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初昕
(本文責(zé)編:牟鋒)
父親一回家,就急匆匆往閣樓里鉆。在閣樓里倒騰半天,他興沖沖地大喊:“找到了!就找到了!”父親從閣樓里下來,手里多了一面銅鑼。母親見狀,奇怪地問:“找這面破鑼干什么?”父親呵呵一樂,接著又用嚴肅的口氣對我們說,湖北武漢發(fā)生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傳播得很快,這不,我剛剛在村委會開會回來,要組織一支宣傳隊,宣傳疫情情況和肺炎預(yù)防知識。
父親平日里就是一個閑不住的人,除了種菜養(yǎng)花外,還和村里的一些老同志組建了一支文藝小分隊,唱歌,跳舞,退休生活很是豐富。父親是一位老黨員,平時有什么救援搶險的事,他也和年輕人一樣,沖在前面,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不,看到疫情不斷蔓延,父親再也坐不住了,找到銅鑼,要去沿街宣傳。他午飯也來不及吃,抓起一塊米粑就急匆匆出門了??粗赣H的背影,母親沒好氣地說,看你忙前忙后的,家也不顧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從村委會領(lǐng)回了一摞宣傳材料。吃過早飯,約好的幾個老同志就陸陸續(xù)續(xù)到家門口等候,大家穿上紅馬甲,佩戴上紅袖章,戴好口罩,整齊列隊。父親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手持銅鑼,邊走邊敲,邊敲邊喊:“各位村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很嚴重,希望大家盡量少出門,過年期間也避免走親訪友。”“咣、咣”的銅鑼聲響遍了村頭巷尾。除了沿村喊話宣傳,他們還張貼防控新型肺炎的知識海報,懸掛橫幅。父親叫我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些防控疫情的順口溜—“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淡”“勤洗手多消毒,才能遠離壞病毒”“不訪友不走親,宅在家里最安心”。父親看了看,反復(fù)朗讀,用心背誦了下來。
隨著疫情日趨嚴重,村里決定在路口設(shè)立哨卡防控,嚴禁外地車輛進入村莊,對來往的人員進行登記,并在村口搭建了臨時檢疫棚。這時父親又沖鋒在防疫一線,充當(dāng)起哨卡檢查員。按照父親的話說,他對周邊村莊的人員比較熟悉,能分辨出外來人員。每次出門前,我們都千叮萬囑,來往的人員多且復(fù)雜,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護。父親又是呵呵一笑,正色地說,做好個人防護是必須的。父親這樣說,也這樣做。每次值守回家,先把口罩摘下,丟在回收的垃圾桶里,衣服和帽子都用消毒液噴灑一遍,裸露在外的皮膚也用肥皂認真清洗,之后才進家門。
父親忙前忙后,飽一餐餓一餐,再加上天氣寒冷,這天清早要出門時面色蒼白,捂著肚子坐在了沙發(fā)上。我趕緊上前詢問父親哪里不舒服。父親苦笑著說,還不是老毛病又犯了,這老胃病來得可真不是時候啊!我拿來胃藥和溫水,看著父親把藥吞下,勸說父親在家里歇一下,打個電話和負責(zé)人請個假,另外安排人去。父親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zé)任,現(xiàn)在實行網(wǎng)格化管理,一個老黨員怎么可以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窩在家里,讓別人笑話?這點小毛病不礙事,喝點溫水,歇會兒就沒事了。
休息了片刻,父親的胃病略有好轉(zhuǎn),他起身從茶幾上抓起帽子戴好,從抽屜里摸出胃藥揣進口袋,拎起保溫杯迎著凜冽的寒風(fēng)毫不猶豫地走出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