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自主閱讀能力成為一線教師熱議的主題詞,學生的知識學習和素養(yǎng)發(fā)展都離不開自主閱讀能力,可以說自主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和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的先決條件,只有在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上,才能更好地實施引導性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質量,促進學生各項學習能力的形成。為此,本文基于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為題,通過趣味教學問題導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組織學習共享活動的三個方面研究中,希望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以此實現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未來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發(fā)展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方法研究
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fā)展的初步階段,該階段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將會伴隨學生一生,使得學生終身受益。而自主閱讀能力正是小學生最為欠缺,迫切需要培養(yǎng)及發(fā)展的一項學習能力,只有當學生具有自主閱讀意識,才能利于閱讀課堂教師的組織教學,才能產生良性化教學過程,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為此,本文基于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為題,通過趣味教學問題導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組織學習共享活動的三個方面研究,希望能夠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以此保證學生的語文成績的增長性和能力素養(yǎng)的有效發(fā)展,從而為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實現奠定良好的發(fā)展。
一、趣味教學問題導入
小學生正處于剛剛邁入正式學習生涯的初步階段,自身各項學習能力沒有養(yǎng)成,也沒有大量的學習經驗,而且還特別容易被課外事物吸引自己的學習注意力,為此,教師應該采取趣味化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保證學生學習的持久性,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和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發(fā)展。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好課產生的開始,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興趣上,設計相關的趣味問題,以此將學生從課前閑散的狀態(tài)抽離出來,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學習,這樣將會為好課的產生開啟一個好頭。例如,在教學《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上,課文主要教學的關鍵點,在于幫助學生能夠在自己實際生活中知道通知他人要說清楚地點與時間,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但是由于小學生自己心智尚不成熟,無法真正有效幫助學生從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實際生活中。那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情境扮演大賽,組織學生通過挑選各種頭飾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告訴學生我們今天要通過扮演各種動物角色,然后在導入正式教學,促使學生有著更加濃厚的閱讀主動性,去了解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什么樣的故事,這樣的過程中不僅激發(fā)學生了解課文的主動性,還能夠更好地保障后期教學的順利開展,從而對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有著關鍵性促進作用。
二、增強學生學習自信
學習自信心不僅關乎著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且也是終身閱讀興趣形成的內在要素,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從而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此,在教師可以貫徹“拇指教育”理念,以發(fā)現不同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不斷給予學生最大化的鼓勵,及時肯定學習,強化學生自我認知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獨特優(yōu)勢,進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極大的學習心理滿足,這樣不僅利于課堂師生產生良性化雙邊知識互動,還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自覺意識的形成,從而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起到積極性作用。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上,教師在深化課文閱讀過程中,組織全體學生以同桌為學習伙伴,然后針對教師的提出的問題,進行同桌的討論和搶答。同時,在搶答過程中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將會獲得教師的零食獎勵。其次,教師課堂問題的提出:草船借箭課文中的行動目的是什么?參與人物有那些?行動的時間?行動步驟?隨著教師一個又一個問題的提出和學生積極回答過程中,教師在面對不同學生搶答問題上,要給予學生極大的學習肯定,能夠當著所有學生鼓勵學生、表揚學生,這樣不僅激發(fā)學生更強的學習表現欲望,還能夠利于教師課堂組織教學,帶領學生更好地深化課文的內涵,了解作者所闡述的課文大意,最終在這個過程中也將最大化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推動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能力發(fā)展。
三、組織學習共享活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共享閱讀活動,以生生之間的共享閱讀,交換彼此的學習經驗和觀點,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容易產生良性化競爭氛圍,從而更好地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提倡以教師為引導和以學生為主導的開展形式,不僅對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起到關鍵性推動作用,還能夠發(fā)展學生的合作能力、交際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在語文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能夠在生生交流互動過程中,升華對課文的認識。例如,在教學《祖父的園子》一課上,其主要目標是促使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能夠說出祖父園子有什么,以及“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什么?那么在這篇文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劃分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的劃分應該按照一個優(yōu)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后進生的人員配置,這樣更加利于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學習,同時還會產生小組之間的學習競爭氛圍,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全體學生的自主閱讀的主動性和學習活動的參與性。此外,教師圍繞課文提出相關的問題,如:祖父的園子寫了哪些內容,哪些段落是寫的景物、哪些鍛煉寫的是“我”和祖父在園子里面的活動、哪些段落是寫的太陽下的園子和園中的景物?當學生回答出來以后,教師還可以再次追問:如果我們進行整合,哪些部分是寫景的,哪些部分是寫事的……。隨著教師不斷的引導和小組之間的不斷討論交流中,不僅促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交流共享過程中,跟上教師教學的節(jié)奏,還能夠更好地推動學生深化課文要義,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這個過程自然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中,通過趣味教學問題導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組織學習共享活動的三個方面研究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長久以往下,必然能夠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發(fā)展有著關鍵性推動作用,為此教師應該根據實踐教學的反饋上,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針對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8(12):54.
[2]李紅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增效減負的策略分析[J].知識窗(教師版),2018(12):70.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