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國人民的一場“戰(zhàn)斗”。保障糧油市場供應就是屬于糧食人的“戰(zhàn)場”。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西安愛菊集團在全省率先恢復糧油生產,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向市場提供糧油產品,截至2 月15 日,累計投放糧油、主食產品5000 余噸,為有效平抑市場波動、維護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在經歷了渭南水災、非典搶購和汶川地震等造成的糧油市場波動后,集團黨委高度警覺,未雨綢繆,于1 月23 日至26 日連續(xù)四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召開黨委和集團班子擴大會,就糧油和主食品應急生產、倉儲、配送以及廠區(qū)病毒防疫、消殺和防范等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隨著陜西省和西安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集團根據政府有關要求,于1 月26 日啟動糧油應急供應預案,成立以黨委書記、董事長為組長的“抗疫情、穩(wěn)市場、保供應”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宣布集團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各相關部門取消休假,生產、倉儲、配送等部門全員待命,各車間、庫房倒查庫存,做好開機準備。同時,要求糧油銷售中心、主食豆制品銷售中心密切關注市場動態(tài),一旦發(fā)生搶購,及時進行有效投放,確保各網點不停業(yè)、不漲價、不斷貨。這也是自2003 年“非典”疫情之后,時隔十七年集團再次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集團黨委同時號召全體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樹立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堅決服從政府調配,發(fā)揮糧食“壓艙石”作用,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
銷售網點是保障應急供應和居民消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維護市場穩(wěn)定的重要“陣地”。1 月27 日,因部分超市人員短缺蔬菜上貨不及時造成了部分市民恐慌搶購,糧油市場也出現(xiàn)不穩(wěn)定苗頭。針對這一情況,集團一是要求各應急網點于1 月29 日(正月初五)前開門營業(yè),其余各網點克服困難、迅速開門營業(yè),并承諾不漲價、不斷供、不關門。截至2 月15 日,已開業(yè)網點97 家;二是強化與商超對接,對于部門因大庫運輸不及時造成糧油短缺的門店,不計損失,不畏節(jié)后退貨壓力,開辟綠色通道,由單位直接供貨保證供應;三是恢復愛菊電商平臺運營,建立“電商配送+糧油食品配送”合作新模式,及時將糧油主食豆制品等送至西安市民家門口。同時,積極與盒馬鮮生、黃馬甲配送達成緊急情況下的“應急合作機制”,共同保障糧油、主食品、豆芽和豆制品市場供應。
目前,企業(yè)日均供應面粉40000 袋/天(200 噸,折5kg/袋),油脂約2000 桶(10 噸,折5L/桶),大米約6000 袋(30 噸,折5kg/袋),主食約18 袋,豆芽豆制品約15 噸,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間西安糧油市場的穩(wěn)定。
愛菊產品主要針對家庭消費,按照往年市場情況,集團現(xiàn)有成品糧庫存基本能夠滿足節(jié)后市場供應。但由于疫情影響和市區(qū)管控措施加強,餐飲、外賣歇業(yè)及百姓家庭儲量較少和居家就餐次數(shù)增多因素綜合影響,集團預測未來糧油家庭消費量將會小幅上漲。因此,集團開啟了因春節(jié)關停的西安、新疆和阿拉山口北哈洲三個地區(qū)的四大加工基地,全速運轉補充成品和原糧庫存。
一是啟動最為嚴格的質量把控程序。由質量抽檢、送檢升格為全過程質檢監(jiān)控,保證應急產品質量安全。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和庫存情況開啟車間生產線,其中主食、豆制品訂單量較年前增長300%,面粉小包裝生產線滿機能運轉,大米和油脂生產線運轉率也達到50%以上。三是積極組織貨源。要求愛菊哈薩克斯坦負責同志提前結束休假,于航班停飛前趕赴哈薩克斯坦組織貨源。目前,已準備油脂4 萬噸,面粉2 萬噸,將于3 月5 日起陸續(xù)發(fā)往國內,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愛菊阿拉山口基地也做好了隨時生產的準備工作,滿足陜西乃至我國其他城市的糧油需求。四是增加小包裝設備,提升企業(yè)瞬間產能。集團目前已訂購六條小包裝面粉包裝線,預計三月底進行安裝,四月中旬前投入使用,企業(yè)瞬時產能可從4 萬袋提升到11 萬袋。
集團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后,黨委要求各支部做好動員工作,廣大黨員沖在第一線,隨時做好支援各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帶頭作用、黨員示范崗的引領作用、黨員示范車的標桿作用。在黨組織的號召下,集團黨員領導自覺排班,實行“帶班領導負責制”,時刻確保工作有領導協(xié)調,問題有領導負責;集團各部門中層黨員干部自覺認領任務最重、最苦的崗位,補充一線工人缺口。集團其他部門黨員也主動放棄休假,自行到崗,服從集團調配。
在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愛菊集團市場供應平穩(wěn),生產運營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