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佩東
(遼寧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本溪分公司,遼寧 本溪 117000)
朝鮮黃楊(Buxusmicrophyllavar.koreana),黃楊科,黃楊屬。朝鮮黃楊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也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綠化常用樹種,是小葉黃楊(Buxusmicrophylla)的變種[1]。該樹種萌芽力強,耐修剪??蓡沃暝灾矠樾械罉?,也可多株栽植修剪做綠籬,亦可盆栽作為室內(nèi)觀賞。目前,關(guān)于朝鮮黃楊育苗技術(shù)報道較多,韓靜就遼寧地區(qū)氣候特點,探討了朝鮮黃楊的栽植養(yǎng)護技術(shù)[2],苗艷光對朝鮮黃楊播種育苗的實踐進行了總結(jié)[3]。然而朝鮮黃楊種源試驗報道較少;為此,本試驗開展對4個產(chǎn)地小葉黃楊苗期特性的研究,旨在篩選出可作為本溪地區(qū)綠化的優(yōu)良種源,豐富本溪地區(qū)園林綠化樹種。
試驗地選擇在遼寧省本溪縣草河城鎮(zhèn)苗圃,地理位置123°54′ E,40°53′ N。該地年最低氣溫-31.7 ℃,最高溫度36.1 ℃,年降水量926.3 mm,年蒸發(fā)量900~1 000 mm。相對濕度74%,無霜期150 d左右。土壤為沙壤土,pH值6.5,土壤疏松肥沃,透水性良好。氣候?qū)贉貛夂?,溫度低,雨量大,冬季干冷?/p>
2.1 試驗材料
供試種子采集于錦州、沈陽、大連、鞍山4個產(chǎn)地朝鮮黃楊優(yōu)良母樹。
2.2 試驗方法
在沈陽、大連、錦州和鞍山每個種源播種床上隨機選擇10 m×1 m樣地3塊,6月中旬調(diào)查出苗率。次年10月末,分別對各種源苗木苗高、地徑、分枝數(shù)、冠幅進行測量。采用覆稻草防寒的方法進行越冬處理,次年6月中旬對各種源當年生苗木越冬保存率進行調(diào)查,10月中旬,分別對各種源次年生苗木苗高、地徑、分枝數(shù)、冠幅進行測量。用EXCEL2007軟件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用SPSS18.0軟件單因素Duncan兩兩比較法進行方差分析。
3.1 不同種源播種出苗率及當年苗木生長對比
由表1可知,4個種源出苗率、苗高、分枝數(shù)、冠幅存在顯著差異(P<0.05),地徑差異不顯著。由表2可知,沈陽種源播種出苗率最高為75.48%,顯著高于大連、鞍山、錦州種源。沈陽、大連種源當年苗高、分枝數(shù)、冠幅顯著高于鞍山、錦州種源,由此,從出苗率和當年苗木長勢綜合來看,沈陽種源表現(xiàn)最好,大連種源次之,鞍山、錦州種源較差。
表1 不同種源播種出苗率及當年苗木生長情況方差分析
表2 不同種源播種出苗率
注:表中數(shù)值為“平均值±標準差”;同列不同字母表示0.05水平差異顯著。下表同
3.2不同種源當年苗木越冬保存率及次年苗木生長對比
由表3可知,4個種源次年苗木苗高、分枝數(shù)、冠幅存在顯著差異(P<0.05),當年苗木保存率、次年地徑2個指標差異不顯著。由表4可知,4個種源的當年幼苗保存率均達90%以上??梢姡?個種源小葉黃楊當年播種苗在本溪地區(qū)通過防寒可安全越冬。沈陽、大連種源在次年苗木苗高、地徑、分枝數(shù)、冠幅4個方面均顯著高于鞍山、錦州種源。
表3 不同種源當年苗木越冬保存率
表4 不同種源當年苗木越冬保存率
4.1 4個種源的出苗率、當年苗木苗高、分枝數(shù)、冠幅均存在顯著差異,地徑差異不顯著。沈陽種源播種出苗率最高為75.48%,顯著高于大連、鞍山、錦州種源,高出錦州種源播種出苗率的21.88%。沈陽、大連種源當年苗木苗高14.53 cm、14.08 cm,分枝數(shù)9.43條、9.21條,冠幅12.02 cm、10.00 cm,顯著高于鞍山、錦州種源。
4.2 4個種源當年苗木越冬保存率均在90%以上,通過防寒可以安全越冬。不同種源次年苗木苗高、分枝數(shù)、冠幅差異顯著,地徑差異不顯著。沈陽、大連種源顯著高于鞍山、錦州種源。
4.3 綜上所述,沈陽種源表現(xiàn)最好,其次是大連種源,鞍山、錦州種源較差。但由于試驗時間短,僅限于苗期的表現(xiàn),后期苗木生長還有待繼續(x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