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說到作文寫作,學生會感到恐懼,教師也會頭疼。教師的指導是有條理的,從話題的開始到結(jié)束,但學生的作文仍然是流水賬,甚至假大空,枯燥乏味,令人失望。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遠離學生生活,缺少個性。
因此,應該放棄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法,讓生活實踐教學成為師生之間積極的生活互動,讓學生“寫下自己想說的話”,“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增強實踐的自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接近生活,并將生活的現(xiàn)實與自己獨特的思維相結(jié)合。這種寫作方式不僅切合實際,使文章更加合理,而且還具有許多新的思路,體現(xiàn)文章的獨特性和趣味性。
一、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加生活積累
反思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教師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知道哪些材料可用,如何開始,如何結(jié)束,學生的情感就像一潭死水。
教師在實踐中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那些平時沉默的學生寫的文章從“兔子尾巴”變成“豹尾巴”。他們休眠的大腦會被激活,激情會被點燃,在寫作時,會“有話要說,有事要寫”。
學生的思維只有進入活躍狀態(tài)時,情感海洋中才會有巨大的波浪,學生的大腦才會變得活躍。如此,情感和語言同構(gòu)共生的,從而達到鍛煉的目的。這些創(chuàng)作出來的富含情感的作品,展現(xiàn)了小學生的純真心智和孩子們純凈的內(nèi)心世界。
如果教師忽略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那么無論生活積累多么豐富,學生都不會醒來。抓住機遇,激活學生豐富的積累,使他們真正達到“我要寫作”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提高表達能力,才能使學習和生活具有節(jié)奏。因此,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激發(fā)學生的積累,與“寫作方法”的指導同樣重要。
二、豐富生活,積累素材
為了解決學生無話可寫的問題,教師必須豐富學生的生活,指導他們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學生的日常生活是挖掘練習材料的好地方,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并體驗生活。教師應提供各類示范課本,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累,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作文材料。還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借鑒別人的范例。在交流中感受生活,并確定寫作內(nèi)容和方法。學生可以寫下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或感覺到的東西,例如人、事物、風景等。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對他們每天所看到和聽到的內(nèi)容,“要盡可能詳細地了解,要盡可能清晰地思考”。每天進行寫作訓練,將拓寬學生的思維,幫他們積累大量的詞匯和語言材料,以便在寫作時使用它們。
三、學習觀察和觀察生活是生活寫作的基礎
在學生完成“螞蟻”的課程學習后,他們了解到勤奮的螞蟻總是將食物運回洞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生活中,讓其觀察螞蟻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努力工作。教師可以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帶領學生到樹上找?guī)字晃浵亖碛^察,并做好記錄,例如螞蟻如何選擇食物,如何與其他螞蟻合作。
在寫作中,他們應注意描述細節(jié),在作文中記錄他們在生活中看到和聽到的東西,從而使文章更加真實。同時,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觀察,學生也可以獲得更深刻的體驗,例如對螞蟻勤奮、團結(jié)等品質(zhì)的理解,使作文情感的表達更加充分。這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優(yōu)良品質(zhì)、樹立正確的回歸生活觀念和靈活工作觀念。
四、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許多學生寫作進展緩慢,主要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科學的計劃和目標,影響了學習效果。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之前為自己設定目標,然后制定科學實用的學習計劃。
例如,學生想寫“五一快樂假期”的作文時,可以制定相應的計劃,然后記錄他們的快樂時光和感受等,然后采訪父母、祖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如何度假,并記錄采訪內(nèi)容。最后,學生進行總結(jié)和寫作。這不僅能夠豐富文章的寫作素材,而且還能夠豐富情感表達。同時,學生可以有條不紊地安排娛樂和學習活動,以實現(xiàn)“開心玩耍,專心學習”的目標。
總結(jié):要使學生的作文充滿活力,教師要采取個性化鍛煉的教學策略。只有建立“課內(nèi)外聯(lián)系,家校及時溝通”的教學模式,拓寬教學時間和空間,才能使學生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心理變得更加健康,使寫作訓煉成為學生內(nèi)心的追求,寫出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讓他們用富有童心的、純真的言語描述豐富多彩的生活,創(chuàng)造像花朵一樣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