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巧妙利用課堂這一陣地,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激發(fā)其潛能,使其在快樂中接受知識,增加技能,把課堂搞活,吸引學生,語文教學教師要實現(xiàn)課堂少講,一定要重視把功課做在前面,早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了,課堂交給學生,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去,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
關鍵詞:農(nóng)村學校;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策略
一、 讓語文課堂更有趣味性
妙用導語讓語文課堂激情飛揚。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diào),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上課亦如此,第一錘就敲在學生心上,像磁鐵般把學生吸收住,誘發(fā)情感,激發(fā)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產(chǎn)生“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巧借情感把控課堂。情感是教學中的“高速公路”。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以情動人,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親切的話語,生動的講述,信任的目光,飽滿的情懷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相應的情緒體驗,讓學生感到上課是一種精神享受。
應用小組合作形式完成教學。新課程倡導合作理念,小組合作形式成為課堂主流。小組合作形式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表演課本劇。語文課本中除了說明文、散文、議論文外,還有許多優(yōu)秀的小說、記敘文、戲劇等,這些文章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表演本身就是習,學生改編的過程更能學到許多的知識。
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結合課文內(nèi)容,教師設置離學生生活較近讓學生有話可說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學習了課文《羚羊木雕》后,可設置問題:“你覺得,在交友中,友誼重要還是禮物的價格重要?”“我把珍貴的木雕送給了自己的朋友,這樣做對不對?”等,這樣的問題接近學生的生活,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
經(jīng)常變換學習形式,有效激發(fā)學習熱情。教師要學會根據(jù)所講內(nèi)容,選擇恰如其分的教學方式。如朗誦、合作、辯論、研究、摘抄、背誦、練習等,要善于搭配組合,最大程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其他輔助手段。如多媒體技術,可把許多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東西直接變成畫面,優(yōu)美的畫面配之以聲、光、電效果,成分激趣學生學習。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備課前要認真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要有這種強烈的意識。同時教師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遇到新方法要去嘗試,對教學方式了如指掌,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揮灑自如,教學形式豐富,教學精彩紛呈。
二、 讓語文課堂教學“少教多學”
高效課堂中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角。課堂中教師并未直接干涉學生的學習活動,但教師的關懷和間接引導卻是最有效的控場法寶。讓語文課堂教學“少教多學”,教師要弄清教與學的關系,多角度看待教與學,打造高效課堂,真正做到高效課堂高效教,高效課堂高效學。
做到教學相長。高效課堂中教師不能一味主導課堂和控制學生,不能剝奪學生的自主學習權。教師課堂教學不能面面俱到,要給予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思維時間。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需要控制好授課時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和高效。教師少教是更好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
開展學生小組活動。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學生在學習中學習同學長處補足自己不足至關重要。如教師通過學生分組形成學習小組,課堂學習中輪流讓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在交流碰撞中感受思維和知識的力量。小組活動設置有效緩解了教師授課壓力,極大釋放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會預習。教師通過讓學生課前預習,學生課前做了準備,課堂上自然就有了表達欲,把自己不懂的知識全部說出來,針對教師授課內(nèi)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思考來發(fā)聲,教師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過分教學壓力,自然而然也能夠營造“少教多學”的氛圍。
堅持以人為本。新課標強調(diào)教師需要更多轉(zhuǎn)變教學思維,多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課堂教學中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幫助教師更好
地制訂教學設計,針對性給出解決方法。因材施教,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都予以鼓勵,不打壓,不諷刺學生學習。
三、 讓語文課堂教學有效高效
開展語文高效課堂教學,首要設計好教學方案,方案中要設計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具有可檢測性和操作性。教學程序要清晰,循序漸進,轉(zhuǎn)換自然,銜接無痕。每個步驟要對應學習目標。要著重設計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活動要指向?qū)W習目標的達成,活動要求易于理解,活動形式豐富,課堂具有高參與度、高認可度、高思維度、高流暢度、高達成度?;顒右孕〗M合作學習為主。
開展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課堂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時間多于教師講的時間。為了控制教師講的欲望,教師在每個步驟說什么都要預設完整,切不可隨堂隨心所想去說。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反思學習目標是否達成,要在學生學習時把握反思的節(jié)點,根據(jù)反思及學習反饋情況及時作教學決策予以改進,因材施教。最好先試講或默講演練,記錄比較教和學的時間及學習內(nèi)容,看看是否是少教多學。
開展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要加強合作,與本組教師合作,跨學科合作。要加強學習,敢于嘗試,大膽運用新思想新技術。要體現(xiàn)教、學、評的高度一致性。要與時俱進,具有時代感。要讓不同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應有發(fā)展,讓學生動起來。
開展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動耳聽,聽清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達到的目標。要讓學生用眼看,看課本中的課文、例題等,提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問題。要讓學生討論交流,在看的過程中收獲,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或這個問題應用了什么知識解決等,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法。討論可以分小組或者自由結合,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讓學生動口說,說出討論過程中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點撥鼓勵。要讓學生用心記,在其他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記下好的方法等,從中學到不同的分析思路。
四、 讓語文課堂活起來吸引學生
入班笑臉化。上課前不論自己心情怎樣,在走進教室的剎那,要讓學生們看到我們的笑臉。學生們每天關注最多的,就是教師的臉和表情。教師課前的笑臉可讓學生愉悅心情,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課堂情景化。備課時要充分考慮課程內(nèi)容與學科特點,把學習內(nèi)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來設置課堂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體驗知識源于生活、生活中蘊藏科學知識的道理。
環(huán)節(jié)戲劇化。課堂環(huán)節(jié)與生活聯(lián)系,傳授知識中分享學生的生活趣事,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回答問題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點評調(diào)侃化。對學生點評時,多用鼓勵并帶有調(diào)侃的語氣。如“你這個問題,回答得很好嘛!都快超過我了!”“你的這個想法很特別,我都沒想到呢!”
收尾嚴謹化。在學生精力分散之前的最短時間里,用結構化、圖示化方法,對整堂課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進行顆粒歸倉,避免枯燥喪失課堂活躍度。充分把握學生做到收放自如。
五、 讓語文課堂實起來提升質(zhì)量
語文教師要不斷革新課堂教學,讓學生喜歡上課,對學習充滿興趣,有自發(fā)學習的上進心。
語文課堂要扎實。有意義是一堂課的基礎評價標準。教師授課前可根據(jù)學情和教學內(nèi)容需要,給學生投影一張課文圖片,有意設計問題誘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進入投入課堂。
語文課堂要充實。課堂要有效率,教師課堂教學要抓住教授內(nèi)容核心。課堂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如何圍繞教學主要內(nèi)容,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所得。
語文課堂要豐實。豐實就是師生在課堂中能激發(fā)出多大火花,能不能通過師生交流產(chǎn)生新的東西。因此教師在課前,要根據(jù)課文預設問題,準確勾起學生思考,學生在問答過程中,教師要能接住學生的奇思妙想,把學生的創(chuàng)新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課堂中寶貴的部分。
語文課堂要平實。課堂教學要平等,任何一堂課必須要有學生的廣泛參加。師生的課堂地位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而已。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待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善意指出不足為輔。在對待學生課堂提問,重在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才會學有所獲,師生才會相得益彰。
語文課堂要真實。每一堂課都是存在著優(yōu)點、缺點以及遺憾的地方,這就是真實的。好的地方保存下來繼續(xù)優(yōu)化改進,差的地方就去掉或者改善,這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課,也就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值。真實的課堂是善教的課堂。教師在課堂設計中要能以逐漸深入的問題設計引發(fā)學生激趣,最后解決問題獲得成功。善教的課堂是學生歡迎的課堂。
六、 改進教學設計提高語文教學實效
教學設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藍圖,猶如蓋房所需圖紙。教師的教學設計注定了一節(jié)課的效果。因此修改教學設計,自然應成為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的一部分。妙用改進教學設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
針對教學理念修改。課堂教學設計初稿后,教師要從不同角度思考,看看設計是否達到最優(yōu)。要看設計中滲透的設計思想,選用的教學手段,以及重難點的處理等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
針對學情對教學思路修改。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要首先考慮,“我的學生是什么樣的”這個問題,教學設計結束后要考慮,我這節(jié)課是否適合我的學生,我是針對什么層次的學生設計等。
針對重難點的處理方式修改。針對同一知識點處理,教師采用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選用恰如其分的方法處理。教師同樣需要不斷思考,好方式方法,學生學起來輕松,又能達到理想效果,反之效果則大打折扣。
針對教學手段修改。教學手段是輔助課堂教學的,用好了錦上添花,用得不好則事倍功半。因此教師要不斷思考教學手段的最優(yōu)化,這課堂教學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
針對問題設置修改。課堂要高效,“問題”設計極為重要,好問題猶如一把火,可以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積極參與,樂此不疲,又余味無窮。因此教師要提高教學實效,上出好課要從教學設計開始,從一開始就精益求精,真正提高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劉士華.分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
作者簡介:劉生香,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三灘鎮(zhèn)中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