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姚張芹
摘?要:目的探索orem自理模式對維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將80名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名,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orem自理模式護理,應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表(WHOQOL-100),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等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進行比較。結果干預12周后Barthel指數評分、SDSS評分、QOL 指數得分及滿意度調查表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維持血液透析患者采用orem自理模式護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orem自理模式;血液透析;生存質量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病發(fā)展至終末期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到目前為止是不可逆轉且無法治愈的[1]。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腎臟代替治療發(fā)方之一[2],但其治療費用高、治療時間長、社會支持等因素,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Orem自理模式是圍繞護理目標而組織的,其本質是自理概念,該理論強調護理目的是恢復和增強患者自身能力,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在本院住院確診慢性腎衰需透析患者8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終末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標準,維持血液透析者;②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③患者及家屬配合,同意出院后電話隨訪與家庭訪視。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心、肝、肺等功能障礙;②存在認知功能和交流障礙。將80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名。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0-6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因、文化程度、透析時間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別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宣教告知血液透析知識、飲食知識及注意事項等。觀察組:采用Orem自理模式。(1)Orem自理模式:依據自護理評估結果,有針對性指導患者進行護理。(2)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自理能力等級,分別提供完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和輔助-教育系統。
(1)完全補償系統:主要用于透析治療期間,Barthel指數評定≤40 分,采用完全補償系統。此時患者無自理能力或較差,所有自理需要護士幫忙,以彌補自理缺陷。護士定時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變化,防止透析失衡。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提高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其依從性。
(2)部分補償系統:主要適用于透析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評定41~60 分,采用部分補償系統。此時患者處于非透析治療狀態(tài),自理能力逐漸恢復,但是依然無法完全自理,此時護士應指導并鼓勵患者完成部分自理活動,指導患者適當運動,控制飲水、低鹽、清淡飲食,幫助患者掌握內瘺的鍛煉方法和技巧。
(3)輔助支持系統:主要適用于透析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評定≥61分,采用輔導-教育系統。當患者能通過學習或有能力進行自理時,護土應給于支持、指導。護士充分調動和激發(fā)患者恢復自理能力的主觀能力性,鼓勵患者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
1.3 觀察指標
兩組人員分別采用Barthel指數評分、SDSS評分、QOL 指數進行評定。Barthel指數評分時對日常生活活動進行評定,根據Barthel指數總分,確定自理能力等級(見表1),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表(WHOQOL-100)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價,包涵食欲、精神、睡眠、運動、溝通、日常生活,每項10分,滿分60分,生存質量與得分成正比。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用于評定患者社會功能恢復情況,內容有10項,每項3級評分,即無缺陷0分,有缺陷1分,嚴重缺陷2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資料進行數據處理,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透析患者生存質量影響比較,見表2、表3。
3 討論
隨著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多,作為一種維持性治療方法,血液透析時間長,費用高,治療期間容易出現各種并發(fā)癥,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通過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法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生活能力得到全面改善和恢復。目前,患者的生存質量已經成為評價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 QOL、SDSS的評分有顯著差異(P<0.05);且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血液透析患者經過orem自理模式的干預,其生理、心理、日常生活能力顯著提高,并發(fā)癥減少,由此可見,對維持血液透析患者采用orem自理模式護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李運梅,夏炳成,羅翔輝,等.家庭護理干預提高社區(qū)慢性腎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探討[J].當代護士,2012,6:1-3.
[2]馬旭梅.全程居家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2017,9:115-117.
[3]熊蘇琴.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49):207-210.
[4]張致麗.0rem自理模式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長期血液透析治療中的應用[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0,8(3):233-234.
項目:昆明市“千工程”依托項目
作者簡介:陳紅(1967-),女,云南昆明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通訊作者:姚張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