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芳,龍云升,張海業(yè)
(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yī)院 傳染科,廣東 信宜525300)
乙型肝炎 (簡稱乙肝)是乙肝病毒 (HBV)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WHO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HBV感染者約20億,其中慢性HBV攜帶者逾3.5億,每年死于HBV感染相關(guān)疾病患者達75萬 ~100萬[1]。我國是HBV感染高流行地區(qū),人群HBsAg陽性檢出率接近10%[2],雖然近年乙肝疫苗的預防使用有效降低了乙肝人群感染率,但乙肝仍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血清學檢測是臨床診斷乙肝的重要方法,特別是HBV DNA檢測,不僅可用于明確患者有無HBV感染,亦能通過定量檢測明確病毒DNA復制水平,評估傳染性,為乙肝臨床治療及傳染防治提供依據(jù)[3]。本研究探討HBV DNA與乙肝血清標志物HBeAg、HBsAg的關(guān)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門診和住院部收治的150例乙肝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相關(guān)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其他傳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及惡性腫瘤患者。其中,男93例,女57例;年齡26~84歲,平均 (41.5±13.6)歲。
1.2 方法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靜脈血液4 mL送檢實驗室,取上清液,采用雅培ARCHTECT i2000SR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通過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法測定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以實時熒光定量PCR測定乙肝病毒DNA水平,采用儀器DA7600PCR擴增儀、伯樂BIO-RAD 680酶標儀等,試劑為乙肝病毒核酸擴增(PCR)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 (S20040036),購自河南華美生物工程,檢測下限40 IU/mL。檢測方法:取100 μL血清,加等量DNA濃縮液,充分振蕩混勻后上機離心10 min,離心速率為3 000 r/min,取沉淀物加入20 μL DNA提取液,振蕩混勻后離心數(shù)秒,80℃溫育10 min,同法上機離心5 min,備用;取PCR反應管,加入預處理樣品上清液及質(zhì)控品、參考品,放入儀器樣品槽,經(jīng)循環(huán)變溫處理后,電腦自動讀取熒光值,得出定量結(jié)果。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統(tǒng)計患者的HBeAg、HBsAg陽性率。指標陽性 (+) 標準: HBeAg>1.0 S/CO; HBsAg>0.05 U/mL,反之為陰性 (-)。比較 HBeAg、HBsAg陰性與陽性患者的HBV DNA陽性率與平均拷貝數(shù)。HBV DNA≥1.0×103copies/mL為陽性,指標值越大,HBV復制越活躍,傳染性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檢驗,多組比較行Krualal-Walis秩和檢驗,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BV DNA水平與HBeAg的關(guān)系HBeAg陽性患者HBV DNA陽性率與平均拷貝數(shù)均高于HBeAg陰性患者 (P<0.05);HBeAg 陽性與 HBV DNA 水平呈正相關(guān) (r= 1.024,P<0.05)。見表1。
表1 HBV DNA水平與HBeAg關(guān)系 [n (%),±s]
表1 HBV DNA水平與HBeAg關(guān)系 [n (%),±s]
組別 n H B V D N A (+) 拷貝數(shù) (c o p i e s/m L)H B e A g (+) 9 9 8 5 (8 5.8 6) (3.0 5±0.7 2) ×1 0 7 H B e A g (-) 5 1 3 2 (6 2.7 5) (5.1 4±0.6 3) ×1 0 3 χ 2/t 1 1.5 5 8 1 8.1 9 2 P<0.0 5 <0.0 5
2.2 HBV DNA水平與HBsAg的關(guān)系HBsAg陽性患者的HBV DNA陽性率與HBsAg陰性患者相當 (P>0.05),但平均拷貝數(shù)高于HBsAg陰性患者 (P<0.05); HBsAg陽性與 HBV DNA水平呈正相關(guān) (r= 1.331,P<0.05)。 見表 2。
表2 HBV DNA水平與HBsAg的關(guān)系 [n (%),±s]
表2 HBV DNA水平與HBsAg的關(guān)系 [n (%),±s]
組別 n H B V D N A (+) 拷貝數(shù) (c o p i e s/m L)H B s A g (+) 1 4 1 1 1 0 (7 8.0 1) (7.5 2±0.6 0) ×1 0 4 H B s A g (-) 9 7 (7 7.7 8) (4.8 9±0.6 7) ×1 0 3 χ 2 /t 0.0 0 0 2 2.5 3 1 P>0.0 5 <0.0 5
2.3 不同 HBeAg、HBsAg模式與 HBV DNA的關(guān)系HBeAg和HBsAg均陽性患者HBV DNA陽性率與平均拷貝數(shù)均高于HBeAg、 HBsAg 單一陽性患者 (P<0.05)。 HBeAg 陽性患者HBV DNA陽性率與平均拷貝數(shù)高于HBsAg陽性患者 (P<0.05)。 見表 3。
表3 不同HBeAg、HBsAg模式與HBV DNA的關(guān)系 [n (%),±s]
表3 不同HBeAg、HBsAg模式與HBV DNA的關(guān)系 [n (%),±s]
組別 n H B V D N A (+) 拷貝數(shù) (c o p i e s/m L)H B e A g (+)、 H B s A g (+) 9 0 8 6 (9 5.5 6) (3.6 2±0.5 4) ×1 0 7 H B e A g (+)、 H B s A g (-) 9 9 (6 6.6 7) (6.9 3±0.7 1) ×1 0 4 H B e A g (-)、 H B s A g (+) 5 1 2 5 (4 9.0 2) (5.8 1±0.6 3) ×1 0 3 χ 2 /t 7.1 7 5 1 2.3 1 6 P<0.0 5 <0.0 5
乙肝血清標志物能夠反映HBV免疫反應與病程轉(zhuǎn)化,是臨床診斷乙肝及療效評估最常用指標,臨床檢測操作簡單,準確性理想,基本可以滿足臨床診斷需要[5]。但乙肝血清標志物不能反映乙肝發(fā)生與進展的過程,亦不能提示HBV復制情況,特別是對于需要準確評估有無HBV感染及傳染程度的患者,常規(guī)乙肝血清標志物檢測臨床應用價值不大[6],對此,深入分析HBV DNA與血清標志物之間的關(guān)系十分必要。
HBV DNA與HBeAg陽性均為HBV傳染性及復制程度較高的指標。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BeAg陽性患者HBV DNA陽性率與平均拷貝數(shù)高于HBeAg陰性患者,特別是合并HBsAg陽性的患者,HBV DNA陽性率與平均拷貝數(shù)更高,HBeAg陽性與HBV DNA水平呈正相關(guān) (P<0.05),HBeAg陽性患者病毒傳染性更強,應引起重視。但亦有關(guān)于HBeAg陽性而HBV DNA呈陰性的報道[7],可能為之前表達的HBeAg尚未完全降解,導致病毒DNA復制低水平時,HBeAg測定值仍較高[8]。HBsAg是已感染HBV的標志,急性期診斷敏感度高,但在抗病毒治療期間無法以此單獨評估HBV DNA情況。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BsAg陽性患者HBV DNA陽性率與HBsAg陰性患者相當,但平均DNA拷貝數(shù)高于HBsAg陰性患者,HBsAg陽性與HBV DNA水平呈正相關(guān) (P<0.05)。本研究中,亦有 6例HBsAg陰性患者HBV DNA呈陽性,可能為S基因變異造成抗原位點改變而引起HBsAg陰性的隱匿性乙肝[9],尚有待進一步證實,不過對于此類患者,聯(lián)合檢測HBV DNA的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HBeAg與HBsAg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 DNA復制水平,特別是高水平HBeAg,與HBV DNA密切相關(guān),聯(lián)合檢測對疾病診斷、傳染預防及預后評估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