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娟霞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初中化學作為一門及動手與操作性于一體的學科,對學生在動手實踐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師應將“家庭趣味實驗”應用于教學中,以不斷地提高學生化學學習的質(zhì)量。
關鍵詞: 家庭;趣味實驗;初中化學
一、 前言
初中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本學科不僅要重視教師的講解,動手實踐也同樣重要。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而且傳統(tǒng)實驗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可根據(jù)自身條件,自行在家中進行家庭趣味實驗,從而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獨立動手的學習能力。本文就家庭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做一下闡述,以期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
二、 家長準備好基本實驗器材為學生創(chuàng)建家庭實驗環(huán)境
初中化學實驗是化學實踐的基礎,同時實驗內(nèi)容多樣復雜,但大部分實驗相對單一、枯燥、乏味,這樣就使學生逐漸對化學實驗失去興趣,再加上受每節(jié)課45分鐘的限制,使教師很難做到將理論與動手操作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進行講解。如果學生自行在家中進行趣味化學實驗,就充分解決了這一難題。學生在家中進行趣味化學實驗,首先需要家長的配合,家長需要自行購買用來進行趣味化學實驗的各種器皿,這從根本上幫助學生解決了在家庭中進行趣味化學實驗的基礎問題。
三、 家長配合學生進行家庭趣味實驗
人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學生在學校學習有教師和同學的陪伴,但是在家中只有一個人,尤其初中學生還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對一個人孤單的學習還不會像成人般的適應,尤其做化學實驗這種需要與人分享成功喜悅類的動手操作性學習,更需要有人陪伴。由此說明學生在家中動手做趣味化學實驗,需要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這樣不僅會增加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會通過全家一起動手做實驗促進和諧家庭親子關系的形成,從而使學生在溫馨愉悅的家庭氛圍中更加積極努力地學習知識。
下面,講解一下具體實驗例子,以供教師、家長、學生進行參考。
例1:魔棒點燈。
學生不用火柴,而是利用一根玻璃棒就可以將酒精燈點燃。在未做實驗前,學生以及家長也許都會對這個實驗心存疑問,一個玻璃棒怎么可以點燃酒精燈呢?學生可以在實驗前與家長就此問題進行探討,經(jīng)過探討以及深思熟慮后,認為玻璃棒可以點燃酒精燈的為A組,認為玻璃棒無法點燃酒精燈的為B組,整個實驗家庭首先確定各自的立場,假如男家長和學生認為這個實驗的結(jié)論是真實的即為A組,而女家長則認為該實驗缺乏理論依據(jù)不可相信即為B組。下面實驗就可以開始了。
實驗過程:在準備好的操作臺前,學生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玻璃片上,家長配合學生在高錳酸鉀上滴幾滴濃硫酸,學生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后,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部分,就會看到酒精燈被點燃了,由此證明A組獲勝。這個實驗可以使學生親子動手實驗并且親眼看到玻璃棒點燃酒精燈的全過程,由此會對這一現(xiàn)象有一個更為深層以及更為科學的認知。
實驗原理:高錳酸鉀與濃硫酸接觸后反應生成油狀的墨綠色物質(zhì),該物質(zhì)熔點為5.9℃,在遇到有機質(zhì)生成MnO 2的深棕色醬態(tài)物,注意觀察的話會發(fā)現(xiàn)醬態(tài)物上面飄著一層薄薄的黃綠色的侖氧化二錳,該物質(zhì)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以點燃酒精燈,在做該實驗時,家長在幫助學生做實驗時,也要配合學生保證實驗的安全性,畢竟化學實驗如果操作不當會產(chǎn)生一定的危險。同時,該實驗具有極強的趣味性,打破了傳統(tǒng)的只有火柴才可以點燃酒精燈的概念,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并且由于這一現(xiàn)象是學生利用親手操作實驗觀看到的,會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強化對該知識點的理解與認知。
例2:琥珀標本的制作。
學生和家長可以去商店購買一塊松香,通過自己動手來制作一塊人造琥珀標本,聽起來是不是就很有趣,下面大家來看一下具體操作步驟吧。
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松香一塊、昆蟲標本一個、燒杯一個、酒精爐一個、小紙盒一個、蠟紙一張、快刀一把、玻璃盒一個、酒精少許。
實驗步驟: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昆蟲標本取出,該標本可以是自己喜歡的蝴蝶、蜻蜓、甲殼蟲甚至樹葉、花朵都可以。比如選擇一片葉子當做標本,家長事先為學生準備好一個用硬紙折疊的小紙盒,并將蠟紙鋪于紙盒內(nèi),學生將樹葉標本放入紙盒中,之后將紙盒折疊成一個正方體,并留有一定的口子,將用酒精燈融化過的松香緩緩倒入紙盒內(nèi),很快松香就會變硬,這就是松香凝結(jié)了,這時就可以撕去紙盒,而后可以用快刀對標本周圍多余的松香進行清理,通過上述方法就制作完成了一個琥珀標本,但這只是琥珀標本的雛形,尤其之前松香是倒入硬質(zhì)小紙盒中,導致只有上面留有口的部分是透明的,而其他的部分都是毛糙且不透明的,導致對里面的標本看不清楚。所以這時家長應協(xié)助學生繼續(xù)完成實驗,需要用酒精對標本進行洗滌,洗滌后放置干燥通風處進行晾曬,這樣就會得到一塊晶瑩剔透的琥珀標本,樹葉靜靜躺在里面,并且會將葉片的整個脈絡看得一清二楚,如此才將整個實驗制作完成。家長和學生可以共同對該琥珀標本進行觀察,甚至可以每個人進行單獨觀察,然后分別寫出觀察日記,之后以家庭為單位對觀察日記進行對比,從中找出每個人對琥珀標本的共同認知以及差異認知,并且家長與學生根據(jù)認知差異進行交流,通過溝通與對比后,最后達成共識,這樣可以提升家長以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思考能力,這些方面的能力都對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學習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通過以上兩個家庭趣味實驗,相信很多學生會對化學實驗尤其是趣味化學實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興趣會使學生更想通過化學實驗去了解實驗背后的道理,從而通過化學實驗提升了對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力度,并可以通過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產(chǎn)生動手實踐操作化學實驗的想法,即化學實驗或者化學趣味實驗與化學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有著密不可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操作好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理論的前提,學好化學理論又可以提高化學實驗的成功率。
四、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家庭化學實驗的展開
學生家長畢竟不是教師,即便是全程參與趣味家庭化學實驗,可仍舊對許多理論與實操方面的知識不了解,這時就需要互聯(lián)網(wǎng)的介入,在家庭實驗過程中,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找相關資料以及視頻,或者利用微信群在群里同其他學生家長或者教師進行溝通,學生家長還可以在群內(nèi)將做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家長還可以利用學校創(chuàng)建的公眾號進行交流溝通,可以將遇到的問題在公眾號中留言,也可以對公眾號中其他家長留言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可以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從而達到幫助學生與家長順利完成實驗,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質(zhì)量的目的。
五、 教師應提前輔導學生增強實驗效果
不少情況下,學生在開展家庭趣味實驗時,均會缺失一定的目標性與條理性,也很少去反思實驗過程,因此對教師而言,需在學生開展家庭趣味實驗之初,先提前輔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心中有數(shù),了解家庭趣味實驗的方向與目標,并積極引導學生去反思整個實驗過程,以進一步增強實驗的效果。以具體方法來說,要求初中化學教師對學生進行以下輔導:其一,明確實驗目標。其二,選擇好實驗用品。其三,明確實驗原理。其四,實驗過程中的要點。其五,各種注意事項。其六,觀察的重點。其七,記錄實驗現(xiàn)象。其八,進行實驗總結(jié)與報告。通過明晰上述幾點,則能夠讓學生在開展家庭趣味實驗時,具有方向性與目標性,也利于保障實驗的效果。學生在進行家庭趣味實驗時,也能夠從中體會到課堂中不具備的樂趣。學生也可尋求家長的幫助,讓家長和學生一同開展家庭趣味實驗,這樣不但利于提升學生在家庭趣味實驗中的主動性,也利于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以更好地發(fā)揮出家庭趣味實驗的作用。
六、 教師需強化監(jiān)督與提醒學生實驗
通過開展家庭趣味實驗,利于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強化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因此許多教師都樂于為學生布置家庭趣味實驗,學生可在家長的幫助下,一同完成家庭趣味實驗。以實際情況來說,卻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許多學生放學回家后,將開展家庭趣味實驗的事情全然忘記了,在第二日上化學課時才猛然想起,而教師也很少監(jiān)督與提醒學生,致使學生在進行家庭實驗時,總采取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更甚并不進行家庭實驗。在這種情況下,家庭趣味實驗就會變得沒有意義,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因此對初中化學教師來說,在布置家庭趣味實驗后,就應強化對學生的提醒與監(jiān)督,在課堂中,教師還應隨機提問和家庭趣味實驗相關的問題,并細致檢查初中生的實驗報告,這樣則能夠提起學生在進行家庭趣味實驗時的主動性,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最終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及化學學習能力。
七、 適當將課堂實驗布置為家庭實驗
化學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很多化學知識均對應著化學實驗,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所需進行的實驗操作也有諸多,但為節(jié)省課堂時間,且各項實驗設備也不夠充足,所以在進行課堂實驗時,許多教師都會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演示功能,讓學生直觀地去觀看實驗過程,而學生鮮少有動手操作的機會。針對上述情況,教師也可適當將課堂實驗布置為家庭實驗,讓學生在回家之后能夠主動去進行家庭趣味實驗,以打破課堂中的局限性,讓學生能夠更為細致地理解化學知識。
八、 結(jié)語
類似這樣的趣味化學小實驗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逐一列舉了。這種類型的小實驗集簡單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可以使學生通過形象有趣的化學實驗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去更深層次地體會化學的魅力。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在家庭中多多進行這類趣味性強的化學小實驗,這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化學與實際生活存在的聯(lián)系,更可以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化學,逐步提高化學學習質(zhì)量,從而達到最終的提升初中學生化學學習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從而實現(xiàn)學生更為長遠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魏凌云.“家庭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師,2019(S1):135.
[2]趙建軍.分析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2):157.
[3]王文宏.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