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統(tǒng)計研究顯示,一周吃1~4次和≥5次水果者血糖控制差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0%和30%。
水果對于健康人來說大有裨益,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卻犯了難。因為大家都覺得水果含糖量高,對血糖影響較大,所以糖友吃水果大都膽戰(zhàn)心驚,甚至有的糖友完全戒了水果。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糖友平時適當吃一些新鮮水果,反而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做的一項統(tǒng)計研究顯示,與不吃新鮮水果的糖尿病患者相比,一周吃1~4次和≥5次水果者血糖控制差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0%和30%。原來水果的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改善腸道菌群,并含有豐富的果膠、礦物質和水分,對人體有益。糖尿病患者的食譜應該多樣化,與不吃水果相比,吃水果顯然更有利于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飲食的總熱量,在進食水果后應適量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糖尿病患者并不用遠離水果,只要掌握好水果糖度和吃水果的量即可。糖友不用擔心吃下甜分太高的水果會讓血糖飆升,而應該具備飲食總糖分的概念。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1天吃2份水果,糖尿病患者1天只能吃1份。以蘋果為例,1份水果的量大約是半個。因為沒有甜度計來做精準的測量,所以一般人很難知道水果的含糖量究竟是多少。因此當吃到比較甜的水果時,糖尿病患者就要及時節(jié)制。
除了控制吃水果的量之外,糖友想吃水果時,可以選擇GI(Glycemic Index簡稱,即“血糖生成指數(shù)”)比較低的水果。GI小于55,屬于低糖水果,對血糖的波動不會太大,可首選經常吃,比如鮮桃、櫻桃、李子、梨、蘋果等。GI在55到70的水果,可以吃,但宜少量,比如香蕉、椰子、芒果、菠蘿、西瓜和獼猴桃。另外,西瓜雖然含糖較高,但由于水分多,也可以選擇少量食用。而GI在70以上的水果,則應當避免吃,主要有棗、荔枝、龍眼、菠蘿蜜、榴蓮和甘蔗。
糖友即使挑對了水果,也不意味著就能吃了。糖友一般只有在血糖達標的前提下才能吃水果,即空腹血糖值在7.8毫摩爾每升以下,餐后兩小時血糖值在10毫摩爾每升以下。如血糖不達標,盲目吃水果,不僅不能讓血糖控制得更好,反而會誘發(fā)急性糖尿病并發(fā)癥。吃水果的時間也很重要,不要飯后馬上吃水果,而是盡量把水果作為兩餐間的零食,上午安排在10點左右,下午可安排在4點左右。
TIPS
1糖友在進食前可對水果進行稱重,進食后1小時、2小時監(jiān)測血糖波動情況。在掌握血糖變化與進食水果之間的規(guī)律后,再有節(jié)制地食用。
2如果不清楚某種水果是否能吃,可在餐后2小時觀測血糖,看是否有明顯升高,或是提前去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咨詢專業(yè)營養(yǎng)師,再選擇食用。
3糖友應盡量選擇鮮果,避免吃水果罐頭和果脯等制品,少喝或不喝果汁。若一定要喝果汁,應保留水果的纖維質,連果渣一起適量飲用。