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福建省廈門五緣實驗學校樹立“立德樹人”理念和“用心尊重”校訓,依托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九年一貫制學校德育課程化的研究》,積極組織德育隊伍開展主題探索和研究,從課程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學校實際、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認真規(guī)劃學校德育活動課程,不斷開拓德育新思路,發(fā)揮德育整體效益,提高學校德育整體效果。
凸
顯隱性課程,提升校園文化
崇德育行,樹人育才,以厚重的校園文化浸潤學生人格品行。學校每一面墻壁、每一棟建筑、每一條道路、每一株花草,無不散發(fā)著隱性課程教育的濃郁氣息?!皹淙颂谩薄坝砰w”這寓意深遠的樓宇名,讓每一個學生明白自己所肩負“成人成才”之使命;三角梅、鳳凰樹、水車、小橋流水點綴其間的“紅領巾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體驗勞動的光榮與幸福;“知行道”“行知道”“先賢徑”“足跡道”“心鑒池”和校訓“用心尊重”教會師生做人、做事……
修訂《班級文化布置規(guī)范》,規(guī)范教室及廊道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體現(xiàn)各班的特點,營造生動活潑、潔凈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學校制定《學生獎勵規(guī)范》,抓好典型傳播榜樣的正能量。每學期定期表彰“禮儀之星”“美德之星”“環(huán)保之星”等各類先進,激勵學生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學校結合各項德育主題活動,布置校史廊道、法制宣傳長廊、爭當新時代好少年“校園之星”宣傳櫥窗等。
明確課程目標,傳承優(yōu)良品德
學校進一步完善和規(guī)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等各類德育主題教育課程,明確各項德育主題教育的目標,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讓“明德”二字深深印刻在每個五緣學子的心中。
愛國主義教育課程。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不斷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通過組織廣大師生和家長參與“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設計大賽,依托德育基地和實踐基地、道德講堂,開展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題教育。
文明小白鷺環(huán)保教育課程。學校充分發(fā)揮德育處的輻射作用,開設環(huán)保教育課程;堅持開展“我是文明小白鷺,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教育活動:舉辦“廈門市中小學生綠海鷗垃圾分類夏令營”,組織學生走進禾緣社區(qū),走進翔安東部固廢中心,學習垃圾分類主題教育知識……
儀式典禮教育課程。儀式典禮教育是學校加強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方式。學校充分利用少年宣誓儀式、百日誓師儀式、入團入隊儀式、集體慶生儀式等學生生命中比較重要的時刻,舉行慶典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
打造研學課程,搭建活動平臺
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學校每學期組織開展一次全校性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各年級制定詳盡的《社會實踐研學活動課程綱要》,組織學生前往英雄小八路誕生地、隊歌廣場、大嶝國防教育基地等開展研學活動。六年級充分利用五緣灣濕地公園這一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廈門的地理環(huán)境,了解濕地的功能,了解濕地動植物的多樣性。學校每年組織七年級學生前往廈門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參加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學生參加十公里拉練、了解歸僑奮斗史。學校充分整合校外社會資源,開展富有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促進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獲得知識、提升素質、增長能力,獲得全面發(fā)展。
夏令營、冬令營活動課程。夏令營、冬令營活動作為德育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補充。例如與廈門市質監(jiān)局共同舉辦2018年廈門市中小學生“質量伴我行”主題夏令營活動。讓孩子們在游玩中研學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利于營員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社團活動課程。學校不斷壯大學生社團隊伍,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目前學校已組建未來外交官社團、生科實踐社團、環(huán)保社等社團。學校制定《社團活動章程》,不斷細化社團活動課程管理規(guī)范,每個社團制定周密的學期課程計劃,讓社團課程富有實效。如生科實踐社團經常組織社團成員到騎馬山栗喉蜂虎保護區(qū)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栗喉蜂虎的生活習性、生活環(huán)境等知識。
培植愛心課程,家校攜手共育
學校始終認為,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德育工作離不開社會、家庭的配合。學校自2008年建校以來就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區(qū)德育工作網絡,成立家校聯(lián)系委員會,家校攜手培植愛心課程。
“愛心紅馬甲”風雨無阻。每天清晨,校門口總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群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愛心家長,身穿紅色馬甲,自覺地當起了維護秩序的義務“交警”。有的指引孩子過馬路,有的協(xié)調接送孩子的車輛,有的疏導來往的公交車、行人……
校服漂流站愛心滿滿。當校家委發(fā)出“愛心捐贈舊制服及校服倡議書”時,全校家長積極響應,紛紛把孩子的舊校服送至漂流站。收到衣服后,愛心家長首先要檢查衣服是否有破損,干凈與否,再做適當?shù)男扪a清洗。然后按照衣服的尺碼登記造冊,并把統(tǒng)計結果發(fā)布到校家委群里,讓校家委再把相關信息發(fā)布到各個班級群里。每周五下午放學的時間,由學生志愿者將校服推到校門口,有需要校服的學生家長前去登記領取。
愛心講師團傳經送寶。校家委宣傳培訓部成立愛心講師團,結合學校工作安排,利用家長會開展現(xiàn)身講演,共同分享成功教育案例,暢談教育子女的具體做法,給學生家長家教方面以科學指導,提高家教水平。
愛心刊物溝通家校零距離。為展示學校辦學成果,展現(xiàn)師生才華,搭建家校教育交流平臺,促進校園文化的縱橫延展,校家委宣傳培訓部定期出版《心連心》刊物。
愛心志愿隊書寫精彩假日。假日里,愛心志愿隊組織學生走進禾緣社區(qū)開展“美化文明的家園”保潔護綠活動;組織學生親近大自然開展觀鳥研學活動;組織學生探訪源泉山莊老年公寓的爺爺奶奶,給他們帶去精心準備的水果、牛奶和糕點等食品,陪伴長輩們進行手工穿珠等活動。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五緣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