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芬
據(jù)《美國周刊》3月21日報道,英國哈里王子及其妻子梅根于3月9日返回英國,代表女王進行最后一次王室工作后,已徹底退出王室公職?;厮輾W洲歷史,曾經(jīng)有過多名王室成員主動放棄繼承權(quán),哈里王子的爺爺菲利普親王就是其中之一。
放棄帝位之爭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1801年-1825年在位)沒有男性后代,合法女兒也不幸在嬰兒期死亡。根據(jù)1797年頒布的繼承權(quán)法,他的二弟康斯坦丁成為皇位繼承人,三弟尼古拉為第二順位繼承人。1825年12月1日,亞歷山大一世在亞速海附近的小鎮(zhèn)塔甘羅格療養(yǎng)時突然駕崩。身處華沙的康斯坦丁率先獲知“眾臣愿意擁戴他為新沙皇”,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康斯坦丁隨即宣布放棄皇位繼承權(quán)。尷尬的是,圣彼得堡的尼古拉在獲知亞歷山大一世去世后,已經(jīng)宣布效忠康斯坦丁。一場前所未有的王朝繼承危機由此出現(xiàn)。
在這場聞所未聞的斗爭中,兩名皇位繼承人都放棄繼承權(quán),爭相為放棄帝位而努力。哥倆就這樣推來推去,俄羅斯帝國從12月1日至12月26日這段時間里,實際上處于無人統(tǒng)治的狀態(tài)。
12月26日,由于康斯坦丁始終拒絕前往圣彼得堡,實在拖不下去的尼古拉宣布登基。就在這一天,政變發(fā)生了。當時一批貴族和軍隊高級將領(lǐng)試圖利用新沙皇立足未穩(wěn)之際,通過政變組織臨時政府,推動廢除農(nóng)奴制。但他們的猶豫不決給了尼古拉派兵鎮(zhèn)壓的機會。當天夜里,政變部隊被打散,參加政變者被稱作“十二月黨人”。
歷史學家認為,康斯坦丁與尼古拉爭相放棄帝位,主要是由于當時俄國局勢不穩(wěn),兩人都沒有信心掌控局勢,沙皇的皇冠成了燙手山芋。尼古拉也是在鎮(zhèn)壓十二月黨人后,才下決心實施鐵腕統(tǒng)治,把沙皇當下去。
“愛江山更愛美人”
在20世紀上半葉,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是極富有爭議的人物。1918年,羅馬尼亞王室離開首都布加勒斯特躲避戰(zhàn)火。在此期間,國王斐迪南一世的長子卡羅爾瘋狂愛上一名軍官的女兒。但羅馬尼亞憲法規(guī)定,王子和平民結(jié)婚將被剝奪王位繼承權(quán)?!皭劢礁鼝勖廊恕钡目_爾決定放棄繼承權(quán),帶著這個名叫蘭波琳娜的姑娘私奔來到烏克蘭敖德薩并舉行婚禮。惱怒的國王下令強行將卡羅爾遣送回國,監(jiān)禁在修道院里。1919年8月,羅馬尼亞最高法院裁定卡羅爾與蘭波琳娜的婚姻違憲和無效。在家人的撮合勸說下,1921年3月10日,卡羅爾與希臘公主海倫結(jié)婚。
與海倫公主的蜜月沒維持多久,1923年3月,卡羅爾與埃琳娜·路派斯庫相識,后者當時是一名軍官的妻子,卡羅爾第一次見到她就被吸引住了。這場婚外戀丑聞激怒了保守的羅馬尼亞國民,盡管王室成員苦勸,卡羅爾還是一意孤行,跟隨埃琳娜私奔前往巴黎,這是他第二次為女人放棄王位繼承權(quán)。此后斐迪南一世廢除他的繼承權(quán),并指定卡羅爾之子邁克爾(卡羅爾和海倫公主唯一的兒子)為王位繼承人。
1927年7月20日斐迪南一世去世后,邁克爾繼承王位。讓世人吃驚的是,1930年6月,卡羅爾回國并從兒子手中搶過王位,成為卡羅爾二世,創(chuàng)下父親從兒子手中繼承王位的罕見案例??_爾二世在羅馬尼亞實行了10年獨裁統(tǒng)治,直到1940年9月被趕下臺,王位重新由兒子邁克爾一世繼承。
放棄兩國王位繼承權(quán)
英國菲利普親王的父親安德烈亞斯王子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第四子,他的父親還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孫子。由于希土戰(zhàn)爭中失敗,菲利普的父親作為替罪羊帶著一家人流亡英國。
菲利普親王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愛情故事始于1939年,當時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攜家人來到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校參觀,13歲的伊麗莎白公主注意到身手矯健的菲利普。伊麗莎白后來回憶說,從13歲那年第一次見到菲利普起就愛上了他。1946年,喬治六世同意將長女嫁給菲利普。但為了能同伊麗莎白結(jié)婚,菲利普主動放棄希臘和丹麥的王位繼承權(quán),改東正教信仰為英國圣公會,加入英國國籍并改名菲利普·蒙巴頓。1947年11月20日,菲利普與伊麗莎白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婚,開啟了長達半世紀的模范婚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