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學 池路路
【摘 要】初三是初中階段一個至關重要的年級,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習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復習為主,另外就是還要準備中考,要想在中考中獲得理想的分數,除了要求學生對知識有熟練的掌握,還要有一定的解題技巧,因此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而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對于學生來說,要想學好這門課,只要學生的態(tài)度端正,愿意配合,學習起來都不會特別困難。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綜合素質
就道德與法制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應用,我提出以下四個方面,分別是,吸引學習精力,輔助知識理解,鍛煉綜合素質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接下來我會從這四個方面一一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吸引學習精力
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過度的學習可能會導致他們的精力不足。更嚴重的是在傳統(tǒng)的態(tài)度中,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可能在學生心中沒有語文數學英語這樣重要,所以學生就很容易把最好的精力或者是說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語文數學和英語的學習上。而實際上要想學好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要付出足夠的精力,所以作為初中道德與法制的教師,就需要想辦法把學生的學習精力吸引一部分到這一門課上來,只有學生在這一門課上付出了足夠的精力,在考試的時候才會獲得理想的分數。
例如,在教授“堅持改革開放”時,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特別的方法,讓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同時也讓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到這一門課上來。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事先就對這一部分的內容進行預習,預習的過程是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識的過程,這種探索的過程可以刺激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從而提高他們對本門課的學習興趣。當然學習不僅僅是利用課本知識進行學習,還可以通過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學習更多更廣的知識,同時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利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去搜索一些與這一部分內容相關的影視資料等,這些影視資料可以是電影,也可以是電視劇,也可以是紀錄片。這種影視化的資料,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以視覺畫面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會讓學生對于知識吸收的更好,也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更深刻,記憶也就更加深刻。
二、輔助知識理解
當然學習也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在充分掌握基礎知識內容的前提下,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課外拓展的知識,以這些課外拓展的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本堂課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另外課外拓展知識除了可以輔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外,還可以讓學生見識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內容,拓寬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與此同時也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授“正視發(fā)展挑戰(zhàn)”時,教師除了需要講授給學生一些當下中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以外,還需要讓學生將正確的心態(tài),運用到對這些內容的理解上。比如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想要變得更好,都必定會遇到許多困難,作為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的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思想上正確的面對這些困難,也在心態(tài)上可以健康積極地面對這些困難。只有面對困難不退縮,不退讓,才能夠真正的克服困難,獲得進步,進而獲得成功。當然想要引導學生正視發(fā)展挑戰(zhàn),需要教師以科學合理的方法配合合適的資料去影響學生。這一過程更多的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想要真正踐行這一過程,不僅僅需要當堂課教師的引導,也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就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困難。
三、鍛煉綜合素質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的學習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內容的了解和應付升學考試。教育的目標更多的是集中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比如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的。這些能力和思維的培養(yǎng)其實遠遠比基礎的知識更為重要。當然要想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就需要教育者在平時教學的過程當中就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把學生往正確的方向上引導,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在教授“創(chuàng)新改變生活”時,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部分內容讓學生去發(fā)散他們的思維,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創(chuàng)新到底是怎樣改變生活的。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以見一些創(chuàng)新的物件改變人們的生活,學生需要做的就是要用自己的慧眼去發(fā)現這些小物件,去對比其出現的前后,人們的生活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當然這些物件的發(fā)現并不一定要集中在一些大事件上,也可以集中在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上,比如說一個創(chuàng)新的牙刷杯,一個創(chuàng)新的收納盒,甚至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椅子,這些都可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一些影響,這樣的影響除了讓生活更加方便以外,也讓生活更加有新意有趣味,這些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去觀察去發(fā)現的。
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從名字上來看,可能不是一個極其有趣味性的一門課,但是實際上知識的學習是可以結合更多內容的。教師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將課本上的知識結合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內容,讓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栩栩如生,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加容易,學生的收獲也會更大,教師的教學也會更加輕松。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作業(yè)的,比如讓學生做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對象可以是學校的老師,可以是身邊的同學,也可以是社區(qū)的爺爺奶奶等,這些調查可以讓學生除了課本以外的知識,更多的再了解一些別的知識。
例如,在教授“守望精神家園”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小調查,調查一下身邊的人對于守望精神家園這一話題是一個怎樣的態(tài)度,在他們的眼里自己的精神家園是什么?精神家園是怎樣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是否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精神世界都足夠滿意呢?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以社會調查的方式進行歸納和總結。當然在尋找輔助知識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所選擇的知識一定要跟本堂課有一定的關聯(lián),只有跟本堂課有一定關聯(lián)的知識內容,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這些知識,否則那些內容對于本堂課的學習是沒有意義的。當然社會調查對于學生本身來講也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鍛煉能力的一種好方法。
總之,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是一門涉及到學生思想健康成長的一門課,他在學生思想健康成長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應該被輕視,也更不應該被忽視。同時這也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課,這一門課的學習中,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內容以外,還可以在生活當中以一些別的方式來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徐芳.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初探[J].華夏教師,20160(17)
[2]陳水宜.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
(作者單位:1.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東山頭學校;2. 湖北省孝感市丹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