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4歲的劉泗磊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公司汽車裝調工高級技師。從業(yè)十余年來,他不僅掌握了汽車新品試制裝配、下線調試等技術,更是將汽車電氣故障分析與診斷、車輛動態(tài)異響分析與過程質量管控、車輛火災預防與車輛火災事故現(xiàn)場勘查等技術捻熟于掌,成為公司公認的“主刀大夫”。他也因此獲得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并在2019年光榮出席了北京工會十四大。
現(xiàn)在的劉泗磊,又多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以他名字命名的“劉泗磊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已經(jīng)為公司培養(yǎng)出19位高級技能人才,他成為公司公認的“金牌教練”。
“不要停下你學習的腳步,因為你在怠慢的時候別人還在進步?!眲衾诳偸怯眠@句話激勵自己和徒弟。他坦言,汽車行業(yè)發(fā)展日新月異,技術也在不斷革新,不努力學習就會跟不上汽車發(fā)展的步伐,更會被時代所淘汰。當問及成功秘訣時,他微笑著說:“勤奮、探索。”
紙上得來終覺淺。在成功的過程中,劉泗磊經(jīng)歷過許多坎坷,遇到過許多困難。
時間回到2008年。劉泗磊大學畢業(yè)后抱著對汽車的熱愛走進了長安汽車,從事汽車生產(chǎn)與調試工作,開啟了他的學習與探索之路。進廠之初,他被分配到渝北工廠總裝車間內(nèi)飾2組裝配7工位,負責安裝汽車前雨刮電機和換擋拉索。工作不久,劉泗磊就遭遇了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次“挑戰(zhàn)”。在工作初始,他由于動作不夠熟練,經(jīng)常跟不上生產(chǎn)節(jié)拍,導致劃線。為了能夠快速跟上生產(chǎn)節(jié)拍,他利用休息時間請教班組其他工位的師傅關于裝配技巧和氣動風扳機的使用方法,再加上平時的刻苦練習,很快就適應了生產(chǎn)流程,并在實習第二周的小組會上受到了班長的表揚。這是他參加工作后得到的第一個表揚,也堅定了他做好工作的信心。
此后不久,劉泗磊主動報名參加悅翔車型試制工作。試裝工作很辛苦,一是工作時間長且不固定,跟著項目節(jié)拍走;二是工作勞動強度大,對裝配技能要求高,一臺車只有幾個人裝配,對裝配工人技能要求高。但劉泗磊眼里看到的不單單是挑戰(zhàn)和困難,更多是學習技術和技能提升的機會。那時候的他,每天第一個到班組熟悉裝配工藝,遇到不懂的,積極向項目組工藝人員請教。遇到裝配困難或者設計不合理的地方,他會第一時間向工藝工程師反饋。經(jīng)過幾輪的新品試裝,他很快熟悉了悅翔車型的整車裝配工藝。這也為他以后的試裝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名氣漸漸在車間和班組里傳開。
由于悅翔車型成功上市,市場需求激增,產(chǎn)能不斷增長,技術工人稀缺,聰明好學的劉泗磊被分配到檢測線做下線車輛返修工作。
汽車裝配對劉泗磊來說可謂小菜一碟,但對從事汽車故障返修來說那就是門外漢了?!爱敃r我只會做一些簡單的零部件更換和將車開去淋雨線做淋雨檢測,對于故障車輛卻無從下手。”劉泗磊說,工作崗位的改變也讓他對自己以后的職業(yè)規(guī)劃有了更新的認識,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是什么。于是,他將自己大學時的專業(yè)書找了出來,期望從中找到良方。但將書本里的東西轉化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市場上的汽車電器電子技術發(fā)展突飛猛進,學校里所學的汽車理論知識已經(jīng)顯得比較滯后。用常規(guī)手段修理,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一籌莫展之時,劉泗磊找到了師傅李虎。他認為:“向高手學習,也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苯?jīng)驗豐富的李師傅手把手地將相關電器功能原理講授給他,再把故障分析過程講解給他聽,直到他完全理解消化為止。整個學習過程,他會仔細觀察師傅如何操作,不時提出疑問,帶著問題再去試著操作。此外,有心的劉泗磊在下班后,利用晚上自學,并將當天遇到的疑難故障進行總結改進。為了掌握對電路進行“調理”的技巧,他幾乎整天“泡”在機器中間。在外人看來,像家常便飯般鉆進車底、攀上爬下的調試工作實在是太枯燥了,可他卻覺得十分有趣,周末也幾乎不休息。經(jīng)過一次次實踐,劉泗磊總結出了“試、思、動”三步維修方法——“試”,即動手操作車輛觀察故障現(xiàn)象,仔細觀察車輛表現(xiàn)出哪些故障現(xiàn)象,因為車輛是個整體,系統(tǒng)之間相互關聯(lián);“思”,即根據(jù)故障現(xiàn)象分析是什么故障引起的,制定維修方案;“動”,即動手操作,從最簡單的操作入手排查,逐步展開。運用這三步維修方法后,維修效率大大提高。
談及這次成功“轉崗”,劉泗磊表示:“這段經(jīng)歷不僅使我接觸了整條線的裝配過程,能夠熟練裝配所有機型,還學了一些調試的技術?!贝撕蟛痪?,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第六屆職業(yè)技能競賽“長安汽車杯”裝配工決賽中,劉泗磊榮獲“兵裝技術能手”光榮稱號。能夠在比賽中取得榮譽并非偶然,劉泗磊有自己的學習之道——問題驅動學習法。工作中,他把遇到的“絆腳石”化作自己學習提升的動力,哪怕是同事提及的一個設備零件,都要想方設法弄明白,不僅要知道它的功用,還要弄清楚同類型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載譽歸來的劉泗磊多了一個新角色——他被公司任命為高級技師,還帶了徒弟。不久,公司決定要他帶領自己的徒弟參加“振興杯”第十三屆全國青年職業(yè)技能大賽汽車裝調工決賽。這是國家級大賽,也是他第一次作為國家級大賽參賽隊的教練。
接到“振興杯”的參賽任務,王少華、魏安邦、趙木既激動又有些擔心?!罢衽d杯”全國青年職業(yè)技能大賽是國家級一類職業(yè)技能競賽,被行業(yè)稱為技能人才的“高考”。三人中,只有王少華參加過幾次大賽,但都是個人賽。團隊賽對他們來說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卻還要在最短的時間里“上戰(zhàn)場”。接到任務后,大家心里都有點犯嘀咕,倆字:沒底!這時候,他們的師傅劉泗磊說話了:“沒事,你們就把心擱在肚子里,排除雜念抓緊時間復習,其他的都甭管!”
“得!師傅都這么說了,咱就上吧?!贝舜伪荣愲m說筆試只占20%的分值,但一點也馬虎不得。沒有專業(yè)書籍,他們就分頭到網(wǎng)上找,不管新書舊書,三兄弟都買回來啃;沒有專業(yè)測量工具,就買來仔細研究,反復操作試驗;遇到不懂的就立刻請教師傅,上網(wǎng)查詢自學,互相分享成果,再和實操結合起來加深印象,鞏固學習效果;到家后,他們又不約而同地接著復習當天的知識點,利用一切時間反復記憶、練習?!耙皇怯H眼所見,真的很難相信在短短20天的時間里,他們兄弟三人啃書十幾本,做練習用掉5包A4打印紙?!眲衾诟袊@道。徒弟魏安邦形容說,那真是“題目倒背如流水,練習做到手抽筋”?!按驁F隊賽,你們要三人合體!”劉泗磊給兄弟三人下了“通牒”:個人賽,三人都有參賽經(jīng)驗,可這次是團隊賽,要把三個人綁在一起,打配合,這才是難點。他還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編寫了教材輔導參賽徒弟。備賽期間正值酷暑,他放棄高溫假休息時間帶領徒弟加緊備戰(zhàn),并按他們各自的長處進行詳細分工:王少華實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負責主修,心細的趙木負責輔修和狀態(tài)恢復,擅長理論的魏安邦負責記錄。
為了不耽誤時間,三人干脆在工作現(xiàn)場吃泡面、啃一口早上的剩燒餅再接著干。天黑了,三兄弟的練習場仍舊熱火朝天,累了一天的他們還在埋頭苦干,車間的燈光一直亮到半夜……三人在實操中不斷磨合,每一根線路的走向、每一個電器可能出現(xiàn)的故障點都記得滾瓜爛熟,團隊配合也逐步上軌,王少華一個眼神,趙木和魏安邦就知道要干嘛。
時間一天天過去,比賽的那天終于來了。兄弟三人按照訓練時的分工有條不紊地進行,很快進入比賽狀態(tài),魏安邦負責記錄,王少華主修,趙木輔修——三兄弟拉開架勢,按部就班地排查五大系統(tǒng),討論確定工作方案,針對故障點逐一排查解決……90分鐘的比賽,他們用了86分鐘,圓滿完成了五大系統(tǒng)14個故障點的準確排除,主裁判驚訝地豎起了大拇指。最終,他們獲得全國第一名的好成績。
一舉奪魁后,他們成了公司里的英雄。當記者問起他們對那次奪魁的感想時,王少華表示,比賽能夠奪冠,離不開師傅的幫扶和公司的支持,這榮譽屬于集體,屬于整個班組,屬于劉泗磊創(chuàng)新工作室。談及師傅劉泗磊,魏安邦十分感激地說:“在這次技能比賽中,我們拿了第一名,多虧了師傅的培養(yǎng)。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成為像師傅一樣的技能大師?!?/p>
“一個人技能水平高不算什么,只有更多的人成為像我這樣的人,才是技能帶頭人應該做的?!眲衾谡f。
2018年12月底,以劉泗磊名字命名的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立。采訪中,長安汽車北京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曹文琳告訴記者,以劉泗磊為領頭的勞模工作室,緊扣出方案、出人才的目標定位,圍繞在市場上、線上制造當中的關鍵問題進行攻關?!半y題的解決站”“效益的增長點”“人才的孵化器”,曹文林用三個比喻揭示了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對于企業(yè)發(fā)展的意義。
“把好的工作方法和絕技絕活傳承下來,推廣出去,形成生產(chǎn)力。這樣才能發(fā)揮好技能人才和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作用,否則,就是浪費。”劉泗磊引導徒弟要有專注的工作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使拿扳手這樣簡單的操作,也不能有絲毫馬虎。嚴師出高徒,徒弟賈濤在中國兵裝集團第八屆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獲得三等獎,獲得“中央企業(yè)技術能手”稱號;孟凡華獲得“中央企業(yè)技術能手”稱號;竇建武、李偉楠獲得兵裝集團“技術能手”稱號……
現(xiàn)在,劉泗磊又多了一個新角色,那就是技能培訓教師。雖然是兼職,他卻傾情投入、樂此不疲。根據(jù)多年的實操經(jīng)驗,劉泗磊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依托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開發(fā)形成技師講堂,涵蓋“線上+線下、固定+靈活、課堂+現(xiàn)場”的體系化培訓模式,包括數(shù)字化課堂、微信式課堂、師徒式課堂、標準化視頻教程等,先后編寫了 《汽車空調原理與檢修》《汽車電器基礎》 《發(fā)動機理論與維修》 《無鑰匙系統(tǒng)原理與維修》 《CS75PHEV熱泵系統(tǒng)原理及維修》等汽車裝調工培訓課件,成為長安汽車北京公司工友們的“掌中寶”。
“機械手臂的效率,包括造型都非常漂亮,在這種情況下,咱們還繼續(xù)培養(yǎng)人工機械的大師有什么意義?”面對記者的提問,劉泗磊十分肯定地說:“再高端的科技,再自動化的生產(chǎn)線,它的根本還是人,只有人的進步才能促進科技的進步?!彼e例說,發(fā)動機現(xiàn)在都有檢測軟件,插上去以后會很快識別出來故障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檢測軟件是怎么來的?它也是由很多高技能的員工、一線的生產(chǎn)經(jīng)驗逐漸積累過來的,通過大數(shù)據(jù)采集形成的,只是分析比人更快一些,記憶更清晰一些,最終還是離不開人?!安还馨l(fā)展到哪個時代,工匠都是不可缺少的。”劉泗磊對此堅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