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手繪線條圖像作為“造型·表現(xiàn)”繪畫訓練內容,對學生視覺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圖示思維的根本特點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作圖者把思維活動外延,通過圖形使之外向化、具體化。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筆者結合手繪線條圖像教學,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圖示思維能力的訓練,以開發(fā)學生的視覺思維。教學中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展示手繪線條圖像圖片,找準圖示思維的生長點
學生學習《手繪圖像的表達》時,容易把手繪線條看成是陌生的知識內容。根據(jù)建構主義認知理論,學生的學習是以過去的認知結構去同化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因此,在手繪線條圖像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喚醒”學生內在的線條圖像認知結構模式,這對于提高學生構建手繪線條圖像有一定作用。
1.展示原始藝術的手繪線條巖畫
在引入新課的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原始手描線條巖畫,讓學生認識到手繪線條表達的形式是人類遠古時期就運用的繪畫造型的最基本手段。通過觀看圖片,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到手繪線條的認知上,為形成認知的興奮區(qū)域,做好知識構建的心理準備。
2.展示兒童畫
通過圖片展示一些兒童畫,可以增加學生對手繪線條圖像知識的親切感,還能增強學生畫好手繪線條圖像的信心。學生觀看圖片后往往能回憶起幼兒時期運用過的表達手段和造型表現(xiàn)方法,以此消除對手繪線條圖像的陌生感,喚起內心深處的繪畫欲望。
3.展示各科教學中的線條畫
數(shù)學教學中的線段圖、物理教學中的電路圖、語文教學中的看圖作文、歷史教學中的手繪地圖等,都是學生在各科學習中常常接觸到的手繪線條圖像,也是圖示思維能力在各科教學中所起作用的最好證明。因此,在教學中向學生展示這些圖像,既可以拉近學生與手繪線條圖像的距離,又可以讓學生在這些例子中感受到圖示思維在學習與生活中的應用。
4.展示課本中的手繪線條圖像
根據(jù)問題學習的特點,設計自學思考題,引導學生自學閱讀教材。圖示思維培養(yǎng)的目的是使學生能應用圖形使思維圖形化、外顯化、具體化,能通過圖“看到”思維;讓學生通過觀看課本的圖例,從中明白手繪線條圖像具有敘事、說明、抒情、記錄等多種功能,是人類除了口語、文字以外的“第三語言”。
二、引導探究手繪線條圖像的特點,掌握圖示思維的規(guī)律
阿恩海姆《視覺思維》提到:“大腦為了把握外部世界,必須完成兩項工作:一是獲取有關它的信息;二是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比藗兊拿佬g行為往往會自動地將某物的基本方面與另一不同事物的性質、形式所具有的結構特征作關聯(lián)性的認同。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從四個方面去把握手繪線條圖像表達方法的特點。
1.手繪性
手繪線條的教學難點是能夠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膽、果斷、有個性地表達。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手繪”的意思,有意識地詢問他們對“手繪”一詞的理解,并要求每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出“徒手草圖”,然后在課堂上做一些示范性的演示。
2.符號性
“符號性”表達的是對手繪線條圖像的要求。教學中,一是要引導學生分析課本的圖例,使學生理解“休息”可以用畫出一人在床上睡覺來表達,吃飯可以用一桌飯菜來表達;二是要對學生進行專項的符號性表達的訓練,比如引導學生畫出“勞動”一詞的符號性圖像等;三是讓學生自己說出一些詞的符號性表達的想法。
3.表意性
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重點是對表達意義、功能的理解。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提到:“表現(xiàn),從狹義上說則指透過某人外貌和行為中的某些特征,對其內在情感、思想和動機把握的活動?!笔掷L線條圖像的表達,就是要學習應用圖形來記錄、說明、描述物象的方法?!氨磉_不強求對物象的完全寫實,關鍵在于表達得是否正確?!?/p>
4.簡化性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繪畫能體現(xiàn)出簡化性,但學生又自然地不認同簡化性,把簡化性與不會畫畫等同起來。為了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手繪線條圖像的特點,教學中可從如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從類似于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等名畫引導學生,讓學生從實例中理解簡化的表現(xiàn)形式;二是通過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功能啟發(fā)學生,比如表現(xiàn)一杯熱的開水,只要能表達出“熱”與“杯”這兩個要素,又能被人解讀,就已達到表現(xiàn)的目的;三是限時訓練,學生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繪畫的任務,往往會很自然地選擇簡化的表現(xiàn)方法。
三、運用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圖示思維的習慣
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是一種造型方法,也是一種技巧,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訓練才能使學生掌握理解。根據(jù)現(xiàn)行教材“四類課業(yè)交叉融合”的特點,結合圖示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規(guī)律,我對手繪線條圖像教學的課業(yè)進行了課堂集中訓練,課后分散穿插的設計。具體做法如下:
1.分類性練習
這類練習主要是根據(jù)教材中安排的作業(yè)進行分類練習,目的是促使學生掌握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要領。例如:要求學生在5分鐘內從圓形開始,連續(xù)畫出與前一個形象有關聯(lián)的多個形象;要求學生在5分鐘內畫出學校到學生家的路線圖等。在第13冊教材中,2課時安排有8個練習,教學時要逐一安排學生進行分類性練習,使學生掌握手繪線條的最基本的造型方法。
2.技巧性練習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手繪線條圖像的方法后,安排一些分組競賽、同桌評比等教學活動,能促進學生對手繪技巧的掌握。其次安排一些畫得好的學生到黑板上進行示范,可以讓學生從中得到借鑒。課后小結評講時老師的表揚與鼓勵,能使學生增加自信心。
3.綜合性練習
為了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與實踐中自覺地運用手繪線條表達自己的思維,掌握圖示思維的方法,我結合“綜合·探索”課對學生進行手繪線條圖像的結合性訓練。例如:教學第13冊第11課“策劃一次校園活動”,第14課“宣傳品的設計制作”等內容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手繪線條,有意識地在“綜合·探索”等課中滲透手繪圖像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手繪線條表達思維的能力。
4.養(yǎng)成性練習
圖示思維能力是人們在思考與實踐中常常用到的一種認知方法,要養(yǎng)成一種習慣,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美術課、綜合實踐活動、組織畫展的形式促使學生長期進行這方面的穿插練習,以形成圖示思維的習慣。例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安排學生根據(jù)詞語進行手繪線條圖像表達比賽、開展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生物知識等練習,在美術課開頭3分鐘進行手繪線條圖像的訓練,激活學生用圖形表達思維的意識。
手繪線條圖像是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技能之一,手繪線條圖像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美術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美術技能,更要充分利用課堂實現(xiàn)課程育人的目標。
[本文系廣東省陽山縣教育科研第十二批立項課題“山區(qū)農村初中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開展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2—08)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