及骨折有關護理方案等,不僅能夠繼續(xù)延續(xù)院內護理,還能夠根據患兒的康復情況不斷調整并完善護理方案,不斷提高患兒家屬的認知能力和護理能力,進而更加利于患兒的病情恢復。由于本研究時間較短,人力有限,微信平臺對骨折患兒長期的康復效果以及對家屬情緒等方面的影響均需今后進一步探討。
[1] 張碧云, 譚小波, 陳海波, 等. 互動健康教育模式對股骨遠端骨折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9, 26(26):203-205.
[2] 彌娟妮, 王麗萍, 朱曄, 等. 絕經后骨質疏松性再骨折醫(yī)患聯(lián)合延續(xù)性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 預防醫(yī)學, 2019, 31(9):963-966.
[3] 范瑞杰, 王瑩, 孫玉萍. 健康教育路徑管理對股骨頸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影響的臨床價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 22(17):145-147.
[4] 章琰, 王淑萍. 健康教育在股骨頸骨折圍手術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 19(64):357-358.
[5] 吳岱陽, 王璐娜. 微信指導下健康教育在下肢骨折患者壓力性損傷預防中的應用[J]. 浙江醫(yī)學教育, 2019, 18(4):26-28.
[6] 梅勝, 劉虔銘, 盛洪濤. 移動醫(yī)療服務平臺架構的研究與應用[J]. 中國數字醫(yī)學, 2017, 12(12):75-77.
[7] 趙麗新, 唐子人. 微信平臺對急診信息化管理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8, 27(10):1186-1188.
[8] 錢娟. 定時段強化式健康教育在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4(33):186,194.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WeChat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Fractur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based on the WeChat platform among family members of fractures.A total of 170 children with fractures were selected and one of the children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the families of all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random table, which were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8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education, and the research group gave health education by WeChat platform.Compar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family members’ health knowledg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hildren.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6.4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7.06%,<0.05).The rate of good recovery and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pressure sores, pneumonia, and wound infe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2.35%,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10.59%,<0.05).The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given to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fracture patients by WeChat platform has improved safety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prognosis of the child.
WeChat platform; Health education; Children; Fracture children; Complications;
10.16117/j.cnki.31-1974/r.202001025
王曼(1989—),女,河南滎陽市人,本科,護師,主要從事護理專業(yè),wmattybz1314@163.com。
20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