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
“鬼神都是六合之外,這世間行走的,都是肉體凡胎?!?/p>
既然是肉體凡胎,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尤其是人生處于青春期階段,還未成型、成人的“熊孩子”們。
名師王君說: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天天和學生的缺點較勁兒,總習慣性地和學生的缺點作斗爭,制訂各種各樣的規(guī)矩來跟學生錙銖必較。殊不知,學生的缺點簡直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那怎么辦?
先來溫習兩則小故事。
那年夏天,學校剛剛擴建完畢,很多地方都沒有清理修建好。杜威的班級所在的教室后面雜草叢生,成群結隊的蚊子叮咬學生,課上不下去。無論老師和孩子們采取了多少種辦法,蚊子還是層出不窮。
有一天,老師又讓孩子們帶捉蚊工具清理蚊蟲。孩子們帶了滅蚊網、捕蚊拍、滅蚊藥水等,杜威卻帶了一把鐮刀,同學們差點笑掉了大牙。
當同學們怎么也捉不盡蚊子的時候,杜威才拿出自己的鐮刀,將教室后面的雜草一點一點割倒并清理掉。漸漸地,蚊子竟越來越少,直到完全沒有了。
當老師和同學夸贊杜威的時候,他才說:“教室后面的雜草叢才是蚊子的來源和藏身之處,只有把雜草清理掉,蚊子才會徹底消失?!?/p>
關于如何清除雜草,不覺想起了那個常講常新的故事。
一位哲學家把弟子們帶到曠野上課。
哲學家問:“這曠野上長滿了雜草,你們認為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呢?”
弟子們有的說用火燒,有的說用鏟子鏟,有的說斬草除根。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起來說:“課上到這里。你們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后再來這里相聚?!?/p>
一年中,弟子們用自己的方法除去了地里的雜草,可過不了多久,草就又長了出來,反反復復,草就是無法除凈。
又過了一段時間后,弟子們再次相聚,發(fā)現原來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了,變成了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弟子們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師的教誨:原來,要想除掉荒地上的雜草,最好的辦法是在荒地上面種莊稼。
大自然,常常會用最樸素的現象告誡我們最簡單不過的道理。
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規(guī),萬物有法則。
葉圣陶先生一直認為,教育是農業(yè),不是加班加點的批量式生產的工業(yè),每個生命都有其內在的生長節(jié)奏和規(guī)律,我們可以為他們松土、澆水、施肥、剪枝,但就是不能太心急。
一朵金盞花非想開成玫瑰的模樣,除了挫折,就是無盡的緊張和焦慮。
做父母也好,做老師也好,的確得多多學做“莊稼人”,變著法兒,用心用情松土,“讓各種各樣的種子,從不再板結的土壤里冒出頭來”,然后茁壯生長。
當然,這需要付出,需要辛苦,更需要智慧。
這學期,因為諸多方面的原因,我?guī)Я艘粠汀奥斆骱铩?。如果盯著問題看,每天的日子都得冒煙、起火,避免彼此交鋒的最好辦法,就是找準節(jié)奏,對準“心弦”,吸引他們的興趣,讓他們體驗到課堂的歡樂和幸福感。然后,漸漸地,漸漸地,讓他們習得一點責任心,從而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再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對準“心弦”的最好辦法,我慣用視頻。比如讀《毛澤東詩詞賞析》,學唱歌手平安的《沁園春·長沙》;學習《唐詩五首》,學唱《使至塞上》;學習細節(jié)描寫,看一看最佳短片《小鞋子》;遇到國際動畫日,索性看一看《迪迦·奧特曼》《貓和老鼠》等。三五分鐘或是十來分鐘的短視頻,分量好像沒那么重,但事實上,真的可以改變學生對課堂的興趣與期待。
不要發(fā)火,不要生氣,更不要動不動就講道理(孩子們最不缺的就是道理),而是花點心思把課上得有意思,這是我的切身體會。對于學生而言,有意思往往比有意義重要得多。避免他們走神的最好辦法,是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讓他們站到講臺上講他們的發(fā)現,而你趁機通過觀察,找到每個人具體的優(yōu)點,放大它們,夸贊它們。
馬克·吐溫說,一句好聽的贊詞,可以讓他不吃不喝活上三個月。
贊美與鼓勵,的確是喚醒潛能的巨大力量。前提是,這贊美不空,不虛,你夸贊的是每個孩子獨有的。
對于我們語文老師來說,對付那些不安分的“猴兒們”,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引領他們進行閱讀和寫作,用那些苦心孤詣淘來的閱讀材料和名家經典哲句對他們進行“狂轟濫炸”。相信總有一些會潤澤他們的靈魂,改變他們的思想。
比如,本周三的閱讀材料,我選取的是蘇聯的尼·巴甫洛娃的《秘密》:
“為什么別的植物都開花了,只有我,怎么也開不出花來?”
當這行文字在大屏幕上突出顯示的時候,整個班級輕輕地安靜下來了。
三遍讀過,我問:今天的這篇文章,大家能明白什么意思嗎?
心思敏銳的他們“嗯嗯”地點著頭。
瑞同學說:像矢車菊一樣,我們現在遲遲不能綻放,看著別人的美麗花朵,要想想這是為什么。是因為在該儲存知識的時候,他們在努力地學習,我們在痛快地玩。但只要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去努力奮斗,也自會迎來自己的綻放,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最美麗的花兒。相信風雨之后,總會見到彩虹。
寧同學說:每個生命都在自己的特色中成長,不必羨慕別人,我們自有屬于自己的美麗,時間一到,我們也會開出一朵屬于自己的花。陽光是公平無私的,它會公平地照耀著每一個生命,會讓每一個生命都擁有自己的花期。只要愿意,只要努力,我們一定會迎來自己的綻放。
孩子們是多么善于發(fā)現、善于聯想啊。
我把閱讀感悟收上來看時,發(fā)現每個孩子的感悟都有觸碰點,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不同想法。相同的是,他們的心兒都向往著美好的未來。
這些孩子們也像花一樣,有些花是在春天開,有些花在夏天開,菊花選擇在秋天開,梅花選擇在冬天開。只要他們有美麗的愿望并為之努力,每個人終歸會迎來屬于自己的綻放。老師的作用就是幫他們守住并陪他們一點點地靠近那愿望。
分數不是唯一的目的,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走好考試這條路。因為,他們是不同的花。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教育上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使每一個孩子的心都能受到人的崇高欲望的鼓舞,然后給別人帶來歡樂、幸福、順利、好處和安寧。
若能如此,我們的教育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