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平,李貞霞,王玲燕,朱紅彩,原讓花*,黃金華,馬海濤,李明衛(wèi)
(1.新鄉(xiāng)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2.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大白菜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供應量最多、銷售時間最長的蔬菜之一[1],為喜鉀作物。通常情況下,每生產(chǎn)1 000 kg大白菜,大約需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分別為1.86、0.36、2.83 kg,鉀的需求量明顯高于氮和磷[2]。然而長期以來菜農(nóng)重氮肥輕鉀肥,加劇了氮、鉀營養(yǎng)的不平衡,嚴重影響了大白菜的品質[1,3-4]。目前,大白菜生產(chǎn)上施用的底肥多為普通硫酸鉀復合肥(N 15%,P2O515%,K2O 15%)。根據(jù)大白菜養(yǎng)分需求規(guī)律和生產(chǎn)實踐證明,該類型肥料已不能平衡滿足大白菜對養(yǎng)分的需求。研究表明,鉀肥可顯著提高大白菜產(chǎn)量,但不同鉀肥品種對產(chǎn)量及品質有影響[1]。本試驗通過對2種不同氮磷鉀含量的硫酸鉀復合肥進行比較試驗,探討不同氮磷鉀含量的硫酸鉀復合肥對大白菜品質和產(chǎn)量的影響。
試驗分室內(nèi)和田間兩部分。田間試驗在獲嘉縣太山鎮(zhèn)西寺營村秋季大白菜生產(chǎn)基地進行,供試田塊質地中壤,肥力中等、均勻;土壤pH值7.3,有機質0.6%,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55、14、88 mg·kg-1,前茬作物為大蔥。供試大白菜品種為秦雜2號(M1)、小包23(M2)、鄭研小包(M3)。供試肥料硫酸鉀復合肥(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L1(N 18%,P2O55%,K2O 22%)和L2(N 15%,P2O515%,K2O 15%)。
試驗為二因素試驗,復合肥2種,品種3個,6個處理,重復3次。試驗處理為大白菜品種M1、M2、M3分別施用硫酸鉀復合肥L1和L2。2017年8月20日整地時,把所需試驗肥料L1、L2作為底肥分別施入M1L1、M2L1、M3L1和M1L2、M2L2、M3L2小區(qū),667 m2施肥量均按50 kg施入,8月27日直播,種植行距54 cm,株距50 cm,每小區(qū)種植20株,小區(qū)面積為5.4 m2。11月25日收獲,每小區(qū)收獲后去根稱重計產(chǎn)。
測試樣品于2017年11月15日在試驗小區(qū)內(nèi)采集新鮮大白菜,每處理隨機采收3顆新鮮大白菜,去根后稱重計單株產(chǎn)量,并采用4分法取樣,剪碎混勻,分別進行品質測定(試驗測定在河南科技學院園藝學院實驗室進行)。Vc含量的測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5];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5];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5];干重/鮮重采用烘干法;粗纖維測定依據(jù)GB/T 5009.10—2003,采用粗纖維測定儀進行測定。
測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10和DPS(v9.5)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隨機區(qū)組雙因素處理,其中方差分析是使用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
從表1可知,產(chǎn)量上,以秦雜2號株凈重最高,鄭研小包凈重最低,經(jīng)新復極差比較,秦雜2號和小包23凈重差異不顯著,且均極顯著高于鄭研小包;品質上,秦雜2號和小包23在可溶性糖、Vc、粗纖維含量上雙方基本沒有差異,且Vc極顯著高于鄭研小包,可溶性糖和粗纖維極顯著低于鄭研小包。本試驗中,小包23蛋白質含量最高,極顯著高于秦雜2號和鄭研小包;秦雜2號蛋白質略高于鄭研小包,但未達顯著水平。由上可知,小包23除蛋白質極顯著高于秦雜2號外,在產(chǎn)量和可溶性糖、Vc、粗纖維含量上兩品種間基本沒有差異,說明秦雜2號和小包23在產(chǎn)量和品質方面遺傳特性相似較多,綜合性狀以小包23較好,秦雜2號次之,鄭研小包綜合性狀一般。
表1 不同品種大白菜產(chǎn)量、品質比較
注:同列數(shù)據(jù)后無相同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組間差異極顯著(P<0.01)和顯著(P<0.05)。表2~3同。
從表2可知,在相同追肥條件下,L1肥料處理極顯著增加了大白菜凈重、蛋白質、粗纖維含量,Vc含量增加不顯著;同時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但未達顯著水平。
表2 不同肥料處理的大白菜產(chǎn)量、品質比較
表3可知,產(chǎn)量上,M1L1處理的株凈重最高,極顯著高于M1L2、M3L1、M3L2,顯著高于M2L2,與M2L1差異不顯著;M2L1和M3L1凈重分別高于M2L2、M3L2,但增加不顯著。由上可知,各品種均以L1肥料為優(yōu)。其中,M1L1肥料凈重增產(chǎn)極顯著,為最優(yōu)選擇??扇苄蕴呛恳訫3L1處理最高,顯著高于M2L2,極顯著高于其他4個處理;M1L1可溶性糖低于M1L2,差異不顯著;M2L1極顯著低于M2L2,M3L1極顯著高于M3L2。說明鄭研小包施用L1復合肥可溶性糖最高,為最優(yōu)選擇。蛋白質含量以M2L1處理最高,極顯著高于其他5個處理,其他5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同時M1L1、M3L1蛋白質分別高于M1L2、M3L2,但差異不顯著,說明參試品種施用L1復合肥為優(yōu)選,秦雜2號、鄭研小包施用兩種復合肥間無顯著差異。Vc含量以M1L1高于M1L2,差異不顯著;M2L1和M2L2無差異;M3L1極顯著高于M3L2;M3L2的Vc含量最低,其他5個處理間無顯著差異。粗纖維檢測結果表明,M3L1含量最高,極顯著高于其他5個處理;同時M1L1顯著高于M1L2,M2L1極顯著高于M2L2,M3L1極顯著高于M3L2,說明3個品種施用L1復合肥均顯著增加粗纖維含量,其中鄭研小包施用L1復合肥增加效果最顯著。
表3 不同處理對大白菜產(chǎn)量、品質比較
不同大白菜品種在產(chǎn)量和品質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扇苄蕴呛涂扇苄缘鞍踪|對感官品質起正向作用,粗纖維對感官品質起負向作用。本試驗中,秦雜2號和小包23產(chǎn)量相近,小包23除蛋白質含量明顯高于秦雜2號外,其他品質性狀基本無差異,兩者在產(chǎn)量和品質方面遺傳特性相似處較多,因而綜合性狀以小包23較好。
施用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可極顯著增加大白菜產(chǎn)量及蛋白質和粗纖維含量,對Vc、可溶性糖影響不顯著。本試驗中,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中氮、鉀含量明顯高于硫酸鉀復合肥(N 15%,P2O515%,K2O 15%),且具有顯著增產(chǎn)效果,這與李軍等[6]提出的在磷肥適宜用量情況下大白菜增施氮肥和鉀肥有明顯增產(chǎn)效應和陳先知等[1,7]提出的增施鉀肥提高地上部凈菜率、顯著提高大白菜的葉球產(chǎn)量結論一致。本試驗中,施用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不同程度增加了大白菜的蛋白質、Vc含量,這與陳先知等[7]提出增施鉀肥能提高大白菜葉幫和軟葉中的蛋白質含量結果及李軍等[6]提出的施鉀肥可提高大白菜Vc含量結論一致。本試驗中施用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的可溶性糖含量未達顯著水平,這與周藝敏等[8-9]認為的鉀肥施用對大白菜的糖含量無大影響結論一致。本試驗施用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可明顯增加粗纖維含量。
不同處理對大白菜產(chǎn)量及品質有不同影響。產(chǎn)量上,秦雜2號施用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處理產(chǎn)量最高;品質上,3個參試品種施用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均不同程度增加大白菜的蛋白質、Vc及粗纖維含量。
綜合認為,3個品種中,綜合性狀以小包23最好,優(yōu)質高效;肥料以含鉀量較高的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做底肥效果最好,可明顯提高產(chǎn)量,有效改善大白菜品質。生產(chǎn)上可選用大白菜小包23、施用含鉀量較高的硫酸鉀復合肥(N 18%,P2O55%,K2O 22%)做底肥生產(chǎn),作為大白菜生產(chǎn)較優(yōu)模式。由于本試驗參試品種均為中早熟類型,試驗肥料種類較少,數(shù)據(jù)僅為1年試驗結果,今后應根據(jù)生產(chǎn)需要,加大相關技術研究,為大白菜優(yōu)質高效生產(chǎn)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