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嵐
歷來新疆大地不僅意味著廣袤、空曠,還意味著富饒的資源,美麗的雪山,奇幻的大漠,孤獨的落日。你所能想到的孤獨和曠遠,寂寞和喧囂,詩意和遠方這里都有??梢悦赖帽逵駶崳缭娝飘?,還可以孤獨得只剩下戈壁和沉默。這是一片給你無限遼遠的向往,也給你無限期待和夢想的熱土,只要你有足夠的熱愛和癡迷。
《出塞書》是梁曉陽歷時十五年嘔心瀝血寫出的一部煌煌巨書,從六十七萬字龐大的體量,就可以看出其中所付出的艱辛和勞苦。若非沒有堅毅的心智,沒有勃勃野心是不足以支撐他完成的。
書中大量翔實的口述史,是以自傳性很強的非虛構(gòu)來呈現(xiàn)的。尤其上部,在農(nóng)場眾多人的回憶下,梁曉陽以口述實錄的方式,記錄老一輩人逃跑到新疆盲流的生活,是對他們苦難經(jīng)歷的再現(xiàn)以及最終在新疆大地安家落戶艱難人生的一次回顧。“他們曾經(jīng)豐富和滄桑的歷史,那些本來可以告訴后人并且會有所啟示的經(jīng)歷,正在消逝……”隨著年事老邁,父輩們作為生命的形式終將消逝,而文字記錄卻可以使之傳承下去,歷史只要存在就不容忽視,尤其是上一代人所經(jīng)歷的苦難。從這一點上說,梁曉陽對盲流到新疆老一輩人艱難多蹇的命運的書寫,無疑有著特別的意義。
一
全書分為上下卷?!冻鋈麜肥且徊恳缘谝蝗朔Q為視角的家族敘事,圍繞梁小羊的岳母呂冰瑩為主的家族命運變遷。他們?nèi)绺∑及銊邮幤鸱囊簧?,以及盲流到新疆的坎坷?jīng)歷。向上可以追溯到呂冰瑩的祖父、父輩的經(jīng)歷,向下可以看到疆二代、三代的成長。整個家族上有九十六歲的姨公,九十七歲的姨婆,他們是整個家族命運的見證者。而這個家族最小的一代是梁小羊的女兒依力和光亮的女兒清蕓。
上卷中父輩們的講述分為若干章,由不同人物的述說組成,每一章都可以單獨成篇。分別講述呂冰瑩、呂冰潔、良珍姨以及一眾親友們的諸多歷險經(jīng)歷。大量的口述真實地還原了那個特殊年代人們逃往新疆的種種往事。
父輩從南方到新疆是出塞,他們的出塞更多地意味著逃離、活命。隨著時間的流逝,年事漸增,他們有的人甚至就埋葬在馬場,但是這段歷史和他們的青春歲月卻是不容忽視的。
呂冰瑩一生命運坎坷。出生在大家族,卻從小被賣,而后被舅公舅婆收留長大。生父的身世至今成謎。“算了吧,就不惹事了吧。你就偷偷長大,我也小心謹慎些,我們總會活下去的?!眳伪撘簧紵o法查知生父的真實名字,這對于一個人來說,無疑是遺憾的。在逃亡新疆的途中數(shù)次與死亡擦肩而過,目睹同行的女伴倒在血泊中,為了活命她只有拼命的奔逃。“我驚慌地叫古紅,跑在前面的古紅反身回來,我們扶起李林英,但是她的腦袋已經(jīng)耷拉下去了,渾身沉重得像一塊大石頭。我們知道,她死了,我的同學就這樣死掉了。子彈還在嗖嗖地從頭頂和耳根飛過,我們貓著腰抬頭四處看看,地上還躺著十幾個一動不動的人。”面對血腥的場面和隨時從身邊飛過的流彈,她們只有逃亡,甚至連怕都不敢有。
長篇小說《出塞書》作者梁曉陽
歷史在那一刻再現(xiàn),在老一輩人緩緩的敘述中展開,那些遠去的過往像幕布一樣掀起?;厥淄聼o疑是往傷口上撒鹽,時間造成的傷害,生命中的那些疼痛再回首依然歷歷在目。呂冰瑩命運的多舛還在于,當一切風暴過去,她調(diào)往廣西任教的調(diào)令都寄來了,卻生生被學校校長扣留,不僅如此,為了安排自家親戚還強令呂冰瑩提前退休。盡管如此,經(jīng)歷重重磨難的呂冰瑩非但沒有氣餒,相反她卻利用自己的便利條件,不斷地接濟和安置那些從內(nèi)地逃難來的人,收留他們住,給他們煮飯,甚至對于素不相識的困難者都給予救助。呂冰瑩善良美好的品德為她帶來好的口碑。大家都知道新源馬場有一位熱心的“呂大姐”。呂冰瑩、呂冰潔姐妹,最后都有回到南方的機會,但是她們最終還是留在了鞏乃斯,留在了老馬場。呂冰瑩一生無數(shù)次經(jīng)歷磨難卻又樂知天命。隨時對別人的難處施予援助,及至暮年在經(jīng)歷了老伴章澤州的死亡之后,對漸次明朗的人生,她都不愿意給兒女增添任何負擔,她的身上有著通透又樸素的人生哲學。呂冰瑩無疑是一個有著地母般寬廣胸懷和思想的智者。
命運的風暴過后,他們也曾試圖回到南方,回到故鄉(xiāng),然而南方卻成了客棧,他們已經(jīng)適應不了那里的氣候、風俗。就這樣從新疆調(diào)回廣西南寧的李英英和丈夫艾天成又再次調(diào)回新源縣馬場。好在新疆再次以母親般的胸懷接納他們。最終艾天成長眠在新疆大地,這里成了他生命最后的歸宿。
誠然,土地養(yǎng)活人,人也成就土地。
父輩們盲生流般生活的涌入,給新疆大地帶來了內(nèi)地先進的生活方式。
父輩們的艱難的命運是那個特殊年代造成的,讓他們活命的土地上有他們悲涼的青年時代。他們用熱血在時光中播撒陽光,開荒拓土,把貧瘠的大地變成肥沃的良田?!皫啄晗聛?,他們把當時哈拉布拉的鹽堿灘涂都改良成了萬頃良田?!庇纱艘部梢钥闯觯越▏詠?,逃亡到新疆的大批盲流對新疆建設(shè)做出的巨大貢獻,正是因為有他們當年開荒拓土的建設(shè),才有新疆現(xiàn)如今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疆建設(shè)他們功不可沒。
二
在《出塞書》中梁曉陽也寫出了對疆二代人的命運和思考,疆二代們一次次地離開新疆與再次回歸。
與父輩不同,疆二代,疆三代他們離開是為見識更的廣闊天地,外面的精彩世界讓他們開闊眼界,都市的繁華也撞擊著他們的思想,堅定他們?nèi)ふ谊J蕩。與父輩在這里討生活不同,他們走出是接受新的思想,是對這個世界更多的打量與思考,意味著時代的變化與創(chuàng)造。以光亮、春花為代表的留在內(nèi)地打拼的人,希望得到更多的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而光旭、棗花、柳花則從南方回到新疆。他們最終的回歸意味著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作為年青一代新疆建設(shè)的主力軍,從城市回歸到農(nóng)村,是這方水土的召喚和熱愛。對于重新回到伊犁的光旭,他甘愿回到馬場,他說,“在家就能掙錢,就有大房子住?!惫庑竦南敕ù砹水斚乱徊糠纸鷮δ壳吧钜环N自得其樂的態(tài)度。同時也昭示著當前時代下農(nóng)村生活,取得了更大的發(fā)展和進步。
新疆大地的廣袤和遼闊,賦予這方水土的人以豪邁的血性。梁小羊逃避南方的嘈雜,城市的擁堵,氣候的濕熱。他愛老馬場孤獨的落日,銀白的雪山,甚至荒僻的粗陋,他在此停泊、休憩自己的心靈,放牧身體。他與馬場的哈薩克族人,維吾爾族人,像兄弟一樣喝酒吃肉,他喜歡那種粗獷和豪放。但新疆的酒文化與南方酒文化的巨大差異下產(chǎn)生的矛盾沖突,讓梁小羊和光旭發(fā)生了爭執(zhí),親人之間的隔閡和來自親人之間的歉意,讓梁小羊在自責的同時,更多地思考如何更融洽地與這片土地上的人相處。
疆二代、三代甚至更多的人留在這里,他們熱愛這片生養(yǎng)他們的土地,他們能夠留在新疆生活,就意味著他們繼續(xù)像父輩一樣為這片土地做出巨大貢獻。
三
敘事縝密是《出塞書》最為顯著的特點。梁曉陽在書中為我們描繪出新疆大地上,各族人民融合相處的生活場景,展現(xiàn)了新疆雄奇壯闊的圖卷。《出塞書》下卷,以梁小羊的心靈諦視與反思為主。主人公梁小羊的個人經(jīng)歷為第一人稱敘事為視角,反復地記敘梁小羊十五年間,桂疆兩地的所見所聞。
如果說父輩出塞是為了活命,而梁小羊的出塞是則是為心靈的休憩與身體的安頓?!盀槭裁醋屛医瞪谶@片非議葳蕤的土地上,讓我一結(jié)婚就陷進了這片奔逃不出的瘴癘叢生的熱帶雨林中?”梁小羊在南方生活的抑郁不得志,多年不育,來自于家族的壓力,來自同事中異樣的眼光,讓他一次次地逃離南方,一次次地出塞新疆。只有在新疆這片大地上才能讓他放空心靈,新源馬場清新的空氣,喀班巴依奇雄的雪山,淳樸的民風鄉(xiāng)情,讓他樂不思蜀,讓他癡迷熱愛這片神奇的土地。然而梁小羊的出塞并不僅僅停留在新疆風景習俗的迷戀上,他有更大的野心要在這片土地上實現(xiàn),那就是他的文學抱負。
“為了愛情,巴格達不嫌遠?!碧子迷诹簳躁柹砩暇褪恰盀榱藟粝?,巴格達不嫌遠”。無數(shù)次地他喃喃自語,我要寫出一本書,我要成為一個作家,這是他的文學夢想。“而這里是天山腹地里的月亮,夜鶯動聽的聲音一句句地滑入柔和的月光里,月光也因此多了一脈純自然的動感……明亮亮的月光把身體照得像個通透的汽燈,而自己心里的那個夢——一個在西北大地抒寫的夢,做一名特立獨行的作家的夢——也更明亮了?!睘榇怂麕捉V迷,歷經(jīng)十五年在桂疆兩地往返,天道酬勤,他獲得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父輩們的盲流歲月,曾經(jīng)遙遠的歷史在他筆下被還原,被記述。
《出塞書》作品討論會
《月亮和六便士》里,思特里克蘭德就是這樣一個心無旁騖地投身藝術(shù)的人,他全身被藝術(shù)點燃的激情和創(chuàng)作欲望是令人向往和崇拜的?!笆顾继乩锟颂m德著了迷的是一種創(chuàng)作欲,他熱切地想創(chuàng)造出美來。這種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寧靜。逼著他東奔西走。世上有些人渴望尋獲真理,他們的要求非常強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是叫他們把生活的基礎(chǔ)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p>
在生活中梁曉陽也是這樣的人。
他放棄有可能晉升的官場職位。把全部精力用在對文學近乎癡迷的追求和十五年堅持不懈的寫作上。二十世紀初坐火車條件惡劣,車廂環(huán)境很差,擁堵、惡臭、還要忍受長時間的旅途帶來的諸多不便。其間梁小羊經(jīng)歷長達十幾年的往返,對身體和文學意志都是一次次的挑戰(zhàn)。他對車站牌爛熟于心,不變的是路標和車站,是喀班巴依皚皚的雪峰,是吉爾尕朗河緩緩的流水。一切的不同還在于時間的沉淀、生活的歷煉,讓他在一次次的往返中尋找不同的體驗,不斷完善他的書寫,完成他對兩代人命運的思考,對即將逝去人員資料的打撈及補充。
桂疆兩地往來轉(zhuǎn)場的十五年也是梁曉陽生命的轉(zhuǎn)場。是他作為文學旅人對自己成長的一次次審視,對兩代人命運的思考?!拔揖褪且粋€兩地之間的游民。然而,我知道,我卻又很難離開這片喧囂的土地,甚至有一種感覺,你越是背叛它就越是無法離開它,盡管事實上我的腳步從來沒有停下?!鄙钤谌耸赖膴A縫中,對官場現(xiàn)實生活的倦怠和不屑,對于文學孜孜不倦的理想與情懷,十五年來奔波在南方與新疆兩地,一次次地跋涉與回歸,諦視與凝望終于完成了這部沉甸甸的心靈之書。他把一年一次回到伊犁稱為“感恩之旅”。他深情地寫道:“就是這個詞,讓我草根一樣的旅程開始變得崇高。是的,我的作品寫自伊犁,出版在新疆,我的確是回去感恩;我的愛人來自伊犁,我的女兒出生在伊犁,我的作品產(chǎn)自伊犁,我實在是要一輩子感恩伊犁。”
十五年的往返,這片土地的熱愛已經(jīng)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正如梁曉陽所言,“廣西是我包辦婚姻的妻子,新疆是我兩情相悅的情人,兩者,哪一邊都無法放手?!睙o法選擇的出生和伊犁宿命般的情緣,如同左手和右手已經(jīng)深深嵌進他的生命,成為他今生無法分割的組成。
當然這片土地也回饋梁曉陽作為一個作家的榮光,贊譽,熱情,如同之前賜予他這個土地養(yǎng)育的愛人,在巴彥岱誕生的女兒,成就他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作家,給予他這片土地上取之不盡的題材。風景,河流,山脈,民間的溫度以及他被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當成親愛的兄弟和朋友的情義。
四
作為南方人,梁曉陽對新疆的書寫與新疆本土作家劉亮程、李娟的視角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對于我們司空見慣、習焉不察的日常,他有著南方人的陌生感和新奇體驗,從他精心的布局和結(jié)構(gòu)也看到他的良苦用心,他多么想寫出一部與眾不同的書,在長達十五年桂疆兩地的往返中他做到了。從《吉爾尕朗河兩岸》到《出塞書》梁曉陽在十五年中完成兩部重要的作品。無論是在長篇散文《吉爾尕朗河兩岸》還是在出版前被定為長篇小說的《出塞書》,梁曉陽細密綿長的敘事風格都是不容忽視的。語言詩意的呈現(xiàn)、氣勢磅礴的畫面,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部關(guān)于流亡到新疆的內(nèi)地人的苦難書寫,他們命運坎坷,因為那場運動顛沛流離,出逃至新疆。這些人原本應為各行業(yè)的翹楚卻飽受命運顛簸的苦痛,在遙遠偏僻的農(nóng)場務農(nóng),終老。整部書對老一輩人命運的殘酷和對自我人性的深度挖掘也得到了呈現(xiàn)?!冻鋈麜返拿恳徽露伎梢宰鳛楠毩⒌恼鹿?jié)來讀,或許是因為寫作的時間跨度太長,有些內(nèi)容難免重復。還可能跟梁曉陽對新疆的熱愛有關(guān),他飽滿的激情對所見風景事物事無巨細的傾訴,讓他文字的敘述有一種透不過氣來的冗長繁瑣。作為長篇小說,因為人物之間相互勾連,敘事的凝練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紅樓夢》上百個人物之間既有交叉,又各自獨立,但卻少有內(nèi)容上的重復與拖沓。這些也足以說明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期待青年作家梁曉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更加成熟。
無論是父輩被迫的出塞,還是疆二代主動的回歸,抑或是梁曉陽自我放逐式的出塞,都是完成生命的體驗,這或許就是命運。就像與新疆的緣分是梁曉陽的宿命一樣,完成對這片土地的書寫則可以看作是他的使命,是他對文學的一次精神獻祭,也是文學對桂疆兩地生命之旅的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