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弘,叢壯,童川,蘇瑞
(吉林醫(yī)藥學院護理學院,吉林)
虛擬仿真教學是架起理論與實踐橋梁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學中運用虛擬仿真技術有效地提升護理學生(學生)的學習效果[1]。虛擬仿真現(xiàn)已用于護理教育中的溝通交流、災難及團隊合作方面[2]。在上海夢之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幫助下,我校開發(fā)的“重癥肺炎患者院內搶救”虛擬仿真教學獲批2018年吉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018年9月該項目借助于學校臨床醫(y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平臺用于急危重癥護理學教學,運行3個學期7個期班,共計980名學生完成虛擬仿真學習。
“重癥肺炎患者院內搶救”虛擬仿真教學符合教育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定位,使用信息化技術、人機交互、數據庫、互聯(lián)網等技術手段,根據急危重癥休克患者院內緊急救治的自身特色,視頻導入,給予相應的院內急診對癥處理、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救治,提供心肺復蘇(CPR)、除顫、正確給藥等操作,幫助學生解決在真實情景中無法實施的各種侵入性操作的困境。通過虛擬仿真教學,學生以一個連續(xù)的知識體系來完成學習任務,同時虛擬仿真教學的另一特色是允許學生出差錯,積極誘導學生改正錯誤,提供最佳服務。
虛擬仿真教學融合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評估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學習過程中通過考核,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虛擬仿真教學重點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決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體驗在真實臨床情景中無法完成的操作,為將來實施正確的臨床決策給予鋪墊。
“重癥肺炎患者院內搶救”虛擬仿真教學覆蓋13個知識點:(1)ICU護士的接診內容;(2)重癥肺炎的定義;(3)傳染病的分類;(4)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屬于哪類傳染?。唬?)甲型流感的防護隔離措施;(6)甲型流感導致細菌性重癥肺炎的初步處理措施;(7)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的合理用藥;(8)搶救休克患者的首選藥物;(9)心臟驟停的處理措施;(10)胸外按壓的正確手勢;(11)胸外按壓的幅度、頻率;(12)患者發(fā)生室顫的處理措施;(13)急性心衰引起急性肺水腫的處理措施。
虛擬仿真教學開展前,教師給學生規(guī)定預習時間和預習范圍,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學生在教師指定的時間內進行虛擬仿真學習,此虛擬仿真教學有自學版和測試版。學生通過電腦、iPad、手機等方式登錄網站,以學號為賬號并輸入密碼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進度會在教師的系統(tǒng)里呈現(xiàn),便于老師監(jiān)督督促。學生按照軟件設定好的程序和順序學習,無法跳躍知識點。某些環(huán)節(jié)設置提問,必須回答正確才能繼續(xù)學習,確保對知識點的學習沒有遺漏。
軟件中教師系統(tǒng)呈現(xiàn)學生的開始學習時間、學習成績、學習時長、平時成績和學習進度,考核成績=平時成績×0.3+學習成績×0.4+心得體會×0.3。
2018年9月開始運行“重癥肺炎患者院內搶救”虛擬仿真教學,980名學生完成虛擬仿真學習,其中972(99.2%)名學生贊同虛擬仿真教學,8(0.8%)名學生持中立態(tài)度,沒有學生不贊同虛擬仿真教學。虛擬仿真學習結束后針對學生的反饋進行匯總,見表1。
表1 學生對虛擬仿真教學的反饋
虛擬仿真教學以其新穎性和實用性推動了護理教育的蓬勃發(fā)展,虛擬仿真技術提供了更多基于應用的學習和視覺圖像的整合,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實施虛擬仿真技術有助于縮短學習曲線,減少練習時間,提高學習結果。虛擬仿真技術所支持的現(xiàn)實性和深度理解使學習變得更有吸引力和富有意義[1]。學生熱衷虛擬仿真教學,對虛擬仿真教學持積極贊同的態(tài)度[3],本研究99.2%學生贊同虛擬仿真教學,教師也非常滿意虛擬仿真的教學效果。
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為學習者提供靈活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通過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直觀過渡到思維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評判性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新意識。虛擬仿真教學調動老師的創(chuàng)作熱情,提升老師的教育技術水平,拓展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4]。表1中學生給予的虛擬仿真教學的不足和建議是老師的寶貴財富,有助于將來虛擬仿真教學更加完善和成熟。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虛擬仿真學習,虛擬仿真教學提升了學生的理解、甄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虛擬仿真作為一種體驗式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大門,讓學生體驗當今復雜且富有挑戰(zhàn)性的病人,同時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臨床虛擬仿真教學是護理教育課程的重要補充,仿真教學所表現(xiàn)出的易用性、實用性和學生喜歡的意向將推動護理教育蓬勃發(fā)展[5]。
虛擬仿真教學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將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但仍需要通過實踐的檢驗逐步完善,使虛擬仿真教學進一步成熟,以推動護理教育的蓬勃發(fā)展,進而提升護理人才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